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流浪女被父親接走:等瘦了 就掙錢養活自己

2020-12-16 搜狐網

  來源:鄭州晚報

    昨日上午,本報報導的流浪女宗英麗的父親從林州趕到鄭州,在鄭州晚報記者幫助下,見到了宗英麗。見到女兒,父親宗留根流下了眼淚,並表示,他要盡全力照顧女兒,給女兒找心理醫生治療。

  鄭州晚報首席記者 徐富盈 實習生 趙龍翱 文/圖

  父親宗留根來接女兒回家

  昨日上午9點左右,流浪女孩宗英麗父親宗留根致電鄭州晚報記者:「我已趕到鄭州,希望記者和巡防隊員一起幫我勸勸女兒。」

  在前往宗英麗居住的鐵道邊小樹林的路上,宗留根介紹了女兒的情況。

  「我們不想讓她在外面亂跑,但總是看不住。」宗留根說,他住在林州山區,有一塊1畝的地,收成不理想,天冷的時候,宗留根就支個攤賣羊肉湯。

  宗留根告訴記者,宗英麗的母親去世後,她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意識時好時壞,「家裡一年只有3000元收入,沒錢帶她去看心理醫生,連養活她也很困難」。

  後來宗英麗成年了,舅舅就給她介紹到鄭州某印刷廠幹活。其間,宗英麗曾回家補辦身份證,宗留根就讓她留在家裡,給她介紹婆家。但性侵和被男友拋棄的陰影一直留在女兒心裡,使她在老家無法面對婚姻。最終,女兒受不了父親的一再勸說,再次離家出走。他們多方找尋,但一直沒有找到。

  找了4個小時,在網吧找到宗英麗

  「我們今天早上5點就往這裡趕,僅路費就花了500多元。」宗留根說。

  在小樹林內,沒有找到宗英麗。根據平時她出沒的地方,記者一行決定分頭去尋找。

  4個小時後,鄭州晚報記者終於在棉紡路上的網吧找到了宗英麗,她依舊在看李宇春的演唱會視頻。謊稱電視臺想聽她講述自己的遭遇,宗英麗才同意回到小樹林的住處。

  見到父親,宗英麗的笑臉立刻變得漠然,得知父親要帶她走,她轉身一邊跑一邊哭。「我本以為你會幫我,誰知道你把他帶過來了,我不想回家。」

  「帶你回去是為了幫你,對你沒有壞處的,治好你的病後,你就可以好好工作,將來成個新家。」聽到解釋,宗英麗又破涕為笑。

  如遇到流浪人群,請和救助站聯繫

  派出所民警軒祥德告訴記者,他每天在附近巡邏都會見到這名女孩,有時也會給女孩些錢。「女孩意識不太清醒,一直以為自己太胖。可能還是因為那次被男友拋棄的經歷對她打擊太大。」

  宗英麗的姐姐打來電話,答應給她治身體胖,在姐姐的一再許諾下,宗英麗終於同意和父親一起回家。「等我瘦了,我就掙錢養活我自己。」她笑著說。

  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梁書記對宗英麗的情況非常關注。

  梁書記說,希望通過本報告訴廣大市民,如遇到流浪的婦女兒童或老人,請和救助站聯繫。「救助站會和醫院對接,派專業的醫生對流浪人員的心理和身體狀況進行治療,並幫助其聯繫家屬」。

  昨日下午3點,宗英麗和父親及親戚一起,踏上回林州老家的路。

news.sohu.com true 搜狐 http://news.sohu.com/20130817/n384383859.shtml report 1890 宗英麗(右一)被父親接回林州老家來源:鄭州晚報   昨日上午,本報報導的流浪女宗英麗的父親從林州趕到鄭州,在鄭州晚報記者幫助下,見

