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側方位停車難,駕校教練點位講解,新手看完秒懂

2020-12-25 修車老司機

最近,有網友跟我說,她最近正在考駕照,已經練習到科目二了,別人練習科目二,最怕的是倒車入庫,可是她最怕的卻是側方停車。就因為側方位停車沒學好,教練已經說她好幾次了,她也一直沒辦法預約考試。

聽說我是老司機,還有在駕校當教練的朋友,於是她就想讓我幫她詳細講解一下,側方位停車的點位,助人為樂是傳統美德,這次也不例外。側方位停車其實很簡單,只要看準幾個點就可以。首先,我們將車領到,與邊緣線30公分的距離,當右後視鏡看到車庫左上角就停車。

此時,掛入倒擋放心倒車,如果你從右後視鏡裡看不到庫角了,那就趕緊右打滿方向。繼續倒車同時注意觀察左側後視鏡,看到右下角庫角的時候,我們回正方向盤,繼續往後倒車。

此時,繼續觀察左側後視鏡,當左後輪即將壓到虛線,你就往左打滿方向盤繼續倒車,此時觀察左右兩側後視鏡,當車身與邊線平行的時候,倒車入庫成功。

出庫的時候一定要開啟左轉向燈,不然的話扣10分,當引擎蓋左角碰到白線,此時回正方向盤。車頭超過白線一大半,右打方向盤一圈,此時左邊沒壓線,右邊不壓角完美出庫。不得不說,該網友真是天資聰穎,按照我說的方法練習之後,連教練也誇她練習的好,聽說已經幫她預約了考試。

最後祝正在考駕照的朋友,所有科目一把過,順利拿證。科目二側方位停車難,駕校教練點位講解,新手看完秒懂,現在你學會了嗎?點讚、轉發出去,讓更多在考駕照的朋友不再煩惱吧!

