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個月的寶寶哭聲像貓叫!醫生急死了,家長卻很淡定)
「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
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發現一名「貓叫症候群」患兒,兒保科醫生曹卓慧提醒,寶寶有異常,家長要正視,早期幹預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錯過康復黃金時間才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出生評分10分的寶寶,體重怎麼也上不去
患兒楊楊(化名)是名男寶寶,現在已經8個多月了。提到他,曹醫生有些感嘆:「這個寶寶,出生評分是10分,誰能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問題。」
楊楊的父母都是安徽人,來甬打工已經好幾年了,夫妻倆都在潘火街道一家4S店打工。男的從事汽修,女的管管後勤。楊楊是足月兒,順產,出生時體重3300克,身高52釐米,評分為10分,可說是個「完美寶寶」。他的到來也讓一家人喜不自禁,奶奶也特地從安徽老家趕來幫忙帶孩子。
滿月時去社區體檢,曹卓慧發現,楊楊體重增長不是很理想:「新生兒出生一個月之後,體重增加應該超過600克,這個寶寶勉強達標。」
了解到楊楊是混合餵養,而且以奶粉餵養為主,曹醫生叮囑家長,注意奶粉衝泡濃度,「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老人,擔心奶粉火氣重,衝泡時水多奶少,造成寶寶奶量攝入不足,營養不夠,身高體重發育不好。」
曹醫生讓楊楊過一個月再來複查,但家長直到3個月的時候才來。這時,楊楊的「短板」更明顯了,「之前是勉強達標,這次是不達標,而且動作反應也慢。」曹醫生還提到一個細節,負責疫苗接種的醫生給楊楊打完疫苗,特意跑上來問,這個寶寶怎麼特別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曹醫生建議家長趕緊帶寶寶去上級醫院看一看。家長卻不置可否。楊楊的奶奶在一邊嘀咕,人都有高矮胖瘦,哪能都一樣,我們家的只是難養一點罷了。
寶寶最終被確診為貓叫症候群
後來,曹醫生幾次三番,打電話給楊楊的家長,催促他們去大醫院看,「我說,我請假,陪你們一起去,這總可以了吧?」
然而,直到6個月,楊楊的父母才在又一次體檢後,帶孩子去了市婦兒醫院兒保科。這時候,寶寶的問題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