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為抗衡大陸,蔡英文向「自由印太」納了投名狀!

2020-12-12 環球網

臺媒警告稱,公開主動表態加入這個顯然以圍堵中國大陸為要務的聯盟,勢必招致北京更深敵意,並使臺海形勢更為惡化。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會面時,首度提到臺灣是「自由印太的夥伴」。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也表態希望日本支持臺灣參加「印太戰略」。臺媒12日警告稱,公開主動表態加入這個顯然以圍堵中國大陸為要務的聯盟,勢必招致北京更深敵意,並使臺海形勢更為惡化。

蔡英文與莫健會面 來源:臺媒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會面時稱,臺灣將在區域穩定上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會與美國一起穩定朝鮮半島情勢,並與美國在此區域的盟友深化合作,「臺灣也將加速軍事改革,以擁有更堅實的自我防衛能力」。 她接著提到,「臺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社會,自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中的相關者」, 相信臺灣可以對這個區域做出貢獻,「我們不只願意保衛自由、開放的共同成果,更願意守護以法規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莫健稱,美國肯定臺灣參與各項國際事務所展現的意願與能力。

11日晚,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舉辦「天皇誕生日慶祝酒會」,邱義仁在致辭時稱,臺灣若能參加「自由開放的印度洋與太平洋戰略」,並獲日本支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將有助於促進區域繁榮。

聯合新聞網稱,「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是美國總統川普11月訪問亞洲時提出的,外界分析有與「一帶一路」抗衡的意味,蔡英文和邱義仁不約而同提到它,頗具政治上的意涵。 《聯合報》12日稱,這個仿佛由川普提出,實則是以日本首相安倍更早提出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為內涵的戰略,是一個更廣闊的以中國大陸為假想敵的軍政聯盟,「亦即,以美國、日本、印度與澳大利亞四個主要成員,在兩洋之間所架構的一道菱形安全屏障」。 臺 灣的戰略地位對於美日而言,雖已因「一帶一路」略有降低,但仍扼住大陸進入太平洋的咽喉。

文章說,大陸正試圖突破臺灣這個鉗口,軍機繞臺就是具體行動,解放軍海空力量的外擴勢必與日俱增,舊有的「第一島鏈」在朝鮮發射飛彈後已經形同破碎,這可能是蔡英文急欲表態的背景,「然而所得能否償失,恐怕頗值深思」。

臺「黑鷹」成軍想阻解放軍登島

臺軍向美國採購60架「黑鷹」直升機宣布成軍。有島內軍事專家分析稱,直升機隊是應對解放軍登島作戰的重要戰力, 「黑鷹」直升機可為臺軍攻擊型直升機提供後勤協助。

臺灣從美國採購的UH—60「黑鷹」直升機陸續抵達臺灣,日前完成初始戰力驗證,並於11日舉行「黑鷹」突擊直升機作戰隊成軍典禮。陸軍稱,未來可強化臺軍的陸空整體機動突擊作戰能力。「航特部」稱,「黑鷹」直升機可因應戰場環境不同,實施空中突擊、傷員後送、物資運載、軍品吊掛、戰場救援及空中指管等任務,且裝備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未來將持續勤訓精練各項飛行及保修技能,建構陸軍優質戰力, 「成為捍衛臺海安全最有力的屏障之一」。

資料圖:臺灣接收美國交付的「黑鷹」通用直升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

《聯合報》12日稱,臺陸軍代號「天鳶」的新型通用直升機計劃,總經費為847億元新臺幣,從美國採購60架,目前美方已運交32架。 《旺報》12日援引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的分析稱,臺軍直升機隊是應對解放軍登陸作戰的重要戰力,「黑鷹」直升機可望成為阿帕奇、眼鏡蛇攻擊型直升機的重要後勤保障。 他說,解放軍「犯臺」第一波攻勢必然鎖定臺灣機場、基地,一旦機場被癱瘓,戰時臺空軍恐無餘力馳援,這時阿帕奇、眼鏡蛇會以轉場方式進入隱蔽地區進行戰力保存,準備對解放軍登陸進行有效打擊。

揭仲稱,「黑鷹」直升機在戰時扮演的角色,除運送應急兵力外,還可協助阿帕奇等進行轉場,必要時甚至也能裝載武器,投入作戰。有評論直言,臺灣保證安全最好的方式是承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靠購買武器並不能買到安全。

一個美國人提醒臺灣人:如果你們的對手不是大陸而是俄羅斯,得多慘......

紐約曼哈頓爆炸了!

