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藍色星球Ⅱ》出書了,讀完想和海洋說聲:對不起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BBC《藍色星球Ⅱ》出書了,讀完想和海洋說聲:對不起

在很多時候,孤芳自賞的人類都似乎會忘記這樣一個事實:

我們不過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作為碳基生物、地球億萬年進化的結果、食物鏈頂端獵食者,只要仍然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不得不與這顆藍色星球上的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共生。當然也包括生活在佔地球71%面積的海洋生物。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祖先,古脊椎動物,在登上大陸前生活在海洋裡。億萬年之後,人類探索宇宙,人造探測器登陸月球、火星,向更遠的星空進發,尋找外星生命。然而,人類對於海洋的了解卻驚人地有限:95%的海域尚未被探索。

如果人類可以更多地了解海洋和其中豐富多樣的生物,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許就會重新審視和改變我們的所作所為。

在「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我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海洋百科:《藍色星球Ⅱ》。

不久前,BBC的同名紀錄片以其精美罕見的畫面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用鏡頭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神奇海洋世界。節目廣受歡迎,騰訊視頻節目專輯的點擊量高達2.4億。

除了觀看紀錄片,大家還可以閱讀與之互補的圖書《藍色星球Ⅱ》。

與紀錄片相比,圖書採取了不同的敘事策略,按照淺海到深海的過渡、不同的生態體系,以生動幽默的語言講述生活在不同海域的生物的故事。

物種信息更為具體豐富,邏輯性和生物之間的關聯性更強,也更具感染力,以至於讀到最後關於海洋生態惡化一章時,我不禁淚流滿面。

這是一部現實版的「海底總動員」。

前六章讓人意識到,在海洋裡與人類共生的,不僅僅是生物,而是智慧生物,它們可愛、古怪、聰慧、美麗、滑稽、兇猛、溫情、殘暴、善變、友好、頑皮、狡詐。

優雅的海草海龍

鯊魚總是好奇的,小海龜天真,小抹香鯨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學會自家的語言,體型小的雄性巨型烏賊為了交配,要假裝變性來躲避大個頭競爭對手的攻擊,而有些魚類的雌性會拒絕雄性的追求,因為它會真的變性轉而成為之前雄性的競爭對手。

海底鬧劇:小個子雄性巨型烏賊假裝變性尋找交配機會

它們有水療中心,有專門的分娩場所,有育嬰室,它們有的會使用工具,會用語言交流,會玩遊戲增進社交,共同撫育後代,會跨種族協作捕食。它們形成了完美的生態鏈,彼此依存共同維繫海洋的健康,進而維繫地球乃至人類的健康。然而貪婪的人類給它們帶去了災難和痛苦。我們總以為海洋之浩瀚可以代謝那些陸地上無法代謝的物質,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一樣,以為父母可以滿足他一切不合理的要求。

有害物質

科學家發現一頭小海豚死了,解剖得知它可能是飲了母親有毒的奶水致死。塑料在大海上風吹日曬變成肉眼不可見的微型塑料,被海洋裡的小型生物攝取。通過一層一層的食物鏈(海豚處在頂端),最後這些始終無法被有機體代謝的微型塑料進入到雌性海豚的奶水裡導致小海豚死去。

除此之外,透明的塑膠袋被海龜當做水母誤食導致脫水死亡,被海鳥當成魷魚捉回去餵寶寶,導致後者脫水而死。還有無數被漁網纏住的鯨魚、海豚、鯊魚、海龜等。

前往達爾文島產仔的大肚子雌性鯨鯊

在最深的海洋底部,人類從魚身上檢出了有害化學物質,濃度跟汙染最嚴重的淺海的魚差不多。人們在深海撿到了易拉罐,在距離大陸最遙遠的島嶼上,還是發現了塑料垃圾。人類大量食用海洋中的多種魚類、貝類、軟體動物、海藻,到最後似乎誰也逃不掉。

過度捕撈

人類過度捕撈淺海魚類,以至於無魚可捕,轉而將目光投向深海,原本平坦的海底被沉漁網的鐵球颳得千溝萬壑。海獺一度因為其細密柔軟的皮毛被過度捕殺,這導致海獺喜愛的食物海膽猖獗地繁殖。海膽就像陸地上的蝗蟲,它們貪婪地吃掉了海洋森林:巨藻,使得這一生態系統的動物失去家園。

