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婦幼變相裁員,折射出後疫情期實體醫院的業務困境!

2020-12-14 健康界

陝西鹹陽市婦幼保健院「40多名醫護人員被裁」事件持續發酵。據多家媒體報導,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一次考試,實行末位淘汰,一次性裁掉40多人,被裁掉的醫護人員中大多數都曾在抗疫一線。

4月30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2019年9月醫院對基礎建設全面改造加固,住院業務停開,經重新組合後,醫院業務嚴重萎縮。基於此種狀況,醫院於2019年11月出臺了優化方案,由於疫情影響,推遲於近期實施與部分合同到期的聘用人員終止勞動關係。

5月1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報導不實,並稱"該不實報導與轉載嚴重侵犯了我院的聲譽",提出聲明以做澄清。回應中鹹陽市婦幼保健院談到,裁員是由於醫院存在勞動隱患需要改建,改建後業務萎縮嚴重。

5月1日,「鹹陽發布」發文:近日,媒體報導了鹹陽市婦幼保健院聘用人員勞動爭議仲裁糾紛,鹹陽市衛健委高度重視,責成鹹陽市婦幼保健院暫停正在實施的人員調整工作,並組建工作專班就此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5月3日上午,多名被裁醫護人員接到鹹陽市衛健委的電話通知,讓他們到醫院接受調查組談話。

5月4日,鹹陽婦幼保健院透露,院方已通知被裁人員回院上班。此前,該院被指在「人才優化」過程中「變相裁員」,鹹陽市衛健委介入調查,暫停調整。

那麼鹹陽婦幼的變相裁員是不是一個特例呢?疫情之下裁員並不是新聞,企業裁員、倒閉不少。但是在醫療行業,這個大家認為是「很穩定」的行業,怎麼會裁員呢?

早前消息,多地醫務人員反映抗疫補貼被收回;山東、寧夏醫護相關人員發起討薪抗議……這類零星的新聞並不是偶然事件。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民營醫院欠薪,規模裁員將成為常態。

新冠疫情之下,絕大部分醫院業務疫情期間遭遇重創。醫院不敢收患者,患者不敢到醫院,醫院運行狀況受到嚴重衝擊。「五一」假期來臨,各地已逐步放寬隔離限制,但消化這一「硬傷」還需時日。

疫情前後醫院收入斷崖式下降:

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嚴想元直言:「這場疫情對我們醫院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據不完全統計,在2月、3月、4月,三個月期間醫院業務收入減少2.5個億。與去年同期相比,目前醫院住院人次相當於去年的65%左右。」

南京一家三甲公立醫院院長表示,因為防控支出增加,與往年同期相比,該院近兩月支出增加20%,業務營收卻下降50%。

一位福建省三級甲等醫院院長說,醫院收入至今只能恢復到原來的55%到60%。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李志業說:「實事求是地講,2月及3月門診和住院量的變化是相當大的。」2月份醫院門診就診人次約15000人,較去年同比下降了67.02%。相對應的是,2月份門診收入只有700多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近60%。「往年3月份全院的醫療收入約1.2億,但疫情期間平均每個月收入只有7900萬左右,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甚至連一半都沒達到。」李志業坦言:「收入的下滑是相當嚴重的。」

河南省某縣級二甲醫院院長則表示,「初步估計較去年同期比,約減少2000萬」。

一位上海三甲醫院口腔科醫生反映,2月份科室的人均績效工資只有606元,有年輕醫生的收入扣除五險一金之後所剩無幾。在醫院的收入構成中,職務工資一般只佔20%左右,績效收入佔大頭,跟接待病人等工作量掛鈎。

疫情當前,全國絕大部分醫院都因此被迫停下了很多常規業務,收入與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有些醫院甚至還因為硬體建設和擴張而負債很多,支撐下去更難。

即便如此,一些有實力的大中型醫院,在醫院收入遭到重創的情況下,為了鼓勵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還可以拿出一大筆資金用來作為獎勵和補貼,第一時間發放至每一位員工手中。但是對於基層醫院、民營醫院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疫情帶來的打擊之下,相較於公立醫院,基層醫院、民營醫院的抗風險能力更弱。病人減少收入下降的同時,支出卻在增加。一些基層醫療機構被定位發熱門診,需要抽調了十幾位醫護人員在發熱門診上班,醫院還外派了醫護人員到縣裡的定點醫院工作、援助武漢,幾十位醫護人員期間的各項支出,再加上醫院購買的幾十萬元防護物資,疫情給基層醫院帶來致命的損失!