相關焦點

  • 鄭州海歸流浪女qq空間照片 曾留學新加坡能說英語(圖)
    鄭州海歸流浪女qq空間照片:身材高挑,能說英語,曾留學新加坡,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過  她曾5次被鄭州救助站救助,昨天,她再次被接走  鄭州海歸流浪女,能說地道的英語,曾在新加坡留學,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過……最近,一名露宿鄭州金水河岸的女子,引起廣泛關注,她究竟為何流浪?
  • 鄭州街頭講英語流浪女系海歸 曾在北京媒體工作
    (來自網名「姬亞鳴一」QQ空間)                            巡防隊員為流浪女買來飯菜  身材高挑,能說英語,曾留學新加坡,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過  她曾5次被鄭州救助站救助,昨天,她再次被接走  流浪女
  • 鄭州街頭流浪女曾系海歸 有家庭精神病史(圖)
    趙先生表示,彤彤的母親精神有問題,十幾年前就與她的父親離婚了,由於不在村裡居住,很少知道他們家的情況,也沒有婷婷父親的電話。「我聽說婷婷今年結婚了,嫁給了鄰鎮的一戶人家。」  但婷婷的舅舅張先生表示,「不知道她結婚了」。  趙先生提供了婷婷叔叔的電話,記者多次撥打均無法接通,再打為關機狀態。
  • 河南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 被指曾留學新加坡
    河南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河南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河南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鄭州街頭流浪女曾留學新加坡】鄭州街頭說英語流浪女的"老表"說,女孩家是南陽鎮平,父母離異。母有精神病史,戶口已遷北京。女孩曾留學新加坡。"
  • 鄭州流浪美少女 能說英語曾留學新加坡
    巡防隊員為流浪女買來飯菜  救助站工作人員脖子被流浪女抓傷  身材高挑,能說英語,曾留學新加坡,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過  她曾5次被鄭州救助站救助,昨天,她再次被接走  流浪女,能說地道的英語,曾在新加坡留學,在北京一家電視臺工作過……最近,一名露宿鄭州金水河岸的女子,引起廣泛關注,她究竟為何流浪?
  • 鄭州街頭「會說英語的流浪女」系海歸 曾留學新加坡
    騰訊網在「迷你版」以「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 曾留學新加坡」為題,轉發本報報導,其評論1130條,1萬多名網友參與討論。  人民網、深圳衛視、中國日報,以及同城多家媒體,或致電本報記者,或前往現場,採訪關注。  此外,本報熱線96678昨日接到數十名讀者來電,他們或願意提供幫助,或提供線索;本報記者手機也被打爆,一時成了熱線電話。
  • 「會說英語的流浪女」住院 盼望親人早來看她
    騰訊網在「迷你版」以「鄭州街頭現說英語流浪女 曾留學新加坡」為題,轉發本報報導,其評論1130條,1萬多名網友參與討論。  人民網、深圳衛視、中國日報,以及同城多家媒體,或致電本報記者,或前往現場,採訪關注。
  • 「Give me away」:神秘流浪女飈英語吼退記者
    見記者不離開,她用英語說:「Give me away」   自稱張佳,鄭州人,但省人口信息網卻查不著   自稱網名叫「紫煙」,空間裡的照片和她挺像  讀者來電  李四信來電:最近幾天在杜嶺街金水河堤南岸亭子裡,總能見到一名流浪女
  • 40年前父親36塊錢工資養活一家人,今天我3500元工資勉強養活自己
    40年前父親36塊錢工資養活一家人,今天我3500元工資勉強養活自己(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因為父親的努力,讓我能有機會走出去,讀大學,看很多很多書。40年前父親36塊錢工資養活一家人,今天我3500元工資勉強養活自己。可父親很知足,讓我懂感恩,細水長流比賺橫財保本。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是抱怨自己的工資低,不夠用。父親說當年他的工資從七八塊錢開始掙,哪個年代錢雖然值錢,但是他從來捨不得亂花。
  • 流浪女淪為七旬老漢賺錢工具 兩個孩子被賣(圖)
    孩子的「父親」告訴記者,這個孩子已經以 3萬元的價格「訂」了出去,下午對方就來帶人。  20日,記者接到讀者舉報:新樂市邯邰鎮東嶽村70歲左右的牛老方(音)撿來的精神異常的媳婦前天生下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將被賣掉,買主已經聯繫好了。
  • 鄭州金水河邊躺一流浪女孩 拒幫助用英語罵人