噪音汙染

大海裡並不安靜,反而相當熱鬧,有些魚類可以發出像小鳥一樣的喉音。對於人類而言大海浩瀚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然而海洋動物天生會利用聲音導航,尋找跨洋捕食的航線,根據自魚卵起就熟悉的聲音尋找合適的棲息地,用聲音威脅捕食者。可是輪船發動機的聲音、海洋石油鑽井的噪音等會嚴重影響海洋生物,導致鯨魚掉隊、擱淺等。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導致澳大利亞大堡礁的部分珊瑚死去。曾經五顏六色的世界變成一片白茫茫的墳地。北極冰原融化,海象和北極熊找不到合適的浮冰,可能會因長距離遊泳疲勞而喪命。

海水酸化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溶於海水導致海水酸化,後果之一就是貝類遭殃,酸化的海水會腐蝕貝殼,據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末,海水酸化會導致珊瑚消失。

這些僅僅是一部分例子。到這裡,我感受到太宰治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可是我們必須清楚,這所有的一切對人類沒有任何好處。

和紀錄片一樣,本書共分七個章節,從我們對海洋的未知講起。第一章介紹了此次拍攝過程中的新發現,以表明我們對海洋知之甚少。

比如為什麼南非西南海岸上突然出現大型座頭鯨群,每一次聚會多達200多頭。紀錄片的攝製組首次發現脾氣暴躁的鰓棘鱸為了抓住躲在珊瑚縫裡的魚會和章魚合作,它會頭朝下豎著身體向章魚暗示獵物的位置。不僅它們,黑駁石斑魚也和海鰻結對。這些跨物種合作捕獵大大增加了命中率。

有些鳥可以潛到水下捕魚,如海鳩;而有些魚則會以極快的速度射離水面捕捉空中的鳥。塞席爾群島水域的珍鯵便是這樣的巨魚。

攝製組還拍到到瓶鼻海豚集體衝浪的畫面,科學家推測是海豚喜歡衝浪,集體衝浪是海豚的一種社交活動。但具體原因是什麼,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科學家將攝像機吸附在虎鯨身上,因此可以拍到北極海域虎鯨捕鯡魚的精彩畫面,它們團隊合作把鯡魚群往海面趕,然後用尾巴使勁拍向魚群,有些鯡魚不幸被砸暈,虎鯨就可以享用了。虎鯨會發出聲音互相交流,聲音會被座頭鯨聽到,這些不速之客會突然闖入,張開大嘴享用美食。

但是科學家發現,為了省力,虎鯨學會在漁網下方等待漏網之魚。可是有一次一隻小虎鯨不幸陷入漁網之中,它不停地掙扎,虎鯨家族不斷地叫喊它,直到漁民打開漁網,小虎鯨得救。之後,虎鯨家族一直繞著船,直到最後。

這些都是我們以前未知的,而也只是未知中的一小部分。

接下來,這本書按照海岸、珊瑚礁、綠色海洋、深藍、深海的順序一一講述攝製組的發現。

最讓我吃驚的是一種類似於皮皮蝦的螳螂蝦,因為出色的攻擊速度和殺傷力,被稱為「拇指割裂者」(thumb splitters),是幼魚的噩夢(worst nightmare)。

螳螂蝦有一對巨大、突出、複雜的眼睛。每隻眼睛可以互不幹擾地移動,並且能夠不藉助另一隻眼睛的視野來測算距離。螳螂蝦的眼睛分為三個部分,它可以用這三部分的每一單元看物體,每隻眼睛都能獲得三個維度上的視覺,能十分準確地進行深度感知。

The mantis shrimp has a pair of large, stalked, compound eyes. Each eye can move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 and is capable of judging distance without the image from the other eye. This is because the ey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o the mantis shrimp can see an object with each of the three parts, giving it triocular vision with each eye and therefore very precise depth perception.

