那一天,人類回想起了曾被數學支配的恐懼

2021-02-13 簡單心理

(怕不怕?有沒有窒息的感覺?)

 

數學很簡單,它沒有語文那麼多死記硬背,沒有英語語法固定搭配,沒有地理的山川河流,沒有歷史的王朝更替,沒有生物的細胞結構,沒有物理的粒子時空,它有的只是不會做!不會做!不會做!還是特麼不會做!只有不會做!

我從小就懼怕數學,每次考數學時就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大腦混亂,無法集中精神。甚至高考都過去多少年了,我還會做夢考數學交白卷然後出一身汗嚇醒。

 

跟我有同樣困擾的還有法國數學家洛朗·施瓦茨,但他最終獲得了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而我,現在聽到「數學」二字,依然有種眩暈的感覺。

 

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數學是個小case。但對於另一些人(比如我),這種焦慮真實存在,且非常令人恐懼。

而當我得知大約有20%比例的人群都受到數學焦慮的困擾時,我好受多了。

 

你害怕數學嗎?

 

數學焦慮(math anxiety)是指個體對於解決數學問題產生緊張、恐懼、擔憂情緒

它是學術焦慮(academic anxiety)的一種,其他學科也可能會讓人產生焦慮,但在數學上焦慮發生的概率較高,造成的後果也較嚴重:除了影響學業表現,還會導致自我懷疑降低自我效能感等。數學不好,仿佛做人都抬不起頭……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包括:

 

 

雖然數學恐懼症(math phobia)這個詞是人們硬造出來的,也不是什麼真實的「疾病」,但它卻能帶來真實的痛苦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設計了這樣的實驗,當屏幕上出現藍塊時,表示下一題是普通文字題,而屏幕出現黃點時,則預示下一題是數學題。對被試進行fMRI掃描發現:當他們看到黃點時,後腦島(posterior insula)神經有強烈激活,這部分腦區被證明與肉體疼痛經驗相關(Lyons & Beilock,2012)。


但奇怪的是,被試在真正解方程的時候,並沒有出現疼痛的反應。既然不是怕數學題本身(畢竟本子上的幾個數字公式沒什麼殺傷力),那麼人們怕的到底是什麼呢?

研究者認為,恐懼是由預期(anticipation)產生的。解數學題並不痛苦想到待會兒要做數學題才使人產生生理性疼痛。

 

僅僅是知道下節課是數學、等下要進行數學考試、甚至單純地想像將要到來的解題行為,都足以觸發人們的消極情緒。以前每個期末我要打開高數書開始複習之前,都能感到了一陣巨大的阻抗和煩躁。

 

這就像是你在看恐怖片的時候,突然音樂變得低沉而壓抑,你知道鬼可能下一秒就要出來嚇你了一樣,等待數學降臨之前的每一秒對有數學焦慮的人來說都是煎熬。

  

數學焦慮如何影響了我們?

 

人們很容易覺得,之所以會害怕數學是因為你數學不好。也有人認為,正是因為焦慮才導致我發揮失常呢!數學焦慮和數學成績差到底是誰導致誰,始終也沒有定論,二者間很可能是雙向作用的。

 

心理學家認為,數學焦慮縮減了一種叫做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認知資源。工作記憶是幫助我們整理當前信息,完成現有任務的一種短時記憶(Maloney & Beilock,2012)。

 

比如,當心算12乘以9時,我們一般先算2*9=18,再算1*9=9,這時,18被儲存在工作記憶中,以便再下一步計算中,提取出1進位。

 

然而,當我們把認知資源都花在「擔心能不能考好」時,這些焦慮佔了本該用於解題的資源。這時,可能連一些最基礎的數學能力也變得十分吃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覺得,這道題我平時是會做的,怎麼一到考試就不會了?

 

是什麼造成了數學焦慮?

