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金秋時節,天津工業大學迎來了2020級新生。6800餘名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少數民族預科班新生來到天工校園,為校園增添了新的活力。黨委書記俞紹平,校長夏長亮院士,黨委副書記胡英江、陳泮成,副校長陳莉在迎新現場親切看望慰問新生、家長、參加迎新工作的教職員工和志願者們。
俞紹平書記、校長夏長亮院士等校領導到新生身份核驗點、圖書館南門、學生宿舍區、各學院迎新點、各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迎新點等點位,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迎新工作進展情況,代表學校對各學院、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慰問。希望各學院、各相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為新生和家長提供一流的服務。校領導們深入宿舍看望新生,了解學生來校後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勉勵新生們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在天工開啟新徵程。在迎新現場,校領導們與學生和家長親切交談,感謝家長們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學習,學校會為實現一流人才培養創造一流的學習、生活條件。
今年的新生報到工作,學校仍然提供「一站式」服務。各學院、各相關職能部門在勵志廣場開展聯合辦公,全天候做好迎新工作。
今年新增設了現場人證核驗比對,教務處、研究生院採用10臺先進的可移動人證識別終端,快速在勵志廣場搭建了一條身份核驗走廊,新生僅需要幾秒鐘即可完成身份核驗和電子報到。學生信息通過現場核驗後即時上傳管理系統,自動完成錄取信息、戶籍信息及身份證信息的交叉比對。新生還未走出驗證區,綜合比對結果已同步到現場老師的手機端,確保新生信息準確,工作高效。
網信辦為迎新現場做好無線網絡基礎保障工作,實現了工作人員提前線上採集學生基礎數據、照片、健康數據,學生提前申請綠色通道、查看宿舍,優化了迎新工作流程,完成免接觸、線上報到。迎新管理端實時顯示報到數據,為學校智能化、可視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據。
綠色通道多措並舉助力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無憂入學。新生可在綠色通道辦理減免學費、提交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回執、申請校園地貸款、諮詢勤工助學等業務,紮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保障型資助。同時做好發展型資助育人調查問卷,深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個人需求和發展需求,深化資助育人內涵,提升育人水平。
師生黨員和志願者們忙碌於各個重要點位,耐心真誠地提供引導和諮詢服務。各學院在公寓和勵志廣場紛紛設置學生黨員迎新服務點、學生黨員示範崗,幫助新生辦理入學手續、信息採集和搬運行李等各項工作,並為新生發放黨員聯繫卡,方便新生及時獲得幫助。師生黨員們活躍在各個迎新工作點,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迎新工作之中,讓新生們初來天工就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各相關職能部門在迎新現場設置工作點位,為新生提供便捷服務。後勤管理處提前準備食品貨源,美化校園,整修學生公寓設施,保障現場供電。保衛處做好戶籍管理工作,向新生及家長宣傳各類安全知識,維持校園秩序。
各學院開展了具有特色的迎新活動。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學院結合專業特色,設立學院文化展覽角,播放學院宣傳片,設置大型流媒體播放器進行專業介紹,精心安排專業社團進行現場展示,使新生及家長快速了解學院文化及校園生活,增強融入感。
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等學院設立「實驗室作品展區」,展示多種型號機器人和無人機,直觀展示學院創新實踐科技成果,為新生開啟科技創新之路。
生命科學學院對新生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和光碟行動宣傳。數學科學學院、藝術學院師生黨員一對一迎接新生,幫助新生搬運行李,為家長答疑,提供暖心服務,全程陪伴,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藍蝶」志願服務隊為迎接新生的到來保駕護航;學院公眾號「決勝千理」團隊為新同學們拍照和錄製報到瞬間,為他們留下青春最美好的瞬間。人文學院在迎新現場貼心地為每位新生準備了一包口罩,提醒他們注意防護的同時也彰顯了學院的人文關懷。
少數民族預科班打造了「萬水千山,『預』見天工」系列迎新活動,為前來報到的每位同學準備了精心訂製的學校徽章和學校明信片,開展了天工報到打卡、「我」與國旗合影主題合影留念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愛校榮校教育融入到迎新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合學院特點,開展了溫馨的迎新活動。
數學科學學院賈淵博同學來自天津寶坻,雖然姥爺已經77歲了,但他覺得說能送外孫來上大學非常開心,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外孫能在大學裡好好學習,將來能成為報效國家的有用人才。
人文學院研一新生嶽寧的媽媽陪著女兒一起來學校報到。在她眼裡,女兒是一貫低調謙虛,默默努力的。她支持女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為女兒考入天津工業大學感到驕傲。
來自化學與化工學院的新生侯盛怡驚喜地發現自己和高中同學一起考入了天津工業大學,這種緣分將兩人的同學情誼從高中延續到了大學。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她充滿期待,相信自己一定會學有所成。
來自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研一的王旭給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本科學弟學妹們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學弟學妹們利用好時間,好好學習,為未來做好規劃。
來自生命科學學院的胡怡寧談到,第一次來到學校,真正體驗到了校園的大。她很喜歡學校和宿舍的氛圍,讓人感到親切友好,也很感謝學校的志願者們。希望自己通過大學的學習和歷練,可以變得更加勇敢。
來自武漢的藝術學院新生李少鵬說,報考天津工業大學是因為她濃厚的學術氛圍,對自己未來四年學習生活的期望是能夠踏踏實實穩紮穩打,通過社團活動來充實課餘生活。作為武漢疫情的親歷者,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會更加珍惜在校學習的日子,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少數民族預科班新生穆尼沙報到當天正是她的生日。學校為她送上了早已準備好的生日蛋糕,送上了來自天工的祝福,定格了人生中的一次美麗交匯。穆尼沙既意外又驚喜,激動地說:「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個生日!感謝學校的禮物!」
6800餘名新生已開啟全新天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