人類的眼睛中有三種顏色感知視錐,而螳螂蝦有十二種。它可以看見光譜的紫外端,而在其他光譜部分,它的視覺系統可以微調,有探知其他螳螂蝦或者獵物的特殊部分的視覺特徵。所以他能夠非常準確地知道自己跟蹤的目標是什麼,目標將要去哪裡。

Humans have three kinds of colour-receptive cones in their eyes; the mantis shrimp has twelve. It can see at the ultraviolet end of the light spectrum, while, in the rest of the spectrum, the system can be finely tuned to detect the visual signatures of other mantis shrimps or particular items of prey, so it knows exactly what it is tracking and precisely where its target is going.

大多數動物。如候鳥等,可以捕捉到線偏振光,但是螳螂蝦能夠識別圓偏振光,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這種能力的動物。它運用這一能力去和其他螳螂蝦「說話」。這是一種高度私密的溝通系統,其他所有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被這種系統排斥在外。

Many animals, such as migrating birds, can pick up linear polarised light –the type that’s neutralised by polarised sunglasses –but the mantis shrimp can detect the circular polarisation of light, the only animal known to do so. It uses this ability to 『talk』 with other mantis shrimps, a very priv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nied to all other animals, including us.

螳螂蝦

螳螂蝦難道不是可疑的外星生物嗎?除了互相交流的抹香鯨群、喜歡去達爾文島生育的鯨鯊,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深海領域。

從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暮色帶開始,動物們都長著巨大奇特的眼睛用以捕捉細微的光線提高生存率。渾身敏感長著巨大牙齒的尖牙魚,弄不好還會咬到自己。貪婪的巨型魷魚,食物不足就自相殘殺。海平面1000米之下像兒童畫一般的海娥魚。海平面6000米以下,壓力是海平面的400-600倍,異常寒冷之地,有難以想像的深海平原,這裡的生物密度比任何海域都小,但仍具有多樣性,比如把魚鰭進化為腿的鮟鱇。

深海裡食物稀少,很多生物靠的都是海洋雪,從上方像細雪一樣沉下來的各種皮屑、營養物質。偶爾有巨鯨墜落,各種動物輪番登場共享盛宴,先是一年沒吃東西的體型巨大的六鰓鯊,然後是蜘蛛蟹、深海魚、八目鰻、片腳類和其他任何路過的生物,最後只剩骨頭,由殭屍蠕蟲分解。

在海洋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壓力是海平面的1000倍,依然有生命存活:有孔蟲、海黃瓜、獅子魚。

像陸地一樣,海底也有不同的地貌,有山、溫泉、滷水池、還有地殼活躍地帶的熱液噴口。在這些極端的自然環境下依然有多種生物生存在此,這也許是人類解開生命起源奧秘的機會,也為人類在外太空探索外星生命提供新視角。

這些噴口的自然條件並不尋常,對地球上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都是不利的,但它們可能是外星生命出現的地方嗎?地質活躍的行星或衛星,比如木星的衛星歐羅巴和伽倪墨得斯(它的地表水多於地球,是地球的十倍),以及土星的衛星恩克拉多斯,都是生命可以開始的地方嗎?木衛二很冷,被冰覆蓋,但在冰層下,人們認為存在一個溫暖的鹹海洋,而且,曾觀察到巨大的間歇泉,噴出地面達160千米高。木衛二看起來很活躍,在距地面幾米處的溫度比想像的要溫暖。幾千米的地下,有可能存在著海洋。那麼,冰凍的木衛二地表下會有生命嗎?

噴口附近的生物群落反映了該水域鈣物質的存在。在水-腹足綱和雙殼類軟體動物中,包括多殼類、多毛蟲、片腳類和卵足類,以及在噴口內生物膜中存在的原始微生物中,都發現了鈣物質。它讓科學家思考,這樣的噴口是否可能就是生命的誕生地?在那裡,洩出的化學物質是更複雜的有機分子的起點,化學合成有機體創造了能使生命進化的能量循環。它似乎是地球生命起源的理想家園,甚至可能是宇宙其他地方生命起源的理想家園。

