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作為日本戰國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著名的關原合戰之後,他基本取得了日本全國的實際領導權。在按功論賞的準則下,原尾張清須城城主福島正則轉封別地,而德川家康四子松平忠吉成為清須城新任城主。1607年忠吉病故,家康年幼的九子松平義直繼任。因清須城規模太小,不能承擔軍備防禦的重任,因此在家康的授意並親自監察下,義直於1609年開始在尾張那古野城的原址上著手修建新城,這個新建築的城池就是著名的名古屋城。
當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20餘位日本大名,都收到了協助築城的命令,作為對德川家的盡忠表現,他們在築城中異常的出力。只五年的時間,在1614年全部完成城體建設。從此,尾張的中心從信長時期的清州城移到了名古屋城。直到「明治維新」,此城一直是德川御三家的世襲居城。此城其天守閣是德川家世代居住之地,由正門右側的大道即可到達,這是一座五層飛簷建築,屋頂脊梁兩端以一雄一雌的金色獸頭魚身鑄像裝飾很是精美。
而其天守閣的內部經過整修,其木質結構已無保留,並增設了電梯。天守閣內所設的博物館,展示有隔扇門繪、兵器盔甲等文物。本丸西北為深井丸區,同樣植被密布,西北角樓和茶寮都位於此。本丸西南和南部為西之丸區,一進大門首先到達的就是這裡,其內有梅林,花開時節十分美麗。本丸東部為二之丸區,佔地廣闊,區內二之丸廣場和二之丸庭園都是當地市民常到的散步之地,中心的茶亭有曲徑相通,為休息之佳處。
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主義開始擴張侵略。到了1945年,盟軍開始了對日軍的反攻,在1945年5月的時候,名古屋遭到空襲時,包括大小天守閣,本丸御殿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被燒毀。倖免的只有三個望樓,和三扇門以及本丸殿屏風畫的大部分,作為其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保存至今。原本可以全部保存下來的著名古城,完全是由於日本方面的咎由自取,才造成了城毀殆盡的局面。雖然現今多數建築已經重建,但已不是古蹟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