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圖書館與廣東省南方閱讀公益基金會、接力出版社合作舉辦「用詩歌的力量點亮夢想」——2020年童聲詩歌朗誦會。讓南方小記者楊思存帶我們去現場一睹為快吧!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它都同樣美不勝收。這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
楊思存小記者分享的這首古詩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去發揮詩的內涵。
本次童聲詩歌朗誦會
準備了多組精彩的兒童詩歌朗誦表演
主題涵蓋經典古詩、現代詩等
在朗誦會上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賞
甚至共同表演一首詩
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
參與《小池》表演的這位女生
在當中扮演的是一朵正在綻放的荷花
她與小記者分享:
自從讀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之後,我就喜歡上了詩歌,因為我覺得詩歌十分優美,很有意象,能夠讓人身臨其境。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領悟詩歌內涵。閱讀詩歌,不僅容易引發共鳴,也能提升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中國詩歌協會會員
南方閱讀公益基金會講師
堅果教育創始人
鄭堅女士講述了舉辦這個活動的原因:
在古時有唐詩宋詞三百首,古漢語的時候也有漢府詩歌。中國的新詩從1920年開始,胡適出版的第一部白話詩歌及長詩集到現在,中國的漢語詩歌已經有了100多年光輝的歷史,那麼希望借這個詩歌會,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到最優質的中國漢語新詩。
詩評家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陳希先生對小學生學好一首詩給予了建議:
第一,學詩首先還是要多看多記多背。第二,讀詩應該把文本和人本結合起來。最後,讀詩不應該拘泥於這首詩到底是寫什麼,而應該把寫什麼轉向為他是怎麼寫的。讀文本的過程,這首詩的形式,它的語詞、色彩、意象,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這次童聲詩歌朗誦會
同學們加深了對中國詩詞作品的理解
提高了詩歌鑑賞能力
還激發起對文學的興趣
楊思存小記者也表示收穫滿滿
希望其它小朋友也能投入古詩詞的學習
提高文學素養以及寫作能力
把中國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