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時見到五花八門的窗簾是不是無從下手呢?對於選擇帶羅馬杆還是帶軌道的窗簾是不是一頭霧水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科普一下這些知識。
尺寸
在做窗簾的第一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量尺寸,只有尺寸的精準,在後期的安裝中才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選擇窗簾時並不是窗戶有多寬,就選擇有多寬的窗簾,大家應該會發現有褶皺的窗簾會比較好看,所以我們選擇的窗簾要把褶皺考慮在內。
如果準備將整個一面牆都做成窗簾或者是落地窗,那麼窗簾的尺寸就是帶窗那面牆的寬度*2,在高度方面直接將那面牆的實際高度減去5~10釐米為佳。拖地窗簾雖然看起來比較好看,但是整天託在地上容易弄髒,清洗起來也比較麻煩。在安裝窗簾時建議窗簾安裝的高點在石膏線或屋頂下5-10釐米最好。因為這樣可以起到拉高室內高度的作用,對於小居室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安裝方法
現在窗簾的安裝方法大概可以分為兩種窗簾盒和羅馬杆。
窗簾盒
如果選擇窗簾盒一般在吊頂時就一起將窗簾盒做好,這個時候窗簾盒就隱藏在吊頂裡,對於不準備裝吊頂的家庭,窗簾盒是固定在牆上,高度一般為100毫米左右。根據窗簾盒不同的位置窗簾的安裝方法分為頂裝和側裝。(在這裡禧燕姐比較推薦頂裝)
羅馬杆
相較於窗簾盒,羅馬杆會更因為其造型的多變和美觀而更得大家的歡心,所以在世面上也更為多見。羅馬杆可以分為單杆和雙杆,如果需要一層窗簾一層紗的話,那麼就選擇雙杆;如果只需要一層窗簾的話,那麼就選擇單槓。
在安裝時孔的深度要控制在4-4.5釐米,而且永遠要遠離水電管道。羅馬杆和窗簾的連接方式是多樣的,一般比較多見的是打孔和掛鈎,打孔的窗簾比較難拆卸,如果以後想要清洗的話就需要將整個杆拿下來這樣就比較費力了。而掛鈎式的就比較方便了。
以上是禧燕姐為大家分析的窗簾安裝羅馬杆和窗簾盒的特點,希望對你在選擇窗簾安裝方式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