 

1. 環境塑造潛意識

在多文化的環境中,我這張亞洲面孔讓國際友人產生過很深的誤會。每當我說我數學不好時,外國同學就會一臉不信:「別逗了,你是中國人哎!」 這讓我感到,數學差不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我還給同胞丟人了!於是又更加深了焦慮。

 

小範圍的社會環境,周圍人的觀念、家長和老師教育的方式,都讓數學在人們口中變成了一件十分困難深奧的事,這樣的觀點被植入學生的潛意識中,就會影響他們在面對數學時的心態。

 

同時,人們普遍認為數學好就代表整體智商高,邏輯思維較強。其他學科成績優異都說明不了什麼,說不定還會被嘲笑「只會背書」,只有數學好的孩子才會被認為是聰明的

而小孩子自己也內化了這種觀點,數學成績不好會讓他們強烈地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或不夠聰明。

 

2. 快速解題的外部壓力

  

從小父母就注重訓練我的速算能力,在家玩牌時,倆人各出一張牌讓我迅速加出答案。在超市採購完,逼我對著一長串的購物單據,核算一遍總價。……說多了都是淚。

 

我媽還花心思給我報珠算班,於是我用實力證明我真的不是這塊料。算盤被我當成古箏玩兒了好幾節課之後,老師坦誠地對我媽說:讓孩子學個樂器也不錯。

外部環境(學校、家庭、社會)對於快速解題有很高的標準,一定要強調算得「又快又準」才好,根本不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但其實「快」和「聰明」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這樣高壓緊迫的情境,只會給學生帶來焦慮。

 

3. 性別偏見

 

雖然已經被澄清證誤過很多次,但是「男生數學比女生好」的刻板印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第一位獲菲爾茲獎的女性數學家Mariyam Mirzakhani,也曾在高中時因為被老師說「沒有天賦」而對數學失去信心和興趣。

 

如果一個女生在數學成績好,往往會聽到諸如「你一個女生居然數學這麼好!」、「你居然是數學系!」此類明褒暗貶的話。

 

但無論怎樣,女生們仍然要告訴自己:數學能力與性別無關。只有當你相信二者有關時,它才真的會阻礙你。

 

害怕數學的我們要怎麼辦?

曾經我以為我這輩子都鬥不過數學了,你就是再提倡趣味教學,將數學與興趣結合,我還是會害怕。但是,當我必須面對數學的時候,以下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緩解焦慮。對於那些目前不得不和數學接觸的朋友們,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1. 放鬆練習

 

一些小的放鬆技巧是很管用的。比如:深呼吸幫助緩解緊張,把自己的焦慮寫下來,可以幫助清空工作記憶。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進行一些體力活動,如快走、原地跳躍。

 

2. 區分解難題和數學

 

很多人一想到做數學題,就有種要解決黎曼猜想的感覺。但其實數學本身並不等於解決世紀難題,它還包括很多有趣的概念、生活中很有用的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在理性上區分「獲得數學知識」和「解決複雜問題」來改變面對數學時的心態。

(老師教導我們:看不懂的題就直接跳過)

3. 要對自己有信心

 

「相信你自己」並不是一句雞湯,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就是指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努力取得進步

實驗證明人們在習得成長型思維模式後,數學成績有顯著的上升(Dweck,2014) 。

 

所以,要緩解對於數學的恐懼,首先就要腦補自己是可以成長進步的,之後你真的就會進步

 

最後想要說的是,有數學焦慮的人並不一定學不好數學,對於那些慢而深的思考者,他們就像文中提到的兩位菲爾茲獎獲得者一樣,都曾因為在要求速度和考試的教學環境中而產生焦慮,誤以為自己不擅長數學。但事實上也許只是他們目前所處的教學環境有問題。

我們雖然無法一時內改變整個環境,但可以大膽地承認自己對數學存在焦慮,而這種正視就是開始改變的第一步。(據說轉發文章大膽承認的人,後來數學能力都提高了……)

 

References:

Dweck, C. S. (2014). Mindsets and math/science achievement.

Maloney, E. A., & Beilock, S. L. (2012). Math anxiety: Who has it, why it develops, and how to guard against i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6(8), 404-406.

Lyons, I. M., & Beilock, S. L. (2012). When math hurts: math anxiety predicts pain network activation in anticipation of doing math. PloS one, 7(10), e48076.

