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單位有臺儀器上的電腦,機械硬碟,ddr3內存1根,滑鼠點擊後反應很慢,總是要等很久才能打開一個文件。
如果機械硬碟有問題,有下列現象:
1、開機的時候有英文顯示(找不到硬碟會顯示英文,但其它原因也會顯示英文,這個要看清看懂)。
表明硬碟出現物理損壞,例如壞道、固件損壞或磁頭損壞等故障,但是,就進不了系統,這是硬碟徹底壞了。
2、讀取某個特定的文件或運行某個特定的軟體時經常出錯,或者要經過很長時間等待,才能打開。並且硬碟不斷讀盤並發出刺耳的雜音,這就是說,硬碟上存數據的某些扇區已有壞道。
3、如果是硬碟有輕微壞道,只要不在C盤,那還是可以進系統的,只是每次運行到那個壞道地方的程序,電腦就會卡死、死機了,只有重啟電腦。
4、硬碟發出"咔咔咔"異響,有時像拖拉機的巨響。
這是磁頭損壞後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正常硬碟工作時也會發出微弱的響聲,但需在極安靜的環境下才能聽到。
但硬碟磁頭損壞時發出的聲響在嘈雜環境下也能聽到轟鳴聲。
5、可用Diskgenius軟體檢測一下,硬碟是否有壞道,如果有壞道,會出現紅色的方框提示。
如果發現壞道提示,建議不要用軟體修復,修復壞道,可能會丟失壞道附近的數據。
用Diskgenius軟體檢測一下,只是用來證明一下硬碟是否有問題。
6、但電腦反應慢,其實原因是很多的,軟體、硬體都有可能。
我今天做了下列一些操作:
1、整理了一下C盤碎片後,感到沒什麼改善。
2、滑鼠:控制面板——>印表機和其他硬體——>滑鼠中間有一個速度設置,根據需求設置雙擊速度,原來設置速度低了點,重新設置下,提高了速度。
感覺到反應稍微好些,也換了一個好滑鼠試了下,不是滑鼠問題。
3、最後打開機箱一看,只有一條1G的
DDR3內存條。
於是找了一條舊的1G內存條直接插了上去。重新開機,感到反應快多了。但有時還是有點不痛快。
3、於是,又找了一根舊的1G內存條插上去(這個老電腦有4個內存插槽),這樣就加了2根1G的內存條,共3根內存條了。重新開機後,發現反應快了許多,雖然比不上新電腦。這臺電腦不需要上網,只是儀器分析用,3G內存條也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