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常常會聽見"隔代親"的說法,而小琴的女兒和爺爺就是這樣。小琴在月子期間,女兒主要公公婆婆照顧的。因為爺爺對孫女十分喜愛,所以婆婆大多數時間都將孫女交給爺爺帶,而自己則是照顧小琴。
而坐完月子的小琴又因為工作等原因,所以依然是讓公公婆婆照顧女兒。而最近小琴放長假,所以想自己帶女兒。但卻發現女兒和自己比較疏遠,哄她睡覺也常常哭鬧。
沒有辦法的小琴,只能麻煩自己的公公婆婆哄孩子,但婆婆表示,只有公公帶孫女睡覺,她才不會哭。小琴一開始認為是"隔代親"的緣故,但因為好奇,所以就偷偷的去看公公是怎麼哄孩子的。
但沒想到看見公公裸著上半身,而孩子則趴在公公的胸口。發現真相後的小琴十分憤怒,並大罵到:"你還要不要臉了,她是你孫女,你怎麼能這樣。"但公公卻表示自己一直這麼帶孩子,這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01
老人和父母帶娃的思想觀念不同
小琴的公公有可能是因為以往的帶孩子經驗,所以習慣了這樣的帶孩子。但在小琴看來,這是非常不妥當的行為。而這也是現在很多家長將孩子交給老人帶,可能出現的問題。
有些老人帶孩子是相對比較有經驗的,所以父母將孩子交給老人也是比較放心的。但實際上,老人的思想和父母是存在差異的,所以老人帶孩子的方式難免會與父母有所不同。
02
老人帶娃有一定的弊端
很多的父母將孩子交給老人帶,大部分原因是工作和孩子無法平衡兼顧。而讓老人帶完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僱傭保姆的費用,也能夠讓父母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之中。而且老人與孩子有血緣關係,照顧孩子會更加用心。但實際上,老人帶孩子並不是全然沒有問題的,其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將孩子交給老人管帶可能出現的問題:
1、與父母教育理念相斥
雖然老人有一定的帶孩子經驗,但有些老人在某些思想觀念可能是比較落後的。比如有的老人喜歡追著孩子餵飯,但這實際上對於孩子是不利的。除此以外,老人還容易溺愛孩子,而這種方式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有些時候父母的教育理念和老人有出入,這時候就容易引發矛盾的發生。
2、與父母產生情感隔閡
錯過孩子的成長,對父母來說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孩子會和經常相處的人形成一個親近的關心,在心理上也會對其更加依賴。所以如果父母長期將孩子交給老人看管,父母的存在感比較低,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在心理上排斥和疏遠父母。這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種嚴重的影響。
03
老人帶娃,父母也同樣不能缺席
1、與老人統一教育思想
父母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需要孩子交給老人看管,在這之前,父母要先和老人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哪些行為是不允許孩子做的、孩子有哪些習慣等,都要提前和老人說清楚。這樣也能夠讓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能夠更加有把握和分寸。
2、 儘量參與孩子的成長
讓老人帶孩子,有時候可能緩解老人生活的無趣感。但這並不是要求父母將孩子全權交給老人,自己不管不顧。父母參與孩子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於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情感交流。
所以父母要儘量的空出時間來,自己帶孩子。有些父母沒有經驗,那麼可以請求老人從旁協助。
老人帶孩子有利也有弊,所以父母不能夠一概而論。但父母一定要認識到,教育孩子和撫養孩子是作為父母的責任,老人的幫助是需要被感恩的。孩子的每個成長都離不開父母,所以父母應該自己承擔起養育的責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