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切身利益,請提出實在建議。
學校布局牽涉你我他,請您提出調整意見,有利東安教育持續發展:
東安縣縣城學校布局調整方案
(徵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基礎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 縣城學校布局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公民辦中小學68所,學生74923人,教師4403人,縣城共有學校17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4所),學生41734人,教師2111人,分別佔全縣的20.59%、55.7%、47.94%。縣城學校布局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一)縣城學校學位數量不足,部分功能室被擠佔
由於縣城學校數量不夠,出現了一小實驗學校在和諧學校內辦學的情況,即校中校現象。全縣351個大班額,其中322個大班額在縣城學校,91.7%的大班額化解集中在縣城學校,縣城各學校功能室大多數被擠佔。
(二)縣城學校布局欠合理,學校發展不平衡
以湘桂鐵路線為界,目前城西和城東人口數量基本相當,城西有學校10所是城東4所學校的2.5倍,城東目前沒有一所大規模的公辦初中,初中教育非常薄弱。城東區域學校4所分別是三小、和諧學校、一小實驗和天誠學校。城東區域班級數222個,學生數10891人;城西區域學校10所,分別是一小、二小、明德、應陽、澄江、龍溪、舜德、樹德、東安體校及特殊學校。城西區域班級數424個,學生數21443人。縣城城東、城西區域學校所數及學生人數差別大導致縣城學校發展不平衡。
(三)九年一貫制學校、校中校、大校額等現象制約縣城學校高質量發展
目前,城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5所,即舜德學校、和諧實驗學校、樹德學校、天成學校、東安體校。大校額突出,特別是白牙市一小,學校佔地面積不到30畝,全校學生達5000名。由於九年一貫制學校年級跨度大,中、小學融合,客觀上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課外活動的組織帶來了困難,管理難度大,制約了學校高質量發展。
二、2020年縣城學校布局調整原則
為確保布局調整穩定,促進教育資源配置優化,縣城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堅持以下原則:
(一)有利於共享、整合資源,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
(二)有利於緩解學校招生壓力,方便學生上下學。
(三)有利於避免出現大班額,減少九年一貫制學校,解決校中校現象,促進教育教學。
(四)劃片新生到新學校就讀,鼓勵老生到新劃片學校就讀。
三、調整辦法
(一)學校布局調整
1.城西片區學校布局調整
澄江中學近2500名學生整體搬遷至新建成的啟德學校校址,化解澄江中學現有的14個大班額。澄江中學遷走後,原澄江中學校址更名為啟德學校,利用原澄江中學60個教室(在建教學樓一棟15個教室,共可提供近3000個學位)舉辦小學。通過整合資源,既能擴大澄江中學的招生,又能緩解一小、二小和舜德學校的招生壓力。
樹德學校停止招收小學生,小學部學生整體遷入啟德學校(原澄江中學校址),樹德學校只招收初中學生,解決九年一貫制學校問題。
舜德學校初中部整體搬遷至崇德學校內,舜德學校停止初中招生全力舉辦小學,通過調整學校辦學層次,進一步擴大招生。
2.城東片區學校布局調整
崇德學校主要舉辦初中,兼顧小學。初中部接收舜德學校初中部及和諧學校初中部學生,招收一小實驗學校、和諧實驗學校及三小六年級畢業生。小學部在湘桂線以北區域招收一年級新生。
一小實驗學校在原校址辦學,進行劃片招生。解決原來存在的校中校的問題。
和諧學校初中部遷入崇德學校,小學部併入一小實驗學校。
(二)師資力量調配
按照老師隨學生走,優質師資傾斜新辦學校的原則調配教師。具體為:整體搬遷的樹德學校小學部和和諧學校的教師按老師隨學生走的原則全部調入新建的啟德學校和崇德學校。因學校規模擴大缺少的老師,按照考試選調一批及人才引進一批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