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哪種方法去除水果上的殘留農藥效果好。2015年12月18日,鄭州歐柯奇公司技術工程師胡旭方,用實驗法告訴大家,果蔬農藥殘留最有效的方法。
水果富含多重營養,是我們共同喜愛的食物,但是我們日常購買的水果表面都有一些汙染物和殘餘農藥,而這些化學品清洗不乾淨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那麼如何去除水果上的殘留農藥,網上去農殘的方法有:削皮法、麵粉包裹法、鹽水浸泡法、鹼水浸泡法、儲存法、淘米水浸泡法、曬陽光法、冷藏法等,哪種方法更可靠?據媒體公布「2014年果蔬農藥殘留排行榜」,蘋果再登農藥汙染殘留最嚴重之首,今天我們就用蘋果作為實驗樣品,請從事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鄭州歐柯奇儀器製造有限公司在消費者體驗中心進行實驗。
首先從市場隨機購買7個蘋果樣品,然後檢測農殘,結果顯示樣品雖帶有少量農殘,但都未超過國家標準。然後開始按網上的方法去農藥殘留。
一、削皮法:將蘋果皮削精
二、麵粉包裹法:先用清水清洗下蘋果,然後把水倒掉,撒一把麵粉包裹在水果表面,用手揉搓蘋果,麵粉充分與蘋果表面接觸,再用清水衝洗乾淨。
三、鹽水浸泡洗:先用清水將蘋果洗2-3次,然後排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再用清水衝洗。
四、鹼水浸泡法:將蘋果表面汙物衝洗乾淨,浸泡到鹼水中15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五、淘米水浸泡法:將蘋果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再用清水衝洗乾淨。
六、曬陽光法 :在陽光下曬20分鐘。
七、流水衝洗法:先用流水反覆衝洗掉蘋果表面,然後再用清水浸泡15分鐘後,再用流水衝洗兩三遍。
實驗結果:
鄭州歐柯奇技術工程師胡旭方介紹,按標準規定,果蔬農殘抑制率(一種農藥殘留表述方式)不應超過50%,大於或等於50%,屬於超標。實驗數據顯示,7個蘋果雖然帶有一些農殘,最高為41%,最低為12%,但這些農殘抑制率都在標準範圍內,未見超標。
註:本次實驗結果僅對本次實驗樣品負責
實驗人員介紹,從本次實驗看,削皮方法確實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是鹽水浸泡後再衝洗,蘋果的農殘抑制率直接從19%降為1%,效果明顯。另外,流水下直接搓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去除農殘。但麵粉包裹法和淘米水浸泡、鹼水浸泡、曬陽光,效果並不明顯。實驗人員解釋稱,不排除用麵粉等清洗蘋果後,本身的一些活性成分殘留在蘋果上,對實驗結果可能有些幹擾。
■ 錯誤認知:農殘=不安全
「不少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有農殘就等同於不安全,甚至故意選擇『蟲眼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這其實是混淆了「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的概念。
農藥的危害性與殘留劑量是有一定直接關係的。「只要農藥殘留在國家標準範圍內,農產品就是安全的。」農殘標準是根據農藥藥劑的毒性、農藥實際殘留量和人們的飲食結構,通過風險評估技術計算出來的極限安全值,而且還要再加上100倍的安全係數。如果農藥理論安全殘留值是每千克1毫克,那麼最後定的標準是每千克0.01毫克,追求的是絕對安全。所以,農殘即便有一定量的超標也未必就會產生危害。
■ 支招
建議瓜果類儘量去皮食用
如果有消費者始終還是對微量農殘有芥蒂,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要從可靠的渠道購買蔬果,其次是採取「清洗、去皮、烹飪」。「其實用清水清洗已足夠了」,當然合格的蔬果清洗劑也沒有問題,而可以去皮的瓜果類都建議去皮,比如土豆等;蔬菜烹飪前焯水不僅有助於減少農殘,對減少攝入草酸也有幫助。此外,建議消費者儘量讓自己食用的蔬果種類多樣化,分散風險。
至於用鹽水、鹼水浸泡,對某些果蔬的某些農藥是有效的,不過有的果蔬表皮細胞容易被這些浸泡溶液破壞,洗到水中的農藥又有可能進入蔬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