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孩子,常做這4件事可以培養邏輯思維,大腦更聰明

2020-12-13 錦春育兒經

我家孩子進入3歲以後,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對於周圍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奇,總是喜歡問為什麼!在孩子的眼中,似乎萬事都要找到其中的「因為」和「所以」。而我經常被孩子的問題,問得啞口無言。比如太陽為什麼會發光?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狗不能和我們聊天……

相信家中有3-4歲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是不是覺得很煩?自己眼中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麼孩子這麼執著於為什麼?作為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邏輯思維正在慢慢發展,邏輯思維發展得越好,孩子的大腦也會越聰明。

義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中,3-4歲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孩子逐步開始將具體形象事物進行抽象改造執著於因果關係,其實都是邏輯思維萌芽的體現。這個階段父母要正確引導,讓孩子常做這4件事,會培養其邏輯思維的能力,大腦更聰明。

常做這4件事可以培養邏輯思維,大腦更聰明

一、幫助孩子理解因果關係

孩子這個階段之所以喜歡不停地問為什麼,除了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以外,是因為腦子中已經有一些簡單的因果關係。此時孩子的腦子比較簡單,認為一個行為背後一定有一個原因,比如孩子會問為什麼要吃飯?媽媽的回答很可能是因為會餓,而孩子還會問為什麼會餓?

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問題,家長一定不要嫌煩!能回答得儘量回答,總是用因為、所以這種句式去說話,就會無形中給孩子強調因果關係,對於培養邏輯思維非常有幫助。而且3-4歲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所以我們在給孩子解釋因果關係的時候,也要做到清晰有條理。

二、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複述

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強弱可以體現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有些人總是能條理清晰地敘述一件事兒,讓人一聽就明白,但有些人說了半天讓人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看似是表達能力的問題,那實則是大腦邏輯思維差,缺乏條理。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訓練表達方式去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拿平時我們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來說,如果你再讓孩子複述一遍,其實就是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因為故事是有邏輯性的,要有時間、地點、人物、時間、起因、轉折、結尾。

當孩子敘述的時候,需要將這一系列的線索理清楚,然後有條理地闡述出來。可能這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有點難,但是可以試試我之前文章提過的5指講故事法。大拇指代表主角,食指代表的是地點或者環境,中指是故事中的問題,無名指是整個事件,小拇指是解決方法。讓孩子複述之前,就讓孩子用這種方式去記憶,孩子對故事掌控的脈絡就會更加清晰。

三、讓孩子畫日記

3-4歲的孩子,非常喜歡塗鴉,於是我給孩子每天20分鐘,讓他們畫出這一天發生的事情。也就是畫日記,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會寫字,所以讓孩子用畫的方式去理清一天所做的事情,對思維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方式。

其實這種畫日記的方式,就非常像思維導圖。開始我家孩子就是想到哪畫到哪,後來我在網絡上看了很多關於兒童思維導圖的畫法,然後引導孩子去畫。拿下圖的圓圈圖畫法來說,就適合一些歸類的日記。

比如我平時會領孩子去動物園,孩子就可以把小圈化成動物園,然后里面畫上動物園裡有什麼。當然去玩動物園,我們又去了超市,就會再讓孩子畫這種兩個圈的表述法,小圈代表超市,大圈和小圈中間畫上超市我們買了什麼。我還會教孩子用這種樹狀圖的敘事方式,樹狀圖的方式比較適合記日記。

四、利用思維遊戲訓練

邏輯思維是一種綜合能力,這個過程需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這些思維方式,裡面還要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概括、綜合、抽象的思維方法,最終得出結論。所以想要孩子的邏輯思維得到提升就要提升其觀察力、分類比較能力、概括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思維遊戲去提升這些重要的腦力,比如平時可以讓孩子玩一些找不同、找茬的觀察類遊戲,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可以玩迷宮遊戲鍛鍊孩子的推理能力,也可以玩一些排序遊戲,練習孩子的分類比較能力

我在給孩子選擇邏輯思維鍛鍊的遊戲時,通常喜歡選擇題型多一些的遊戲書。這樣孩子不會玩兩天就膩,同時不同的遊戲對於孩子不同能力的提升特別有幫助

比如《3-7歲思維邏輯訓練》這套書,不僅能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還能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將題型的難度逐步提升,一共4冊,有專門針對3-4歲、4-5歲、5-6歲、6-7歲孩子的不同遊戲。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人未來能不能成為解決問題高手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父母我們要幫娃抓住這個敏感期!

