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是你更喜歡我,還是我更喜歡你?」
「我覺得是我更喜歡你。」
「那你為什麼不主動一點?」
「我那樣還不主動?」
這是一對相親對象在相處一段時間以後的對話,從旁人的眼光來看,兩人彼此喜歡,情投意合,但是在面臨最後的抉擇時,女生卻猶豫了。
原來兩天前兩個人在聊天時就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做了一個簡短的討論,女生的想法是認為男生給的不夠,所以拋出的問題都是相對直接的,並且期待滿滿的。而男生的回答是相對真誠卻無關答案的,內心的想法是:猜不透女生的心思,沒有得到女生的反饋,所以沒有給出太篤定的答案。
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兩個人對對方都很有好感,相親沒多久,女生每天都能收到男生主動發來的信息,前不久還收到了男生送的禮物,一切看起來很順利,你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嗎?
原來女生是從沒有談過戀愛的傳統女生,到了適婚年齡,憧憬愛情,但同時也是奔著結婚去的,所以對待感情問題是很有分寸的,什麼程度可以進入下一階段她都非常清楚。
男生比女生小了兩歲,談過幾段戀愛,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他相信一見鍾情,更覺得好的感情不是一拍即合的,而是靠相處磨合得來的,所以他考慮問題從來不是從婚姻開始,而是看重感覺,看重彼此在一起的決心。
榴槤哥認為這裡就牽扯到男生認為的主動和女生認為的主動是存在區別的。就像這個案例中一樣,男生覺得自己喜歡女生,就會勇敢去追體現在保持聯繫,關心呵護女生等一些列行為上的主動,但是女生卻仍然沒有辦法從這樣的主動中接收到安全感,還是會猶豫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因為女生在意的主動可能是一個明確的答覆。
就像女生會拋出類似「你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對我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等類似的問題的時候,男生的回答不是「我很喜歡你」這樣確定的答案,一個明確態度的答案,而是講述自己對於感情的一個價值觀,這是很多男生在生活中都會選擇的一個處理方式,因為男生把一切喜歡都藏在了動作裡,只有喜歡你才會做出一些行為,而女生也是要通過語言來得到類似承諾的東西穩固自己內心哪怕一閃而過的擔心的。
歸根到底,男生認為的主動和女生認為的主動還是存在很大不同的,所以有時候並不是互有好感就能順利在一起的,對於情感的表達和傳遞也是非常重要的,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也許可以試著讓自己妥協一下,嘗試理解對方的表達,這樣的結果也許會截然不同。
我是聽你故事的榴槤哥~(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