相關焦點

  • 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他們支配的恐懼
    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了,曾經被他們支配的恐懼。這句話出自動漫《進擊的巨人》,而其中所指的「他們」就是巨人。像這種人人皆知的動漫畫作品,會推出遊戲一點也不意外,早在2013年,遊戲公司Spike Chunsoft就曾製作過一款3DS遊戲《進擊的巨人:人類最後之翼》,當時玩家們的評價也還算OK,但畢竟是在小屏幕上頭看巨人,自然也就不夠過癮了。直到2016年,由光榮無雙主力製作團隊ω-Force所打造的同名遊戲《進擊的巨人》,在各大遊戲主機與PC端發售了。
  • 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五九卌五,四九卅六……」,日前在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秦簡文化展上,一片秦代的「九九表」木牘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古代的數學研究竟然如此超前。事實上,中國數學研究源遠流長,如今的十進位制計數法、勾股定理、圓周率等數學知識,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古人們記錄和研究。今天,青年君就帶大家看看古人的數學成就,一起領略數千年前的中華智慧。
  • 那一天,人們想起被古文支配的恐懼......
    「朗讀並背誦全文」支配的恐懼你還記得嗎?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想起了那些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
    這種情形讓小編想起了那些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最怕老師提問,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別叫我,別叫我,別叫我!」   小編今天要扛起「掃盲」的大旗,看不懂數學難題的證明過程沒關係,但是必須認識這些支配人類「恐懼」的數學難題:   黎曼猜想
  • 發AI頂會、拿IOI冠軍……那一天,我終於回想起曾被高中生「支配...
    多年以後,面對AI頂會,尼古拉斯.耳洞打三金上校將會回想起淼兄帶他去見識不平凡高中生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作者 | 耳洞打三金、淼兄大家好我是三金,前兩天我在Reddit上無聊閒逛時,發現有一位美國高中數學&CS老師的求助貼在好像挺火。
  • 短故事 | 那一天,人們回想起了被手機支配的恐懼……
    經芮克這樣一講,劉狗蛋等人才想起,在上午逃難的過程中似乎並沒有看到什麼血腥暴力的畫面。芮克神情嚴肅的說道:「下面要講的就是重點了。我們發現,這群,嗯……」芮克感覺稱呼這些變異的同學為喪屍似乎有所不妥,但一時又想不出合適的代詞,不免有些語塞。費解扶了扶眼鏡,道:「就叫喪屍吧,大家都懂。對於未知生物的命名並不是構成我們對於該生物判斷的主要因素。
  • 漢語被俄羅斯納入國考,看到題目後,網友:想起被英語支配的恐懼
    漢語被俄羅斯納入國考,看到題目後,網友:想起被英語支配的恐懼!中國人從小學習英語,很多都是為了將來高考做準備,大多數人的工作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回想學生時期,英語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學科,發音、語法,聽力、作文,讓不少學生直呼太難。然而再看看俄羅斯人的漢語題目,網友不禁感慨:想起被英語支配的恐懼。
  • 一到高考,我又想起了當年被考試支配的恐懼...
    當然,hin多hin多人又會想起,那些年被考試支配的恐懼!
  • 那些年,被高數或數分支配的你恐懼了嗎?
    進入大學,每個專業或多或少是要學習高等數學或數學分析的。想起這兩科,估計大多數學生都是一把心酸淚,畢竟它們可不是一般的難!想想那些年,簡直是被數學支配的恐懼。 而數學分析又稱高級微積分,分析學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分支。是專門研究實數與複數及其函數的數學分支。主要內容包括函數、極限、微積分、級數。網上其實也有各種網友評論高等數學與數學分析哪個更難。
  • 2019年,人類終於回想起被大鵝支配的恐懼