相關焦點

  • 3-4歲的孩子,常做這4件事可以培養邏輯思維,大腦更聰明
    4歲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孩子逐步開始將具體形象事物進行抽象改造,執著於因果關係,其實都是邏輯思維萌芽的體現。這個階段父母要正確引導,讓孩子常做這4件事,會培養其邏輯思維的能力,大腦更聰明。常做這4件事可以培養邏輯思維,大腦更聰明
  • 3-4歲的孩子,多做這3件事培養邏輯思維,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等等相信家裡有三到四歲孩子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些問題。都會覺得孩子太煩了,明明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孩子就這麼多事?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孩子這個階段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邏輯思維在逐步成型,發育得越好,孩子就越聰明。
  • 3-4歲的孩子,多做這3件事培養邏輯思維,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都會覺得孩子太煩了,明明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孩子就這麼多事?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孩子這個階段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邏輯思維在逐步成型,發育的越好,孩子就越聰明。3-4歲之間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成長期,在這個時間段內孩子會逐漸養成邏輯思維,對任何事情都執著於前因後果。
  •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這也說明想要讓孩子更聰明,要從開發孩子大腦入手,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邊,胝體讓兩邊大腦連接在一起,左腦負責一個人的邏輯思維
  • 3-6歲的孩子,通過這4個小技巧培養邏輯思維,大腦更聰明
    相信家中有3-6歲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是不是覺得很煩?自己眼中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麼孩子這麼執著於為什麼?其實這就是孩子的邏輯思維正在慢慢發展的表現,邏輯思維發展得越好,孩子的大腦也會越聰明。
  •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促進孩子右腦開發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促進孩子右腦開發,每天在操場上跑步20分鐘,堅持了3個月之後,這群孩子聽課時專注力明顯有了提升,最後一個學期考試更是成績成體提高了一大截。這個實驗也證明:運動可以開發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聰明。
  • 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家長常做這4件事,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
    右腦在3-6歲期間發育得非常迅速,這段時間孩子的大腦發育跟成人差不多,而且右腦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主要負責創造力、想像力、記憶力等等必備能力,所以,想讓孩子未來學習好更聰明,早期對右腦的開發是很重要的。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3-4歲是邏輯思維敏感期,家長做好這5件事,孩子邏輯清晰思維敏捷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曾認為,「由於邏輯運算觸及了認知的本質,因此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能直接或間接決定兒童智力的各方面發展。」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好壞決定孩子的一生,而3-4歲是孩子邏輯思維敏感期,家長做好這5件事,孩子就會邏輯清晰思維敏捷。
  • 開發「右腦」能讓孩子更聰明!這4種方法,3歲之前要教給孩子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跟大腦開發程度有最直接的關係,正常情況下人的大腦僅僅開發了10%,剩下的都需要家長後天培養的,當然,也有很多的「智力」,一生都沒有被激活。這4種方法,三歲前要教給孩子1、給孩子聽音樂聽音樂不僅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陶冶情操,還能夠開發孩子的右腦,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戈登.肖教授曾經對80名孩子做了實驗,將孩子分為了兩個組,一組是用電腦進行學習,另外一種是根據音樂曲進行學習,半年過後,教授對這些孩子進行了智商對比,結果發現學習音樂的孩子平均分數上升了35%。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他在被人發現的時候只有7歲,身上沒有任何兒童特徵,就像是一頭狼一樣爬著走,更加不會與人交流,在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之下,他用了長達3年的時間才學會走路,在他17歲那年才只會30個單詞,智商也只有4歲孩子的水平。
  • 寶媽如果能夠堅持做這3件事,寶寶會比同齡人更聰明
    嬰兒出生後,母親不僅希望嬰兒能夠健康成長,而且希望嬰兒變得越來越聰明,尤其是比同齡人更聰明。因此,除了遺傳因素外,母親還必須做好這三件事,這將極大地幫助發展嬰兒的智力。,邏輯思維也將得到改善,這可以大大改善提高嬰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和嬰兒的邏輯能力。
  • 0-6歲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3不要、4培養、5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也有研究指出,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所以爸爸媽媽也要抓住這個時期,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去學習,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今天就來看一些開發孩子右腦的辦法,3個不要、4個培養、5個訓練,讓孩子以後更聰明。
  • 有邏輯的孩子更聰明!4個方法,教你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劉女士的表妹工作繁忙,沒有辦法在家裡陪伴孩子,所以把三歲的女兒送到了劉女士家中。劉女士自己的兒子今年4歲,兩個孩子年紀差不多,平時關係也很好,所以也並不覺得多照顧一個孩子是負擔,每天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吃飯一起學習,彼此陪伴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劉女士最近發現兩個孩子下樓遊玩的時候,每天都搞的衣服和鞋子髒兮兮的。劉女士因此把兩個孩子叫到了一起,詢問他們原因。
  • 9歲男孩最強大腦秒殺清北學霸!憑啥?原來他從4歲就做這件事!
    而他們的教育重點,則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近《最強大腦》迎來首位10後選手,他就是9歲的周弋嵐,雖然年級小,但是在首次比賽中,他就利用自己超強的邏輯思維,打敗了很多清華北大的哥哥姐姐,在百人推理比賽中,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績。
  • 哈佛醫學博士:這7件事有助於大腦發育,父母要多做,孩子會聰明
    其實,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父母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對孩子有針對的開發,才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提起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是國外一個很有名的學校。如果聽說哪個家庭培養出了一個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大家一定很羨慕,都很知道父母是怎麼培養的,能讓孩子變得這麼優秀。
  • 如何訓練孩子邏輯思維?3歲開始培養,孩子更聰明將來成績更優秀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曾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其中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認知能力,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衝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的發展頂峰早得令人髮指,居然是在10個月到4-5歲之間。
  • 6歲之前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做好3件事,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
    因此,現在很多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右腦發育,今天教家長經常給孩子做3件事,可以讓孩子一天比一天聰明。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具有的學習能力就會越強,但隨著年齡增長,若不及時刺激右腦發育、培養、鞏固,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才吸收能力就會逐漸消失。
  • 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更聰明
    文|文兒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3歲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且單就孩子大腦發育這一塊來說,孩子3歲大腦的重量就已經接近成年人了,所以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會更聰明。跟孩子玩一些益智歡樂的遊戲3歲前的孩子都是愛玩愛鬧的,家長每天都要和孩子互動,這樣孩子才會更活潑可愛。
  • 0-3歲是寶寶右腦開發的黃金期,睡前做好這3件事,孩子會更聰明
    但是現實生活中95%的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5%,其餘的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智商高的孩子右腦都很活躍,而且擅於思考和總結,所以,家長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我們就要從開發孩子的右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