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最大變化,莫過於是從「硬條件」到「軟實力」的悄然轉變。
以前投資移民只看申請人的家庭存款和資產數額;現在則要考察申請人的資金來源,考察申請人在加拿大生存的能力,經營管理能力這些「軟實力」。
現在加拿大大部分的投資項目都是以「創業移民/商業移民」這種工籤式移民為主。
就「技術移民」而言,自2015年引入聯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後,「找到工作」 的「軟實力」就是現在加拿大「技術移民」重點考察的指標。
所以,加拿大各省的PNP省提名移民的主流項目,都是僱主擔保移民。
關於僱主擔保,您或者會聽到「成功率100%」、「你的職業沒有問題」、「不需要英語」、「掛靠很安全」、「拿到提名函就沒事了」、「就在國內等PR,不用工籤出國」......
如果您相信,那就掉坑了。
在揭示僱主擔保移民的真相之前,我們只要思考一個點:僱主擔保的辦理前提是,僱主在加拿大通過登廣告、開招聘會等方法都找不到想要的人才,只能到海外去找一個。他要說服省和聯邦兩級移民官員:「這個人真的是我的企業需要的人才,他比我在加拿大能找到的本地人、留學生、新移民都要更優秀,更適合我想招的這個職位。」
要證明這一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不僅僅是滿足紙面要求,一定要能說服移民局,一定要有合理性!
坑一: 關於「職業沒問題」的說辭
銀行?會計?律師?教師?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職業很高大上,如果某些顧問再來一句:「你的職業沒有問題」,很多人暈暈乎乎就籤了,等到被拒才如夢方醒。
大家都知道,醫生、護士職業不能在加拿大直接工作,很多其他職業在加拿大也是不可能直接「著陸」的,需要證書。比如銀行金融業,不僅僅是風控需要FRM,就算是普通銷售崗也需要各種證書。會計在加拿大是不認國際證書的,必須持加拿大會計證書,而且一般需要在加拿大學歷課程結束後才能考證,而不是對社會開放考證的。所以,這些職業當你沒有相關證書的時候,你認為僱主招一個海外過來的「無證上崗」的人士會通過移民局審批嗎?
另外,很多醫藥、航空等大企業背景的高級人才也會遇到類似問題。很多申請人被忽悠著籤了協議,自己還不覺得有問題。這種情況的拒籤率其實不低,因為同行業企業規模大,數量少,很難在加拿大匹配到同行業同崗位的僱主。如果輕易跨行業匹配,則很大可能就會犯了「合理性」的大忌。這和國內招聘是一個道理。你一個醫藥行業的市場總監,很容易跳槽到另一個醫藥企業做市場總監甚至副總,但一個房地產企業的市場部會輕易用你嗎?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移民局重點考察的是你的工資流水、個稅、社保這些在資料庫有記錄的「硬證據」。一般來說,任何職位的申請人,都需要有工資流水、個稅、社保中的至少兩項,否則任何省的僱主擔保移民操作起來都是困難的。
千萬不要在職位上作假!請注意,你的工商註冊、銀行、稅務、社保信息、加拿大旅籤申請表格、美籤160表格、英澳旅籤或工籤等其他籤證申請的檔案信息都會被調閱。一旦發現材料作假,你不但這次申請拒籤,後面也就沒有其他移民加拿大甚至獲得加拿大籤證的機會了。
坑二: 關於「不要英語」的說辭
主流加拿大省提名僱主擔保類別裡,唯一理論上不要求英語成績的,只有安省僱主擔保移民的海外勞工類(Foreign Worker)和國際留學生類(International Students)。安省僱主擔保的緊缺職業類(藍領技工為主)還是需要CLB4的。
事實上,安省僱主擔保移民真的不要英語嗎?
首先看,國際留學生類只能是公立2年制College以上或1年制研文以上,也就是說,雅思6分以上和小分5.5分以上幾乎是這群人的英語底線。
那麼,海外勞工類又如何呢?
我們見過很多國內移民機構操作的案例,知乎上也很多典型的失敗案例。聯邦階段申請人接到面試電話,聽不懂,說不清,直接發函給省移民局,拒籤。
目前,各省安省僱主擔保和BC僱主擔保有多少被嚴格背調?100%。一大半申請人自己會接到電話。移民局不是傻子,早就盯上一些假僱主了。
有的說,大西洋四省、阿省、薩省等僱主擔保移民對英語要求很低啊,只有CLB4或5,你肯定沒問題!真的嗎?且不談那些需要EOI的省,就算不打分,英語要求其實也是和職業類別直接相關的。B類和C類職位,雅思低一些可以過;A類和00類職位,或B類的銷售等崗位,你認為CLB5就夠了?怎麼可能?你怎麼可能稱職?你怎麼管理同事,怎麼搞定客戶?
記住,前面世景小編講過的大前提:僱主擔保移民的重點,不是滿足紙面要求,而是一定要能說服移民局,一定要有合理性!
坑三: 關於「國內等PR」的說辭
真正的在國內等PR只發生在兩種情況:
1.大西洋四省僱主擔保移民;
2.安省僱主擔保移民的高管職位(NOC 00類,且年薪超過50萬RMB)。
大西洋四省是因為太快了,聯邦階段高度配合這個移民試點,所以隨便一個理由晚來加拿大幾個月就拿到PR了,其本質不是在國內等PR,而是因為私人原因推遲一點點出國工作的時間。這也是我們要求大西洋四省僱主擔保的客戶拿到PR還必須在僱主處工作一年的原因。這個「合理性」流程必須走完!
安省僱主擔保的NOC 00類,為什麼可以國內等PR?還是「合理性」。我就是個人才,我國內薪水高(到你這裡薪水減半),家大業大事情多,僱主請給個面子等我一兩年。當你資歷足夠支撐的時候,整件事是合理的。但是一個B類職務,無論無良中介怎麼忽悠,請不要相信你可以在國內等PR還能通過除了海洋省以外的任何PNP僱主擔保移民審核。移民局不會相信為了一個基層職務僱主會等你兩年。
坑四: 關於「拿到省提名函就安全」的說辭
很多無良無良中介會告訴你,「省提名函拿到就安全了」,是因為他們把收尾款的時間設置在拿到省提名函時。
真正的風險從「省提名函」才剛剛開始。省提名前,審查的主體機構是省移民廳,審查的主要內容是材料的合規性;省提名後,審查的主體機構是聯邦移民部,審查的主要內容是材料信息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