    哪個人類遇上它,都要經歷一番被無情掠奪的噩夢,說它是遊戲史上最大最「惡」的鵝,絕不為過。比如,不吃卻把別人的三明治丟入水塘偷走村民家的東西,讓鄰家們內訌去恐嚇對鵝有陰影的小男孩,慘遭大嬸的毒打叼走禿頭的工人的最後一點尊嚴偶爾也要美餐一頓,當然了,是從人類那偷的
  • 英雄聯盟:外網熱議IG戰勝TES——歐洲再次想起了被LPL支配的恐懼
    JackeyLove展示了他真正效忠的隊伍找回狀態的IG是令人膽寒的Ning又回來了,這場比賽大部分時間都碾壓了Karsa世界賽形態的IG歐洲再一次回想起了被LPL支配的恐懼Rookie今天打的像一個戰神JackeyLove有得必有失(聖經:The Lord giveth and the Lord taketh away)LPL又要拿下世界冠軍了,是吧?
  • 那些年,你有被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嗎?
    高考數學結束,就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的大量討論,其中一位網友說:隔這麼多年 看到這個話題以及和高考數學有關的任何話題還是引起心臟繼發性強烈不適 可是我的高考過去8年啦!哈哈哈,心疼又好笑的回答,同時心裡也有一個疑問:數學真的這麼可怕嗎?
  • 這屆考生患上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2019高考數學...
    這屆考生患上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2019高考數學...·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這屆考生患上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
  • JDG極限翻盤,牙膏偷家夢回S9,RNG粉絲想起了被Faker支配的恐懼
    其中JDG慘敗給IG那一場後,中單兮夜很是不得人心,觀眾分析主要是因為他跟kanavi的風格不兼容,導致兮夜C又C不起來,混又混不明白,還帶崩了幾波節奏,於是觀眾又想起了牙膏的好了,連寧王解說過程中都直言「牙膏不比兮夜差」。於是JDG春季賽第二場比賽,教練組果斷把兮夜換了下去,由牙膏重回首發,讓大家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底是牙膏好還是兮夜好。
  • 還記得被高考數學支配的恐懼嗎?收下這份數學寶典讓你愛上數學!
    多年以後當小編再想起高考時,印象已經很模糊了,但還是會記得那些年被葛軍支配的恐懼。什麼圓錐曲線、立體幾何、三角函數、數列不等式.日常生活中完全用不到啊摔!為什麼非要學數學呢?慢慢地,小編發現,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生活中的用處還真不少!那麼,數學有什麼用呢?
  • 那些被恐懼支配的作文生涯
    這個新聞讓我想起了自己被恐懼支配的作文生涯。發一篇舊文紀念繆可馨同學。 當時我的父親幫我查閱了成績,我數學一百,語文八十二。作文得分極低,據說是立意有問題,一個小孩子居然整天看社會陰暗面,思想不健康。 所以,後來我一直對作文都有恐怖感,因為我實在無法深華自己的思想。 中學時學楊朔的《荔枝蜜》,很稀奇作者為什麼那麼厲害,能夠從小小的荔枝中升華出那麼高大的思想。
  • 那一天,人類回想起了被偷拍的恐怖
    草沐灰:這是高一時陪跑5000米的數學老師[笑cry]你是豬哦_:同學拍的班主任跟數學老師
  • 玩了這款遊戲後,我想起了學生時代「被支配的恐懼」...
    害,你們忘了我可沒忘!!這不,為了讓你們回憶起那些年被戒尺和滅絕師太師爺們支配的恐懼,佩奇妹推薦你們玩一款遊戲吧。在該作裡,你的朋友將他的7本筆記本落在了學校,於是你要回學校幫他找到這7本筆記本。但是,在收集筆記本的過程中,玩家要答對 Baldi 老師提出的問題。
  • 網友:想起我被英語支配的恐懼
    網友:想起我被英語支配的恐懼說起英語,想必許多人都忘不了自己從小到大背英語單詞、練英語口語的經歷,現在的孩子們也都從小就被灌輸學好英語很重要的觀念。但是所謂「風水輪流轉」,現在美國的不少學校也開設了中文課程,其考試難度甚至不亞於中國孩子的語文卷子。
  • 如何破解那些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
    期末到了,你是否正在為數學考試而苦惱?或者你是否曾經飽受數學的困擾?曾幾何時,一提起數學考試,小編就忍不住心跳加速、失眠多夢、頭暈眼花、腹絞痛、腿抽筋……而每到這種時候,小編就會想:如此抽象的數學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幫助嗎?為什麼非要學數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