在最後一章中,作者討論了人類給海洋帶來的災難。標題是Our Blue Planet,再次重申了海洋與人類之間密切的關係。

當我最初看到這本書時,我最先想到的是我曾經寫過的一個稿子《歡迎來到世界最大的垃圾場》。

四年前的三月,馬航MH370失聯的春天,人們多次對印度洋領域出現的可疑物體進行打撈,可每一次撈到的都是人類丟棄到大海中的垃圾。當時我們做了一個深度故事,去看海洋裡到底有多少垃圾,都是什麼樣的垃圾,這些垃圾對海洋的生態有多大危害。時至今日,我依然記得當我看到所謂世界第八大陸時的驚訝。

因為洋流的作用,海上難以降解的無機物會隨著洋流被卷進大渦流中,包括位於印度洋和北太平洋的渦流。世界上已知11個渦流,佔世界海洋面積的百分之四十。而所有五個亞熱帶大漩渦裡都分布著面積巨大的垃圾場。其中位於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之間的北太平垃圾場面積最大,但具體多大人們的看法不同,有的認為大概有美國德克薩斯州那麼大,有的認為有兩個得州的尺寸,還有人說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大部分垃圾來自陸地上的人類,還有海上的漁網。

Garbag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pends one to six years reaching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During the voyage, the process of photo-degradation splits the plastic into smaller and smaller pieces, which float with the currents and are distributed globally.

來自世界各地的垃圾六年後會抵達太平洋垃圾場。在旅程中,光降解會將塑料分解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隨著洋流漂到了世界各地。

According to the UN, of the 300 million metric tons of plastic produced globally every year, about 6 million tons end up in the oceans. Eighty percent of the waste is either washed into the sea by rivers or is carried on the wind from garbage dumps.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每年全球塑料的產量約為30億噸(4年前),有600萬噸進入海洋。百分之八十的垃圾經河流入海,或者從垃圾堆裡被風吹進海洋。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as calculated that microfilament fishing line takes 600 years to fully degrade, while plastic bottles take 450 years, and styrofoam buoys can last as long as 80 years.

美國環境保護署測算出微絲釣魚線要600年才能完全降解,塑料瓶要450年,泡沫聚苯乙烯浮標要80年。

In 2008, density of plastic in the Pacific patch had risen to a ratio of 46-to-1 plastic to plankton by weight from 6-to-1 in 1999.

2008年太平洋垃圾場的塑料密度是浮遊生物的46倍,1999年這一比例是6:1。

In 2010, the density of plastic debris in the Atlantic Ocean north of the Caribbean had reached 200,000 pieces per square kilometer, but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measure the exact size of the patch because much of the debris was floating beneath the surface.

2010年,大西洋加勒比海北部的垃圾密度為每平方公裡20萬件,但沒辦法測算精確的垃圾場大小,因為很多垃圾在海面下方漂蕩。

而這些降解了的塑料垃圾,正如上文所說最終會威脅人類自身的性命。降解之前的垃圾則嚴重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The UN Environment Program has reported that at least 267 marine species worldwide-including 86 percent of all sea turtles species, 44 percent of all seabird species and 43 percent of all marine mammal species-are regularly affected by becoming entangled in or ingesting marine debris.

聯合國環境署報告稱,世界範圍內267種海洋物種,包括86%的海龜,44%的海鳥和43%的海洋哺乳動物被塑料纏繞過或者誤食過塑料垃圾。

六一兒童節剛過,人類兒童受到了極其精細的保護,因為他們是人類的未來。可是海洋生物的寶寶們呢?照此以往,最後的最後,人類的兒童又將怎樣生存下去呢?

書的最後給了我們一絲希望:海洋本身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而人類要減少捕魚,打造無汙染的區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幫助大海修復:比如,減少使用塑料產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不去人為地打擾魚類的生活生產(比如觀鯨)等。最終受益的將是地球,是我們自己。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編輯部)

