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就是北方人曬暖氣,南方人曬太陽的時候。畢竟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差異還是很大。不過導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擊」、南方的冷是「魔法攻擊」的罪魁禍首就是溼度。實際上空氣中的水分最多可以佔到空氣體積的4%,但是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空氣中主要氣體成分是氮氣和水,剩下二氧化碳等氣體佔比不到1%」,是筆者說錯了還是小學的時候學錯了?
教材中的空氣成分示意圖
實際上都沒錯,小學教材中空氣的比例是按照「幹空氣」來算的,也就是說「幹空氣」中是不含水的。而筆者提到的4%比例,就涉及到空氣溼度的知識點了。
敲黑板 劃重點了!
空氣溼度指的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也就是說液態的水和固態的冰是不包含其中的。而天氣預報和溼度表中常見的溼度顯示指的是「相對溼度」。既然有相對溼度了,那就必然有「絕對溼度」。這兩者是怎麼一回事?又有什麼關係?
「絕對溼度」是啥?「相對溼度」又是啥?
我們假設空氣在一個房間內,而房子空氣中的水分都集中在一個瓶子裡(是假設,不要太較真)。瓶子的大小決定了整個房間內最大溼度的大小,而這個瓶子的大小是有極限的,也就是前文筆者提到的「4%」左右。而這個「瓶子」內水的多少就是絕對溼度。
也就是說,1立方米的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的質量叫作絕對溼度,單位是克/立方米。空氣的絕對溼度和空氣的溫度,壓強都有關係。在同等壓強下,溫度越高,絕對溼度越高,空氣中能容納的水蒸汽也就越多。
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下 所以絕對溼度非常低
而為什麼天氣預報中的溼度是以百分比來顯示?這就是另外的「相對溼度」的概念了。還是前面房子與瓶子的例子。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時間,「瓶子」並不一定是滿的,而實際上「瓶子」內的水佔整個「瓶子」的比例就是相對溼度。相對溼度是空氣中的絕對溼度與同溫度和氣壓下的飽和絕對溼度的比值,縮寫是RH。
溼度計顯示的是相對溼度
說了這麼多,實際上很多人仍不是非常重視溼度的變化,只有在「南方溼冷,北方乾冷」、「蒸籠天」等極端條件下才會注意到溼度的存在。畢竟溼度變化帶給人們的感受是遠不如溫度變化直觀的。
比較適宜的空氣溼度
不過溼度還是會影響人們的一些感受的,比如說風溼患者對空氣溼度就非常敏感,而影響人們感受的溼度是相對溼度,也就是以百分比為單位的溼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天氣預報中的溼度是按照百分比來顯示,而100%溼度的空氣也不指的是整個人泡在水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