多家民營醫療機構也表示,連續幾個月沒有收入,帶來的打擊是殘酷的,也加劇了行業洗牌的速度:對開業時間長、有一定口碑、籌資渠道強的民營醫院來說,幾個月的衝擊還能挺過去。相比起民營的綜合醫院,口腔、整形美容、體檢、眼科等特色專科在疫情期間則幾乎全部停業,受影響更大。停業收入為零,但員工工資、門店房租、醫用耗材等材料的工程款還是要付。關門、倒閉可能是不久後就要面對的現實。

民營醫院規模小、底子薄,很多負債經營,因此受到的衝擊更大。由於醫院資金鍊斷裂、巨額欠薪,4月29日,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決定將合肥正大中西醫結合醫院列入勞動保障失信「黑名單」。

醫療機構要想增加收入,必須提高醫療服務的能力,並激勵醫院自覺地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成本,控制費用增長速度,使費用結構更加合理。例如,努力開拓線上業務,在線診療與諮詢,將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嘗試向數位化智能醫院轉型!

其實回到鹹陽婦幼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就算衛健委為緩解輿情採用安撫措施,讓被裁醫護人員上班也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因為沒有收入,醫院承擔的成本在沒有地方補貼的情況下,是不可持續的,早晚還是一樣!

(關於內容有任何問題,可以與Dr.2進行探討)

