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在逛超市的時候,經常裡會看到一些貨品標示牌。
這些標示牌的作用是為了方便顧客找到所需要的貨物品類,比如酒水類、調味料、生鮮類、凍品類等等。
有些時候,這些標示牌上的內容可能會分類得更加仔細,比如:男性用品、女性用品、嬰兒用品等等。
當你看這樣的分類時,會對標示用語感到不滿嗎?
日前,有一些父親就因為這件事,對超市負責人大發雷霆。
原因,就是因為這塊牌子。
當時這位父親在超市裡路過玩具區,抬頭一看到這塊標示牌,感到非常不滿。
他認為,超市不應該在標示牌上使用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詞語。
聽到他這麼說,超市經理有點不知所措。
「先生,請問我們這牌子上,哪來的性別歧視呢?」「就這個Girls Toys的Girls啊!不是性別歧視是什麼?」
按道理說,「Girls Toys」就是「女孩玩具」啊,怎麼就性別歧視了呢?
根據這位父親的說法:
玩具就是玩具,不需要額外的性別區分!如果你這樣做了,就是性別歧視……
對此,超市經理也是無語,只能說點「我們會尊重您的意見,進行考慮……」之類的官方術語隨便敷衍過去了……畢竟這麼大一個超市,總不能因為顧客無理取鬧,就把標示牌換掉吧?
後來,這位父親把這件事發到了網絡上,沒想到,支持他的人居然還不少。
有網友留言:
「我也在超市見到過好幾次這種情況,在男女平等的時代,他們不應該將玩具或者用品進行性別區分,我是男性,但我喜歡玩芭比娃娃,這怎麼算?」「我雖然是女性,但我從小就喜歡玩積木和玩具槍,從我父親第一個聖誕節給我買了玩具槍回來那時起,就愛上了。」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這位父親的觀點,也有人覺得:
「你買你需要的東西就好了,超市如何定義貨品,關你什麼事呢?」「拜託,老兄,這只是起到導購作用,跟實際需求沒有任何關係,何必大驚小怪呢?」
對於兩方不同意見,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