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全國教師發展大會精神,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質量,1月6日,中國傳媒大學以「交叉、融合、智能、開放」為主題,隆重召開本科教育大會,深入總結本科教育取得的成績,科學分析面臨的形勢、機遇與挑戰,推出13項計劃與17個方案系列改革舉措,全面開啟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受邀出席大會。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黨委副書記姜緒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達品,副校長劉守訓、李新軍、段鵬,院系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線教學管理人員代表、教師代表等參加了大會。會議以線下主會場及線上視頻分會場形式舉行,共有近2000教職工參加。大會由戲劇影視學院李立宏教授、電視學院張紹剛教授、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印地語專業青年教師楊瑞主持。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致辭
徐青森副司長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學校的工作,希望學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高質量的傳媒教育體系,持續推進一流本科建設,在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設、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教師能力提升、人才培養方式改革、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勇於創新,不斷創造和推出成功經驗,為全國高校做出表率。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致辭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對中國傳媒大學長期以來對北京地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學校能夠以此次本科教育大會為契機,因事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堅持立德樹人,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通過走內涵發展道路,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加強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持續發揮辦學特色優勢、擴大優質資源共享,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發展和首都經濟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曉紅髮布「行動計劃」
大會發布了《中國傳媒大學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廖祥忠書記、教務處王曉紅處長與6位教師代表共同啟動了行動計劃。此次啟動的13項計劃與17個方案,著眼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和突破點,進行系統化改革設計,打出一套「組合拳」,全面覆蓋本科教育的各個環節,明確了學校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和路徑,為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體系作出了實踐性探索。根據行動計劃,到2025年學校將形成「一條主線、兩大著力點、三個支柱、四個平臺、五個機制」的育人體系,實現本科教育質量明顯提升。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講話
廖祥忠書記在講話中表示,此次大會經過近兩年的籌備,選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啟動之月舉辦,對於中國傳媒大學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一次開啟未來的大會,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各項方針政策的大會,也是推進傳媒教育從傳統廣播電視領域全面挺進網際網路主戰場、推進中國傳媒大學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會,同時還是一次表彰會、總結會。
廖書記指出,這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點、亮點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緊緊抓住人才培養中心,全方位優化傳媒人才培養模式;二是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智能傳媒發展方向,全面改革人才培養體系;三是緊緊落實教師為本,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與教學管理隊伍;四是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核心,全面健全傳媒人才培養支撐體系。
廖書記指出,此次改革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緊扣學校「三個跨越」發展戰略,全方位布局,系統性設計,以問題為導向,全面覆蓋了本科教育的各個環節,推出了實質性系統舉措,制定了可實施的具體方案,達到了預期目標。
廖書記指出,改革關鍵在落實,為確保17項改革方案落地執行,學校將配套相關實施辦法或細則,制定相應的任務清單,畫好路線圖,做到可執行、可量化、可考核,確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廖書記最後強調,本科人才培養是學校的立校之本,是基礎中的基礎,核心中的核心,關鍵中的關鍵,要以這次大會為新起點,開啟新時代的奮進之旅,主動創新,積極求變,為做強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奮鬥!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籤署倡議宣言
會上,由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聯合發起倡議,建設中國傳媒與藝術教育資源庫。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代表三校共同籤署了倡議書。中國傳媒與藝術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旨在通過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探索聯合培養,推動合作共建,促進傳媒與藝術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匯聚並激活更多院校優質學術資源和教學資源,實現集成創新、互補融通,助力卓越傳媒人才和藝術創作人才培養,為國家傳媒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會上舉行了通識教育中心設計思維學院(D-School)揭牌儀式。設計思維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充實我校通識教育精品課程,與陽明書院、修辭學堂並立成為學校通識教育的重要支柱,發揮本科教育中「厚植文化涵養」、「提升寫作與反思能力」、「孕育創新思維」的重要作用。
▲ 「校長獎」獲得者高曉虹教授、丁俊傑教授合影
▲ 「教學優秀獎」獲得者合影
▲ 「教學管理優秀獎」獲得者合影
大會還公布了學校首批「教學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入選者名單與本科教育發展專家指導組名單,隆重表彰了「校長獎」、「教學優秀獎」和「教學管理優秀獎」獲得人員。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電視學院院長高曉虹教授,廣告學院院長丁俊傑教授獲得「校長獎」,王錫苓、劉豔春、劉曉飛、張亞娜、張津、金北平、周菁、鄭志亮、趙波、黃典林10名教師獲得「教學優秀獎」,王自會、王楊、鄧迪、師潔、許一新、冷爽、周君、黃雲蔚、焦方立、蔡易力10名教師獲得「教學管理優秀獎」。
▲ 「教學管理優秀獎」獲得者王自會老師發言
獲獎代表高曉虹、趙波、王自會老師分別作了交流發言,深情回顧他們數十年來從事本科教學、教務管理工作的點點滴滴,表達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熱愛與執著。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動容,贏得了大家的陣陣熱烈掌聲。
▲ 「教學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入選者合影
「教學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是學校突出教學中心地位,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進人才分類管理、分類評價的重要體現和實踐探索,它與「學術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共同實現了學校青年教師的分類培育和教學、科研人才的雙輪驅動。
「教學管理優秀獎」是學校首次在校級層面設立的教學管理類獎項,用於表彰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有熱誠、有投入、管理規範高效,師生認可的管理人員,範圍涵蓋一線教學秘書和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該獎項的設立,是學校進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學隊伍建設,將一流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放在與一流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統籌規劃,統一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愛崗敬業、管理專業、服務優質的一線教學管理隊伍,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力的重要舉措。
▲ 未來在線教育成果展示
會上,播放了精心拍攝的學校本科教育宣傳片,進行了未來在線教育成果展示和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展示。
來 源 |中國傳媒大學 教務處 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 | 任澤陽 攝 影 | 王雷亭 緱 宇 肖曉蓉 編 輯 | 申皓文 責 編 | 尚新英 編 審 | 王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