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鹹陽市婦幼保健院「40多名醫護人員被裁」事件持續發酵。據多家媒體報導,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一次考試,實行末位淘汰,一次性裁掉40多人,被裁掉的醫護人員中大多數都曾在抗疫一線。
4月30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2019年9月醫院對基礎建設全面改造加固,住院業務停開,經重新組合後,醫院業務嚴重萎縮。基於此種狀況,醫院於2019年11月出臺了優化方案,由於疫情影響,推遲於近期實施與部分合同到期的聘用人員終止勞動關係。
5月1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報導不實,並稱"該不實報導與轉載嚴重侵犯了我院的聲譽",提出聲明以做澄清。回應中鹹陽市婦幼保健院談到,裁員是由於醫院存在勞動隱患需要改建,改建後業務萎縮嚴重。
5月1日,「鹹陽發布」發文:近日,媒體報導了鹹陽市婦幼保健院聘用人員勞動爭議仲裁糾紛,鹹陽市衛健委高度重視,責成鹹陽市婦幼保健院暫停正在實施的人員調整工作,並組建工作專班就此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5月3日上午,多名被裁醫護人員接到鹹陽市衛健委的電話通知,讓他們到醫院接受調查組談話。
5月4日,鹹陽婦幼保健院透露,院方已通知被裁人員回院上班。此前,該院被指在「人才優化」過程中「變相裁員」,鹹陽市衛健委介入調查,暫停調整。
那麼鹹陽婦幼的變相裁員是不是一個特例呢?疫情之下裁員並不是新聞,企業裁員、倒閉不少。但是在醫療行業,這個大家認為是「很穩定」的行業,怎麼會裁員呢?
早前消息,多地醫務人員反映抗疫補貼被收回;山東、寧夏醫護相關人員發起討薪抗議……這類零星的新聞並不是偶然事件。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民營醫院欠薪,規模裁員將成為常態。
新冠疫情之下,絕大部分醫院業務疫情期間遭遇重創。醫院不敢收患者,患者不敢到醫院,醫院運行狀況受到嚴重衝擊。「五一」假期來臨,各地已逐步放寬隔離限制,但消化這一「硬傷」還需時日。
疫情前後醫院收入斷崖式下降:
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嚴想元直言:「這場疫情對我們醫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據不完全統計,在2月、3月、4月,三個月期間醫院業務收入減少2.5個億。與去年同期相比,目前醫院住院人次相當於去年的65%左右。」
南京一家三甲公立醫院院長表示,因為防控支出增加,與往年同期相比,該院近兩月支出增加20%,業務營收卻下降50%。
一位福建省三級甲等醫院院長說,醫院收入至今只能恢復到原來的55%到60%。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李志業說:「實事求是地講,2月及3月門診和住院量的變化是相當大的。」2月份醫院門診就診人次約15000人,較去年同比下降了67.02%。相對應的是,2月份門診收入只有700多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近60%。「往年3月份全院的醫療收入約1.2億,但疫情期間平均每個月收入只有7900萬左右,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甚至連一半都沒達到。」李志業坦言:「收入的下滑是相當嚴重的。」
河南省某縣級二甲醫院院長則表示,「初步估計較去年同期比,約減少2000萬」。
一位上海三甲醫院口腔科醫生反映,2月份科室的人均績效工資只有606元,有年輕醫生的收入扣除五險一金之後所剩無幾。在醫院的收入構成中,職務工資一般只佔20%左右,績效收入佔大頭,跟接待病人等工作量掛鈎。
疫情當前,全國絕大部分醫院都因此被迫停下了很多常規業務,收入與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有些醫院甚至還因為硬體建設和擴張而負債很多,支撐下去更難。
即便如此,一些有實力的大中型醫院,在醫院收入遭到重創的情況下,為了鼓勵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還可以拿出一大筆資金用來作為獎勵和補貼,第一時間發放至每一位員工手中。但是對於基層醫院、民營醫院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疫情帶來的打擊之下,相較於公立醫院,基層醫院、民營醫院的抗風險能力更弱。病人減少收入下降的同時,支出卻在增加。一些基層醫療機構被定位發熱門診,需要抽調了十幾位醫護人員在發熱門診上班,醫院還外派了醫護人員到縣裡的定點醫院工作、援助武漢,幾十位醫護人員期間的各項支出,再加上醫院購買的幾十萬元防護物資,疫情給基層醫院帶來致命的損失!
多家民營醫療機構也表示,連續幾個月沒有收入,帶來的打擊是殘酷的,也加劇了行業洗牌的速度:對開業時間長、有一定口碑、籌資渠道強的民營醫院來說,幾個月的衝擊還能挺過去。相比起民營的綜合醫院,口腔、整形美容、體檢、眼科等特色專科在疫情期間則幾乎全部停業,受影響更大。停業收入為零,但員工工資、門店房租、醫用耗材等材料的工程款還是要付。關門、倒閉可能是不久後就要面對的現實。
民營醫院規模小、底子薄,很多負債經營,因此受到的衝擊更大。由於醫院資金鍊斷裂、巨額欠薪,4月29日,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決定將合肥正大中西醫結合醫院列入勞動保障失信「黑名單」。
醫療機構要想增加收入,必須提高醫療服務的能力,並激勵醫院自覺地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成本,控制費用增長速度,使費用結構更加合理。例如,努力開拓線上業務,在線診療與諮詢,將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嘗試向數位化智能醫院轉型!
其實回到鹹陽婦幼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就算衛健委為緩解輿情採用安撫措施,讓被裁醫護人員上班也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因為沒有收入,醫院承擔的成本在沒有地方補貼的情況下,是不可持續的,早晚還是一樣!
(關於內容有任何問題,可以與Dr.2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