相關焦點

  • 58同城再陷裁員風波,「停薪留職」或為「變相裁員」
    來源:鈦媒體摘要: 在「58同城宣布部分員工僅發城市最低保障工資,這算是變相裁員麼?」的投票中,有1960人認為58同城此舉就是變相裁員,佔投票總數超75%。另據名為「一個專員」的微博博主爆料,58同城此次裁員比例為20%,降薪比例各部門不同,有些部門是只發放全部工資的60%,一周五天,兩天去公司,三天在家辦公,但其中兩天要請事假(變相扣工資)。對此,有媒體向58同城公關部進行求證,對方回復稱,「消息不實,目前公司的相關人員安排仍是正常的業務調整。」
  • 鹹陽「40餘醫護被裁」:院長免職不該是調查終點
    近日,陝西鹹陽「40餘醫護被裁」事件有了最新進展。鹹陽發布微信公眾號5月7日發布消息稱,日前,由鹹陽市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牽頭調查市婦幼保健院聘用人員勞動糾紛。經查,市婦幼保健院人員調整工作程序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
  • 「40餘名抗疫醫護被裁」處理結果公布 陝西鹹陽婦幼保健院院長被免職
    記者昨天下午從陝西省鹹陽市委宣傳部了解到,鹹陽市婦幼保健院與49名醫院工作人員勞動糾紛調查結果正式公布,人員調整決定被責令撤銷,相關責任人受到免職處理。經鹹陽市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牽頭調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人員調整工作程序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規定,責成鹹陽市婦幼保健院對聘用人員調整決定予以撤銷。經鹹陽市委研究決定,對負有領導責任的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院長王美玲予以免職。據了解,鹹陽市婦幼保健院因對醫院門診住院綜合樓改造加固,整體業務量大幅縮減。
  • 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壓力增加 變相裁員?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2020年經營利潤壓力增加 或為變相裁員?停薪留職後,根據職務年限,公司支持三到六個月標準工資,作為自行創業基金和期間生活保障。停薪留職期間,社保由公司代繳,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項目。基礎標準為三個月標準工資,任B類及以上職務每滿兩年增加一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六個月,原則上逐月發放,特殊情況經特批可一次性發放。
  • 變相裁員?女子懷孕後被公司停薪留職 公司回應-廣西新聞網
    不久她所在公司以業務調整為由對她進行了「停薪留職」。唐女士認為,公司這是變相裁員。6月28日,唐女士所在公司負責人受訪時表示,唐女士是違反了公司規定,才對她作出這樣的處理決定。對此,唐女士不認可,今年6月,她向仲裁部門提出申請,追討近兩年的工資。該案將在7月27日開庭。
  • 變相裁員?女子懷孕後被公司停薪留職 公司回應
    不久她所在公司以業務調整為由對她進行了「停薪留職」。唐女士認為,公司這是變相裁員。6月28日,唐女士所在公司負責人受訪時表示,唐女士是違反了公司規定,才對她作出這樣的處理決定。對此,唐女士不認可,今年6月,她向仲裁部門提出申請,追討近兩年的工資。該案將在7月27日開庭。
  • 企業變相裁員招數多: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企業變相裁員招數多: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專家表示,裁員須經過正規程序,並注意平衡各方訴求  近日,網易「暴力裁員」等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眾多勞動爭議案件中,主要矛盾大都集中在變相裁員上。企業會在何種情況下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該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應如何兼顧各方訴求?
  • 鹹陽「被裁」醫護人員:談話後接通知回醫院上班
    原標題:鹹陽「被裁」醫護人員:接受調查組談話後,接通知回醫院上班封面新聞5月3日消息,陝西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被裁」事件持續發酵。5月3日上午,鹹陽市婦幼保健院多名被裁醫護人員陸續接到鹹陽市衛健委人事科工作人員電話通知,讓他們到鹹陽市婦幼保健院接受調查組談話。其中一位被約談護士羅清(化名)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談話結果「出乎意料」。與她進行談話的,是兩位衛建委調查組工作人員,採取一問一答形式。談完以後,醫院人事科打電話通知四十位醫護人員回去上班。
  • 關於58同城「變相裁員」我們了解到的真相是這樣
    撰文/藍科技2020年3月,復工潮剛剛開始湧現,一則關於58同城「變相裁員」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大量關注。媒體報導、脈脈上的爆料以及58同城公關的回覆都將焦點指向了三個問題:一是58同城有沒有進行「停薪留職」?二是「停薪留職」是否意味著「變相裁員」?三是58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
  • 鹹陽婦幼保健院的40名醫護人員被裁事件持續發酵