相關焦點

  • 側方位停車技巧6步圖解,新手也能輕鬆擠進路邊停車位
    在路邊停車,基本上都是側方位停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空車位總覺得太窄,新手司機表示很為難,大車位很難有,感覺和駕校學的不一樣怎麼辦,所以學會在兩車之間停車的技術才是出門必備法寶。下面搜索君教你實用的側方位技巧,新手也能輕鬆擠進路邊停車位。
  • 科目二側方位停車技巧
    側方位停車在科目二項目中難度僅次於倒車入庫,今天合肥輕鬆學車網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側方位停車的要點。側方位停車步驟:第一步:車輛駛入側方位停車場地時,利用雨刮器小方格右側貼邊緣黃線左側行駛第二步:觀察右後視鏡,當庫的左前角出現在右後視鏡約1/3以上時停車第三步:掛入倒車檔開始倒車,當左前角從右後視鏡消失時
  • 科目二側方位停車步驟詳解解與扣分標準
    [車友頭條-車友號-學車秘籍]   科目二考試其中一項比較難的就是側方位停車,需要的是起步和倒車過程中均需要打轉向燈,停進庫內車輪可不回正。下面是側方位停車各個步驟要點的講解。   一、側方位停車步驟 側方停車考試內容也不複雜,就是要求學員將車輛正確倒入指定的側方車位上。
  • 考駕照科目二時間限制多少 倒車入庫側方位停車怎麼過
    駕考新規是不是網傳的那麼難呢?下面,明仔為大家逐一盤點。  駕考新規那點事  倒車入庫:規定時限210秒  根據駕考新規,倒車入庫要求考生必須在210秒內完成駕駛車輛倒庫(「正倒」、「反倒」)、出庫一整套程序,且中途不能停車。一旦超出210秒即為不合格。
  • 科目二之側方位停車最簡單的找點方法
    許多駕校學員在考駕照時,科目二是很多學員心中的一大魔障,即便是已經拿到駕照,很多人仍然搞不清科目二中曾經遇到的問題。這是因為科目二考試十分講究技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科目二側方位停車最簡單的找點方法。
  • 科目二側方位停車實用考試技巧講解,輕鬆掌握看點技巧
    側方位停車,有不少學員會覺得這個項目的難度很高,尤其是新規上加了一個限時要求,要求學員在90秒內完成這個項目,當然也有一個利好,就是過去的中途停車直接掛科,變成了現在扣5分。因此總的來說,難度還是有所降低的。
  • C1科目二無杆側方位停車考試技巧
    [車友頭條-車友號-科目二]   新規實施後,側方位停車變成了科目二必考科目,且不再有掛杆,全部採用地上畫線的形式做車庫邊界。側方位停車日常開車中也很重要,因為現在城市車輛的激增導致停車位嚴重不足,且相當擁擠,如果側方位停車沒練好的話,後面你的有車生活將會變得很頭疼,所以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側方位停車的練習方法和考試技巧。 學C1駕照的學員,側方停車的車位長度是車輛長度的1.5倍加1米,只要是在這個範圍內側方倒車入庫沒過線的,都算通過。
  • 成都駕校科目二考試被判中途停車的原因分析
    學員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練習第二科目時會在練習中間停下來。後來考試中犯錯了才意識到,希望大家能夠早點明白,早點避免這樣的錯誤發生。 儘管科目二倒車入庫和側方位停車每次只扣除5分,這不再像以前一樣,但是在半路停車時並沒有那麼嚴格。
  • 科目二學什麼?考什麼?怎麼考?詳細解答來了!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各地駕校也陸續開始復訓復考。現在報名學車,溫度適宜,練車和約考也不用等太久。眾所周知,科目一主要是理論考,在駕校一點通APP認真背題,好好準備,基本上問題不大。大多數人更關心的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二,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一下科目二究竟學什麼、考什麼、怎麼練習。
  • 最詳細的科目二側方位停車技巧,送給學車有困難的學員
    要說科目二中哪項最難,當屬倒車入庫,但掛在側方位停車項目上的也不少。其實側方停車相對於倒車入庫還是簡單不少的,只要大家稍加留意各動作要領便能輕鬆過關。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側方位停車的技巧步驟,簡單易懂,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老司機是如何側方位停車的?新手:你怎麼不早說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其實開車是一門很深奧的技能,開車的過程也是人與車的磨合過程,如果什麼時候達到了人車一體的境界的時候,那車就完全由你來操控了,無論何時何地,停車都不是個問題
  • 科目二側方位入庫技巧
    駕考技巧丨科目二側方停車小技巧!快來看看吧!大家都知道側方停車是科目二中稍微有點難度的一項,有很多學車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是按照教練教的方法去做的,可是每次練習都不能很得好倒入庫呢?下面合肥學車網小編給您分享分享教練們的側方位技巧!1. 停好位置首先學員將車開到側方停車起點,找到車身距離右側邊線約30釐米,將車停穩。2.
  • 科目二考試7大注意事項,教練:3分鐘瀏覽一遍,看完滿分通過!
    科目二屬於實操,也就是場地駕駛技能考試。其中,倒車入庫、側方停車、半坡停車、曲線行駛,以及直角轉彎等五項操作屬於C1、C2必考項。科目二考試7大注意事項,教練:3分鐘瀏覽一遍,看完滿分通過!1,考前先過流程。
  • 考神護體——2018最新科目二之側方位停車
    科目二考試主要是考核學員對駕駛技能的掌握和對空間位置的判斷,需要學員的細心和對知識的掌握,那麼考試中扣分的標準就需要大家牢記於心了
  • 科目二和科目三什麼地方更難?學員:30cm,不過我學會了這3招!
    科目二和科目三的30cm怎麼把握?3招輕鬆搞定,教練不告訴你!一提到考駕照,就是好多人的噩夢。而科目2和科目3最難的地方在哪裡呢?詢問一些學過車或者是正在學車的人,他們大都會表示在距離上。沒錯,科目二和科目三裡面有很多關於距離的細節,它們的標準基本都是30cm。像是靠邊停車、側方位停車、坡道起步等等都有著30cm的規定。那麼30cm到底應該怎樣把握呢?因為我們在駕考的時候是在車內,所以對車外的距離我還是不太容易把握的。畢竟大家都是正在學習的新手,不可能像是老司機那樣老練輕車熟路。
  • 駕考科目三側方位停車步驟及評分標準
    [車友頭條-車友號-學車秘籍]   側方位停車時科目三的必考內容,那側方位停車的考試步驟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科目三側方位停車步驟及評分標準。   科目三側方位停車步驟 1:聽到考試語音提示,進入側方位停車考試區域,保持一檔低速前進,通過右側後視鏡觀察車身與路邊線的距離,距離最好保持在20公分左右(10~30公分,距離太近不好控制,怕壓線,距離太寬影響後續倒庫側停
  • 側方位停車技巧,掌握這3個關鍵點,新手輕鬆停好車
    獲得駕駛執照後,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困難的事情是將汽車停在他們旁邊,特步位於狹窄的道路和交通繁忙的道路上,側方位停車就顯得非常頭痛,一是擔心自己半天停不好,二是怕別人催促按喇叭,導致自己手忙腳亂,其實側方位只要掌握好了技巧,還是非常容易的。
  • 科目二是什麼?科目二考什麼?科目二要注意什麼?一看便知!
    科目二考試規則科二包括五項必考內容:倒車入庫、側方停車、直角轉彎、曲線行駛、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另外,部分地區還加考停車取卡、窄路掉頭等項目。科目二有5次約考、考試機會,每次考試又有2次嘗試機會。科目二考試流程1、約考駕校會統一給大家預約安排考試。個人也可以自己預約。2、考前準備身份證、合適的衣服鞋子。
  • 科目二操作、扣分、流程全方位解讀,考試前看一遍,順利通過!
    整個駕照學習的過程中,科目二是難點,也是很多學員擔心掛科的科目,那如果你順利通過了科目二考核,駕照的學習也就進入了尾聲,拿證也就是早晚的事情。那科目二想要學的好,就要掌握好考試的操作要求、扣分的內容。但很多學員在學習的時候,總是會顧此失彼,等到考試的時候,就顯得沒有把握,那本文就來給大家分享科目二全流程的詳細解讀,連駕校師傅看過都推薦學員去閱讀兩遍,再去考試。
  • 三分鐘,讓你掌握雙福科目二現場和必過秘籍(內附考場詳圖細解)
    科目二之難,難於上青天!你可能以為我在說段子但是,過來人都知道,這不是段子!考前的未知和心態的調整是科目二的兩大難題為了徵服這兩個大山蓋世英雄盤娃出關去雙福考場探個路,拯救無知黨!>側方位停車側方停車C1有4個庫位、C2有1個庫位考試要進入線路對應的庫位不要亂軋到其他庫位去了方向盤往左打死時,控制車速出庫打燈要滿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