相關焦點

  • 加入「印太戰略」?蔡英文就像一隻「金絲雀」
    今年以來,蔡英文以對抗大陸為選舉主軸,不斷挑戰兩岸關係,使兩岸形勢更加嚴峻複雜。當世界各國為中美競爭而憂慮的時候,臺灣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卻見獵心喜。民進黨蔡英文認為,「印太戰略」活化了臺灣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中美競爭是「臺獨」的戰略機遇。蔡英文一方面積極策應美國對華貿易戰,一方面主動要求加入「印太戰略」,可憐地表示願意像早期煤礦測試瓦斯濃度的金絲雀一樣,站在對抗大陸的最前沿。
  • 納「自殘」式投名狀,蔡英文當局打算開放日本核食?--上觀
    雖然與會的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強調席間並沒有談及核食,然而向美國放開含瘦肉精豬肉事件在前,日本核食已然引發草木皆兵的社會氛圍,叩關臺灣箭在弦上。臺灣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大陸則是其最主要的經貿對象。但是基於意識形態考量,民進黨一直謀求切割兩岸的經貿關係,企圖擺脫大陸對大陸的影響力。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臺灣當局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尋找新的經貿著力點。
  • 臺海快評:蔡英文這份投名狀,川普未必買帳
    華夏時報網王義偉知道臺灣從大陸每年賺走多少貿易順差嗎?為方便讀者,筆者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來介紹。然後,蔡英文當局就使了這麼一招,對大陸實施雙反,以此證明臺灣與大陸不一樣,美國還是給我豁免吧。臺灣《經濟日報》相關報導的標題講得很直白:我對陸鋼品祭雙反調查,爭取美豁免關稅。明白了吧,這是蔡英文給川普納的投名狀。
  • 港媒:蔡英文向美國交 「投名狀」
    民進黨當局不顧農民的生計和福祉,不顧臺灣社會主流民意反對,堅持開放美豬美牛,顯然是為了討好美國,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換取美國對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成功擋下法案稱為 「為媽媽們守住孩子與家人的健康」。當時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還警告馬英九不可以用行政命令方式開放美牛,因為美牛開放需「立院」認可是朝野共識,否則馬英九會遭到歷史的鞭屍。這些狠話如今聽來相當諷刺。民進黨在野時擋下美牛進口法案,聲稱是為了民眾的健康,如今上臺執政了,拿到選票了,就可以不顧民眾的健康了?
  • 蔡英文直接送出「投名狀」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民進黨當局為了換取美國的支持,蔡英文對美國格外「卑躬屈膝」。日前,蔡英文未經過臺灣「立法部門」 的允許,採用「突襲式」向外界宣布,將會恢復臺灣進口美豬美牛的政策。眾所周知,美國自從爆發「狂牛症」以後,牛肉的出口數量越來越低,而豬肉也在早幾年被檢測出瘦肉精。犧牲公民健康,真能換來FTA?美國想要向臺灣出口牛肉和豬肉不是一年兩年了,14年裡美國時時刻刻都在向臺灣地區施加壓力。
  • 蔡英文拍板讓大陸學生納保 「健保局」被指倒賺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25日報導,蔡英文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將中國大陸學生比照僑外生納入健保。曾屢被民進黨、「臺聯」黨阻撓的陸生納保案終於有了定論。臺「教育部」25日表示,納保對中國大陸學生來說是一種保障,對招生也有益處,高校也紛紛認為,這是一種善意的展現。
  • 陳明通上陣 凸顯了蔡英文的困境與矛盾
    臺灣《聯合報》27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以陳明通取代張小月主掌臺灣陸委會,有解讀認為這是對中國大陸釋出善意。然而,陳明通最近一次公開發表的兩岸見解是,蔡英文維繫或創造了「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
  • 臺海觀瀾 | 驅逐大陸記者,蔡英文當局此舉令人費解
    王義偉/文 7月2日,臺灣當局以從事與申請目的不相符的活動為由,要求大陸東南衛視兩名駐臺記者限期離境。7月3日,兩位大陸記者離開臺灣返回大陸。這一起驅逐記者事件,在島內外引發很大的反響。國臺辦在第一時間發聲,嚴辭批駁臺灣當局「對大陸媒體及駐點記者的正常新聞報導活動進行蠻橫無理打壓,暴露了他們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 蔡英文這個「棋手」能搬動「印太」棋局嗎?
    蔡英文又宣稱自已是「棋手」了,至於是什麼樣的棋手,5月14日她在會見「第五屆臺日戰略對話」日本代表團時表示,近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先後提出「印太戰略」,我們樂見這個策略的形成,也願意參與其中。
  • 蔡英文不斷渲染大陸「打壓」、跟隨美國炒作「印太戰略」,挑釁大陸...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戰勝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成為2020年民進黨「總統大選」候選人。從最初民調明顯落後,到最後以「顯著優勢」反敗為勝,在島內輿論看來,蔡英文贏得一點兒也不光彩。初選時間一拖再拖,遊戲規則一改再改,蔡英文憑藉強大執政資源在一場「不對稱戰爭」中把對手拖垮了。根據安排,國民黨方面還要一個多月後才會出初選結果。
  • 蔡英文「雙十講話」透露的信息
    今年5月,蔡英文又提出了「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不會走回國民黨威權時代老死不相往來的路,不會在壓力底下屈服。」比較先後提出的不同版本的「四不」承諾,明顯看出,蔡當局向大陸釋放善意與和解的偽裝逐漸被扯下,與大陸對抗的面目日漸清晰。    「民主」成為武器    筆者在此前曾經專門撰文論述臺灣利用「民主牌」反制大陸的企圖和做法。