    5月4日晚,陝西鹹陽婦幼保健院醫護事件出現了新情況,40名醫護人員被踢出工作群。該事件持續發酵,5月3日,婦幼保健院方面還通知他們回去返崗上班,到了4號就被移出了工作群。4月底,陝西省鹹陽婦幼保健院40名醫護人員被醫院以「人才優化」的名義裁掉,而這40名醫護人員前段時間正奮戰在抗疫一線,甚至有些醫護在休產假,僅僅通過一次醫院的內部測試就裁掉了40多人,醫護人員舉報了這一情況,5月3日,鹹陽市衛監委約談相關醫護人員後,醫院人事科通知大家返回醫院上班。
  • 鹹陽「40名醫護被裁」處理結果:婦幼保健院院長免職
    據微信公眾號「鹹陽發布」消息,日前,由鹹陽市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牽頭調查市婦幼保健院聘用人員勞動糾紛。經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人員調整工作程序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鹹陽市責成市婦幼保健院對聘用人員調整決定予以撤銷,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婦幼保健院院長王美玲予以免職。
  • 鹹陽一場考試淘汰40餘名抗疫醫護人員,承諾書需籤寫「自願離職」
    對於這些醫護人員來說,沒有領到補貼,還被醫院這樣人才優化給裁員,是多麼的寒心呢?鹹陽所謂的「人才優化」末位淘汰是按照什麼樣的標準來考核的,就憑一份考試嗎?這一個人才優化計劃是否只是醫院單方面的想對醫院進行裁員,而不是有相關部門審核的人才優化計劃。而且在這個全國需要醫護人員共同抗疫的關鍵時刻,實行考試制度末位淘汰似乎不太合乎常理吧?作為醫護人員的考核,就僅憑一張試卷的幾道題目就決定醫護人員的去留,為什麼其他的相關考核制度呢?
  • 美聯英語被曝單方提出停薪留職,回應:疫情期薪酬新政或存溝通不暢
    芥末堆5月15日訊,近日,美聯國際教育(NASDAQ:EDTX)多位員工在微博上爆料,公司單方面要求部分崗位員工停薪留職,存在變相裁員的嫌疑,且存在拖欠工資、年終獎的情況。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曉菊認為,若單位單方強制要求停薪留職,則職工有權拒絕,並可要求公司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中的有關規定,執行企業應承擔的義務,用人單位不能借「停薪留職」為由變相裁員。
  • 女主管被公司以工人身份強制退休 質疑遭變相裁員
    「女工人」身份強制退休,曾任蒂森電梯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部門副經理的劉曉玲質疑公司「變相裁員」。針對此事,蒂森克虜伯電梯總公司公關經理隋燕9月1日回應澎湃新聞稱,公司此舉是按照此前公示的「除分公司總經理外,其它人員皆為非管理崗位」條文進行,並非變相裁員。目前,劉曉玲已向重慶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8月28日,家住重慶的劉曉玲告訴澎湃新聞,她在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工作將近15年,2008年從廣州調回重慶分公司後,負責重慶分公司的法務及商務風險評估工作。
  • 鹹陽婦幼保健院要求7名醫護「自願辭職」,下周勞動仲裁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馬婕盈)陝西省鹹陽市婦幼保健院以」優化「為由,拒絕再為7名醫護人員續籤勞動合同。此外,還要去當事人申請」自願辭職「。7日,新京報記者從鹹陽市衛健委獲悉,已責成鹹陽市婦幼保健院暫停人員調整工作。
  • 餓了麼取消年底雙薪,變相裁員?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餓了麼在這個節骨眼上取消年底雙薪,就賭職員不敢離職,要是敢離職,正好省了賠償(裁員)費用,也不用擔心裁員輿情。其實降薪減福利,冷暴力,高壓出遠差等,都是網際網路企業常用的「逼」員工離職的手段,換句話說就是變相裁員。為什麼要這麼做?眾所周知,勞動法裡規定,如果員工沒有違反公司制度,沒有理由的裁員,是有補償的!
  • 知名藥企鼓動員工去基層,變相裁員還是為下沉縣醫院?
    如今,基礎醫療業務已成為眾多跨國藥企全球業務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擴面下沉基層市場 阿斯利康已覆蓋1.2萬家社區醫院 事實上,「擴面下沉」是阿斯利康的三大基本策略之一。
  • 甲骨文裁員折射轉型困頓:阿里雲「截」客戶
    (原標題:甲骨文裁員折射轉型困頓) 拋開文化等主觀因素
  • 變相裁員?欽州一女子懷孕後被公司停薪留職,公司回應:女子違反公司...
    不久她所在公司以業務調整為由對她進行了「停薪留職」。唐女士認為,公司這是變相裁員。6月28日,唐女士所在公司負責人受訪時表示,唐女士是違反了公司規定,才對她作出這樣的處理決定。對此,唐女士不認可,今年6月,她向仲裁部門提出申請,追討近兩年的工資。該案將在7月27日開庭。
  • 鹹陽40餘名抗疫護士被裁還要承認「自願離職」?醫院:不實,已達補償...
    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近日有網友反映稱,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一次考試,實行末位淘汰,一次性裁掉40多人,被裁掉的醫護人員中大多數都曾在抗疫一線。5月1日,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報導不實,並稱"該不實報導與轉載嚴重侵犯了我院的聲譽",提出聲明以做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