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破萬家門店,親民價格深耕下沉市場,估值200億的蜜雪冰城能否贏得更廣闊市場?
前不久,奶茶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在茶飲行業掀起一層巨浪!
坊間流傳,蜜雪冰城將計劃融資10億~20億元,投資方為高瓴資本、美團旗下龍珠資本,本輪融資後蜜雪冰城估值約200億人民幣。另有,蜜雪冰城已在同步籌備上市,本輪融資或為蜜雪冰城IPO之前最後一輪融資。
這意味著,從估值方面看,蜜雪冰城將超過喜茶(約160億)和奈雪的茶(約60億)兩大「網紅茶」。且在餐飲網2020年公布的中國茶飲十大品牌榜中,蜜雪冰城僅次於喜茶排名第二!
那麼,主攻下沉市場、均價6元的蜜雪冰城憑什麼成為行業「黑馬」呢?
前浪可畏
首家門店超10000家的茶飲品牌
蜜雪冰城誕生至今已有23年,作為一個「元老級」的茶飲品牌,你可能沒買過,但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
此前有網友表示,在不足一千米的商業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飲門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書亦燒仙草有2家,此外還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飲品牌。14家茶飲門店,分屬於10個茶飲品牌。
現如今,蜜雪冰城已經把門店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
2020年6月22日,蜜雪冰城宣布門店總數量超10000家,成為國內第一家門店數量突破10000家的茶飲品牌!
據了解,截至2020年11月,蜜雪冰城在全國門店達到12500多家,這1萬多家店絕大多數開在三線城市(2898家)、 四線城市(3001家)和五線城市(1853家)。
開啟萬店時代的蜜雪冰城,在全品類的連鎖店裡獨佔鰲頭,把其他奶茶品牌遠遠甩在後面。書亦燒仙草5022家,CoCo都可4245家,益和堂為4024家,一點點3119家,喜茶687家,奈雪422家......
在營收上,2019年蜜雪冰城拿下65億銷售額,遠超喜茶,成為年度茶飲品牌界最大的黑馬!
單價10元以下的蜜雪冰城和一杯30元的喜茶差距在哪裡?
蜜雪冰城以量取勝,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商業模式。
主攻下沉市場
依靠強大的供應鏈
蜜雪冰城品牌總部位於鄭州北三環瀚海海尚,由三大公司共同服務:鄭州兩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運營)、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鄭州寶島商貿有限公司(倉儲物流)。
二十多年來,蜜雪冰城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商業模式深耕下沉市場,並依託核心供應鏈將產品優勢發揮到極致,構成蜜雪冰城完整的商業邏輯。
蜜雪冰城在營收和估值上超越喜茶,根本在於品牌店面的可複製性,正是因為加盟連鎖模式才能把市場做得更大。
真正的連鎖是千店一面,而非千店千面。蜜雪冰城的千店一面具備了絕對的成本優勢,這與走「高逼格」路線、主攻一線城市購物中心的喜茶有著根本性差異。
蜜雪冰城憑藉價格優勢贏得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這讓蜜雪冰城成為大學周邊步行街和商場的「扛把子」,令其他茶飲品牌望而生畏。
蜜雪冰城的低價模式讓其保持競爭力。正因為低價,蜜雪冰城的加盟店能夠滲透到縣城和鄉鎮,其1萬多家店覆蓋了344個城市。這三百多個城市,基本都是三四線城市!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一二線城市人口3.9億人,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的人口規模將近10億——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數彰顯著下沉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你可能會提出疑問:蜜雪冰城以低價贏得市場,又如何賺錢利潤?
2019年蜜雪冰城收入為65億元,淨利潤約8億元。但蜜雪冰城賺錢的地方既非靠賣產品,也不是收取加盟費,而是來自加盟商繳納的材料費。
在店面的加盟上,蜜雪冰城則採取了「供應鏈掙錢、附加性價比服務」的商業建模。
來分析下,蜜雪冰城單店首月費用在30萬元以上,主要有1.58萬元加盟費、6萬元設備費、5萬元原料費、5至8萬元裝修費、1萬元的保證金以及自行繳納的房屋租金、員工工資等。
而這其中固定的可循環的就是原料費,每店每月都需要繳納。1萬家店一個月營收就是5個億!這便是蜜雪冰城的主要利潤來源。由於在供應鏈、倉儲物流、門店管理等方面具有規模優勢,同時成本比較穩定,蜜雪冰城的產品毛利率高達50%左右。
高毛利背後需要強大供應鏈做支撐。
茶飲行業的原料成本本就不高,蜜雪冰城從長期積累的茶農資源手中可以拿到低價原材料。
另外,蜜雪冰城一直縱向發展,比方說自建中央工廠、研發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等等,除河南總倉之外,在西北、西南、東北和華南也各有分倉,不存在經銷商和代理商。原材料可以直接運送到加盟店中,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的成本,進而提高利潤空間。
營銷高手
背後的網際網路思維
近年來,喜茶、奈雪這類網紅茶飲品牌一直在玩跨界聯動、推陳出新,不過是爭奪消費者眼球。
蜜雪冰城卻反其道而行之,用極致性價比的網紅爆品,叩開消費者的心智大門。20多年來堅守親民的產品價格,還有超低價的冰淇淋,雖然現在漲到3元一個,但一直受到消費者追捧。
其實這背後隱藏著品牌的發展策略:低價引流。宜家1元的甜筒和五元熱狗、外婆家3元的麻婆豆腐等與蜜雪冰城的3元冰激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都不是品牌自身的「盈利產品」,而是品牌的「形象產品」,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家店的東西很便宜」這樣的認知。
有了這些網紅爆品的引流,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線下門店中。這與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等用「免費」「補貼」手段來拴住消費者然後再整個「大數據殺熟」有何不同?
據有關數據,2019年奶茶行業達到1400億元的市場規模,14多萬家奶茶企業和近50萬家門店,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而近期,除了蜜雪冰城傳出上市消息外,喜茶也不甘拜下風,12月初再爆上市傳聞。群雄逐鹿,誰會成為「奶茶行業第一股」?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及時刪除。
撰文: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