  • 蔡英文給美國的一份「投名狀」
    2019年12月3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強行通過「反滲透法」,這部「法律」被臺灣人稱為「惡法」。它將大陸完全放在了臺灣的敵對位置,並且其中關於「滲透」的定義其實非常牽強,而很明顯,在這部「法律」中,「滲透」已經被臺當局隨意解釋和使用。對於蔡英文為什麼如此著急通過「反滲透法」?
  • 臺灣海基會原副董事長邱進益:民進黨當局向美納「投名狀」,美則...
    現年83歲的邱進益是當年「汪辜會談」的臺方談判主力之一,在他看來,臺當局向美國納了「投名狀」,美國則將臺綁成「人肉炸彈」,美國大選前這段時間,特別是10月,美方動作非常值得警惕。2016年蔡英文就職演說後,大陸認為是「沒有完成的答卷」,兩岸官方往來幾乎中止,臺灣方面更加尋求來自美國的依靠。美國方面,川普上臺後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幾乎擾亂整個現有國際秩序。過去4年,美國朝野日益將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意欲全面遏制中國崛起。於是,在美國盤點對華籌碼時,臺灣投懷送抱,美國人當然會接手過去,打起「臺灣牌」。
  • 大陸用4個字劃清對臺底線,蔡英文此舉,又讓「武統」前進一步
    12月19日,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露一則消息引發熱議:當日清晨,臺灣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涉嫌違反臺「國家安全法」,被蔡英文當局從家中帶走審查。也有網友調侃,她無疑是向大陸送上一份」武統「的大禮。自2016年5月20日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蔡英文一直在為「臺獨」搖旗吶喊,在危險的「臺獨」遊戲中越行越遠——1、不承認「九二共識」,也即不承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2、加速脫離大陸的步伐,日益親日、親美。
  • 王倫此計高明:以納投名狀拒收林衝!可惜誤判了此事導致功虧一簣
    所以為了拒絕林衝加入,王倫採取的迂迴策略,王倫識人的本事還是比較好的,他知曉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自然不是一個濫殺無辜的人,於是就以三日為限讓林衝下山納投名狀,三日若沒有納投名狀便請林衝自行離開,當然王倫料定如果林衝沒有納投名狀自己必然無臉留下來會選擇走的。只能說王倫看林衝很準,果然林衝接二連三的不忍殺害無辜之人,直到第三日皆是沒有完成任務。
  • 胡淑慧:蔡英文「聯美抗中」的風險與代價
    蔡英文大打「美國牌」,把美國作為抗衡中國大陸的外部手段,作為撈取選舉利益的政績。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調整對華戰略,並發起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中美關係出現重大變化。就在此關鍵時調,在關係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形勢下,蔡英文向美國遞上了投名狀,倒向美國,開始採取多種舉手,大力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遏制大陸,以換取美國對臺支持,換取美國對蔡爭取大選連任的支持,換取「過境」美國高規格的待遇。
  • 日本和臺灣「抗衡中國大陸」的重要舉動
    香港中評社4月20發表署名陳鴻斌的評論文章指出,此舉充分表明,日本在這一問題上已根本不再顧慮中國大陸的態度。目前臺灣的「亞東關係協會」也正策劃更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顯然這是日本和臺灣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舉動。
  • 今年第三次,蔡英文又向美國購買武器
    編輯:陳彧蔡英文又向美國購買武器了,算上前兩次,今年美國已經第三次售臺武器。如此密集且高調地進行軍備交易,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周瑜打黃蓋」最好詮釋了兩者的想法。於是,美國政客最擅長的「將內部矛盾轉向外部矛盾」的手法再一次被川普嫻熟運用,鼓吹所謂「中國威脅論」,煽動民眾情緒,提出美國為遏制中國發展的措施(對臺軍售),贏得民眾好感。這一套組合拳下去,相信川普必定會拉回很多選票。另一方面,蔡英文上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對抗」大陸成為其執政方向,兩岸關係跌入谷底,為了囤積與大陸抗衡的資本,蠱惑臺灣民眾,蔡英文多次向美國購買武器便不足為奇了。
  • 蔡英文贊成陸生納保 回歸人性還是耍"空心菜"?
    蔡英文贊成陸生納保 回歸人性還是耍"空心菜"?(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主席暨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盡然「開金口」支持陸生納入臺灣健保了。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5日聲稱,民進黨支持大陸學生納入健保。但大陸學生跟其他外來學生的待遇應一致,健保補助應結構性檢討,根本性處理,不光是權宜性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條文。
  • 蔡英文參加「印太安全對話」藉機「表演」一番,網友諷刺:又在做...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據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消息,臺灣外事部門委託臺美日三方智庫8日在臺北合辦了所謂「臺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當天,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參加了開幕式並藉機「表演」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