相關焦點

  • 藍色星球第二季 BBC時隔16年再揭海洋秘密!
    藍色星球第二季 BBC時隔16年再揭海洋秘密!
  • 想要感受《藍色星球》的美,一臺TCL電視讓你重新認識海洋
    英國BBC的《藍色星球》(Blue Planet)紀錄片共有兩季,分別是發行於2001年的第一季和2017年的第二季,他們的拍攝周期長達4、5年,攝製隊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球五大洋的所有海域,甚至還有南極冰面下1000多米的海底。目前《藍色星球》在IMDb的評分分別達到了9.0和9.4的高分(滿分10分),被奉為紀錄片中的「神作」。
  • BBC神作那麼多,為何偏偏《藍色星球2》得最高分?
    「純粹」又「治癒」的生命旅程金黃突額隆頭魚變換「雌雄」《藍色星球2》的獨特魅力在於——使人類放下了文化、習慣、立場和其他一切差異,空前一致地坐在同一塊屏幕之前,屏氣凝神地觀看。英國自然學家戴維·愛丁保羅夫曾說,「沒有一個孩子會對自然的奇蹟無動於衷。
  • 《藍色星球2》第1集:One Ocean 同一片海洋,豆瓣9.9,你,看了嗎?
    歡迎收看《藍色星球》第二季這段原聲來自BBC最新紀錄片《藍色星球》第二季, 配樂出自好萊塢電影配樂家Hans Zimmer相信你還會對講述者的聲音印象深刻,他就是BBC的靈魂人物,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 大衛·愛登堡
  • 騰訊與BBC Worldwide籤署合作《藍色星球2》協議
    據外媒10月17日報導,近日,BBC Worldwide與騰訊公司就自然紀錄片《藍色星球2》籤訂了一項合作協議,這項協議達成於坎城電視節。《藍色星球2》是《藍色星球》的系列影片,根據此項協議,《藍色星球2》屆時將在中英兩國同時上映,中國觀眾可以通過騰訊的視頻平臺和app進行觀看。
  • 向老師說聲對不起
    向老師說聲對不起  每每一到九月,尤其是快到教師節的時候,過去的往事總會湧向心頭。那時候我做過對不起老師的事情,辜負了老師對我的信任,讓老師失望了。每年都想給老師說一聲對不起,但一直沒有這個機會,心裡總是有一個坎過不去,總是不能原諒自己。  我們上學的那會兒,到了初二才開始學英語。當時也沒有專業的英語老師,都是從各學校選擇了一批老師去進修學習,回來開始教我們英語的。我們那一批正好趕上,是第一批學英語的學生。
  • 科學家說紫色星球可能有生命,為什麼不是藍色?答案可能你想不到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如果從太空看,就是一個藍色的大水球,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而陸地真的是很少一部分,就在這片海洋中,也是孕育出了無數的生命,想像一下,如果地球上沒有了這些水,那麼後果將是怎樣?
  • [海洋:我們的藍色星球|Oceans: Our Blue Planet]無字幕英文字幕
    Oceans: Our Blue Planet海洋:我們的藍色星球 Oceans: Our Blue Planet (2018)導演: Mark
  • 如果可以,我想對你說聲對不起!
    你的朋友曾找到我,說你因此生病了,躺在醫院打著點滴,我幾次試著想要去看看你,可又不敢面對你,我怕看見你不舍的眼神,我怕我自己再也不想離去。朋友告訴我,你曾四處打聽我的消息,甚至到了某個城市尋找我的蹤跡,我生活勞累而清苦,實在無顏見你。任歲月滄桑,愧疚被永遠刻在心裡。
  • 《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這些高分BBC紀錄片在...
    而另一部BBC出品的《藍色星球II》更是達到了9.8的高分。 3月11日,百視通與BBC Studios在上海舉行2019年明星IP上線聯合發布會,宣布百視通新引進總時長逾200小時的BBC紀錄片內容。
  • 不止《藍色星球2》,BBC高分紀錄片全收錄!全都是豆瓣9分以上!
    說的就是《藍色星球2》,10月底在BBC播出,國內觀眾可以在騰訊視頻同步看到。這部和深海親密接觸的紀錄片,以奧斯卡配置打造——漢斯·季默配樂,大衛·愛登堡配音。極具質感的4K畫面,場景壯闊,唯美通透。他們十幾年前製作的《藍色星球》就震撼過大家一次了,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除了《藍色星球》系列, 還有《地球脈動》系列,2006年的第一季在豆瓣的評分是9.7,去年推出第二季,評分達到了9.9豆瓣網友一向以苛刻、眾口難調聞名,但在BBC的紀錄片面前,大家意見一致:不給滿分,是擔心他們太驕傲。
  • 藍色的星球,紫色的愛情