    見記者不離開,她用英語說:「Give me away」自稱張佳,鄭州人,但省人口信息網卻查不著自稱網名叫「紫煙」,空間裡的照片和她挺像讀者來電李四信來電:最近幾天在杜嶺街金水河堤南岸亭子裡,總能見到一名流浪女,她看起來很年輕,看能不能通過晚報幫她找到家。
  • 鄭州街頭現流浪女孩:面容姣好 會說英語(圖)
    來源:鄭州晚報  見記者不離開,她用英語說:「Give me away」  自稱張佳,鄭州人,但省人口信息網卻查不著  自稱網名叫「紫煙」,空間裡的照片和她挺像  鄭州晚報記者 冉小平 何濤 文/圖  流浪少女趕記者:「Give me away」  昨日中午,鄭州晚報記者在這個亭子裡見到了這名女孩。  她躺在門球場旁邊的椅子上,看起來很年輕,20多歲,面容姣好,身高約1.7米。上衣是一件棉質短袖,前後都印有英文;下身穿一條膝蓋處有破洞的牛仔褲,穿著較為時尚。
  • 鄭州街頭現流浪美少女 英語吼退採訪記者(圖)
    誰認識這個女孩,請與鄭州晚報熱線96678聯繫。讀者來電李四信來電:最近幾天在杜嶺街金水河堤南岸亭子裡,總能見到一名流浪女,她看起來很年輕,看能不能通過晚報幫她找到家。鄭州晚報記者 冉小平 何濤 文/圖流浪少女趕記者:「Give me away」昨日中午,鄭州晚報記者在這個亭子裡見到了這名女孩。
  • 有哪些職業是可以一邊旅行,一邊掙錢養活自己的?
    雖然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邊旅行,還能一邊掙錢養活自己,支撐自己的旅行生活和夢想,確實是一個只能想想卻很難做到的事情,不過,對於某些職業來說,這個夢想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一、旅遊自媒體旅遊自媒體其實不算一個新鮮的事物,早在有博客的時候,就有不少人通過寫書、分享旅行日記等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旅行生活,獲得大量的讀者支持,同時,獲得商家的關注和廣告的投入、代言等收入。
  • 兩萬網友關注多人供線索 流浪女初定為玉林陸川人
    記者綜合網友提供的信息,可初步確定這名流浪女為玉林市陸川縣人。玉林救助站的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他們將近期前往河南省安陽市,對這名流浪女的身份信息進行核實。     8月6日晚,《河南救助站一流浪女疑為玉林人 徵集線索(圖)》刊發後,鳳凰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網易等多家網站進行轉載。
  • 老闆說是自己養活了打工仔,對嗎?不完全對。基於以下4個因素
    老闆都說是自己養活了打工仔。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完全對。這是因為:一是老闆為員工提供了工作崗位和收入來源從現實上講,老闆開辦公司也好、企業也好,都是老闆自己出錢出力開辦起來的。員工通過為老闆工作,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得自己應得的勞動報酬。因此,老闆為員工提供了創造經濟收入的基本條件,員工通過工資收入養活自己和家人。純粹的說是老闆養活了打工仔,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即使員工不為老闆打工,通過其他形式的勞動,也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從這一點上講,老闆說是自己養活了員工,是有失偏頗的。
  • 北大最小15歲新生:高考696分 家裡五人全靠父親在外務工養活丨七點快訊
    屈詩穎2005年出生在龍溪鋪鎮朝陽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她一家五口人,全靠父親在外務工養活,母親為照顧三姐妹放棄了外出掙錢的機會。屈詩穎作為家中長女,有兩個妹妹,成績長期保持在年級前五名。她曾獲得各類國家級、省級獎項、校優秀學生幹部。據屈詩穎的班主任李武濤介紹,小姑娘還非常乖巧懂事,高三第一學期獲得學校1500元獎學金,她除了留下200元購買學習資料外,其餘的全部「上交」給了媽媽。
  • 流浪女待在理髮店不肯走,看巡警如何幫他們回家
    由於精神類疾病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病人大多對自己的疾病無認識能力,不會主動尋求幫助,同時精神病人也是一個較危險的人群,是最需要關心和救助的對象。近日,省會巡警克服種種困難,救助了多個精神病患。
  • 人為什麼要努力掙錢?父親生病需要20萬,我沒有!
    可是這個世界的誘惑太多,賺錢也太過困難,很多人在努力了一下後便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為什麼要努力掙錢呢?賺錢是為了讓自己不留遺憾24歲,剛剛大學畢業的阿強沒有休閒,沒有娛樂,每天8點上班,7點下班,完事後緊急在網上學習繪圖,英語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