    圖片來自網絡《藍色的星球,紫色的愛情》作者:楊柳岸我站在我們初遇的地方,打著一把紅傘,穿著一身黑衣,我站在屬於自己的星球上,仰望著你說過的遠方。在那裡的你還好嗎?是否還記得我們曾經的溫暖?曾經的呢喃?那是如此幸福的曾經……一陣風吹過,是誰帶走了我的紅傘,牽走了我的思緒,就這樣隨風飄蕩。我怕!怕它不小心掛在某個地方。再不能找回它的身影,哪怕殘骸……我也想好好收藏。
  • 藍色星球2中最令人震驚的畫面
    這些讓人震驚的圖片發布於藍色星球2開播之前,BBC藍色星球2將在這個月晚些時候播出,該紀錄片在全球進行水下拍攝至少1000小時。 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自然紀錄片督促全世界在未來減少塑料的使用,以此來控制塑料製品對於海洋越來越嚴重的危害。戴維爵士還給我們講了他拍攝藍色星球2的經歷是如何告訴他塑料導致水下環境受到威脅的。
  • 你最想跟誰說聲對不起?這三個女孩說出了真心話
    每個人的人生裡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遺憾,而那些沒說出來的對不起久而久之就在心裡留下了最深刻的烙印,有些時候「對不起」三個字顯得彌足珍貴,當時如果說出口,那些遺憾可能就不會是遺憾了,可我們終究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說出口。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最想向誰說聲對不起?看看這三個女孩是怎麼說的吧。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地球的外表呈現一種美麗的藍色光輝,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為什麼地球會是藍色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表面有著大量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陸地的面積則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可如果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看得非常明顯。
  • 通訊:櫻花樹下說聲「對不起」
    通訊:櫻花樹下說聲「對不起」 2016-03-29 21:24:40索有為 攝  中新網嶽陽3月29日電 題:櫻花樹下說聲「對不起」  記者 索有為  29日的湖南岳陽縣櫻花林盛綻著粉紅色的櫻花,雖然是陰天,但依然絢麗。
  • 寶貝,向你說聲「對不起」
    早上叫你起來穿衣服,媽媽帶你出去給你做早飯,你和媽媽說「不嘛,不起,不喝粥粥」,忽然媽媽心裡很難過,是啊,天天的早飯都是媽媽熬的粥粥,寶寶都喝膩了,可是媽媽不會做飯,更不會變著花樣做飯,真的對不起我的寶貝了,做我的孩子也許是你的不幸吧。
  • 《祝福》:不管是什麼時代下的我們,都應該和祥林嫂說聲對不起
    《祝福》:不管是什麼時代下的我們,都應該和祥林嫂說聲對不起小編覺得肯定是不是的,因為在那個封建迷信的時代下,祥林嫂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她願意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願意為了自由而奔波,但是對於祥林嫂來說,這個社會是非常不公平的,就是因為這所謂的不公平,祥林嫂最終都沒有逃過命運的洗禮,是啊,這讓我們現在的人想起來,祥林嫂在我們眼中的印象,好像就是祥林嫂這一生就在接受這世間的指責,也正是因為這樣,小編覺得大家應該對祥林嫂說聲對不起。
  • 入冬後必吃到的餅,我想對你說聲「對不起」!
    餅,我要和你說聲「對不起」,也是我對她說的「對不起」。 直到她離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都欠了你和她的一句:「對不起」。讀書的時候,我和她是因為「老婆餅」而認識,
  • 突然很想跟自己說聲對不起,對不起再也找不回原來的自己了
    突然很想跟自己說聲對不起,對不起再也找不回原來的自己了。1:所有的努力,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你了不起,是為了能讓自己打心裡,看得起自己。2:我們用人生最好的年華作抵押,去擔保一個說出來都會被嘲笑的夢想。3:有人說,再冷的心終有被捂熱的一天;可是,他們忘了,再熱的心,也有被凍傷的那天。4:其實沒有別的什麼能真正傷害你的,唯一能傷害你的,就是你的在意。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