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好!消!息!
近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發布通知
命名239個地區為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咱山西夏縣、長治市潞城區
榜上有名!
曲沃縣率先被命名為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點擊播放 GIF 0.0M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是2006年國務院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以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唯一保留的表彰項目
是表彰基層政府的中醫藥工作最高榮譽
與國家衛生城市
同屬衛生健康系統僅存的兩項國家級榮譽
可見這項評選
含金量之高!
國家表彰獎勵辦公室
又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兩次重新審批
都同意按標準
繼續嚴格開展先進單位創建活動
並對成績突出、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
地區予以表彰
旨在推動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
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
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
支持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其中,周期內第1年為申報期
(設區的市除第3年第4季度外均為申報期)
第3年第3、4季度為集中命名期
其他時間均為評審期
將進行先進單位覆審
太原市尖草坪區
晉中市榆次區
運城市鹽湖區
萬榮縣、永濟市
介休市、垣曲縣
長子縣、壺關縣
含金量這麼高的榮譽
來之不易
一定要繼續保持呀!
曲沃縣
曲沃縣在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以來,始終保持重視程度、投入強度、政策扶持、隊伍提升、普及應用,宣傳引導力度不減,全力推動全縣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曲沃縣中醫藥工作堅持「中西醫並重」,基層基礎夯實,中醫藥特色突出,基層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太原市尖草坪區
太原市尖草坪區建設中華中醫藥文化產業園,依託中華中醫藥文化產業園,發展中醫文化的研究、傳承、康養和中醫藥的種植、研發、加工、交易等。而且建設非營利性基層醫療機構,分為以中醫中藥為特色的全科診療部和以社區康復治療為優勢的公共衛生服務部。下設多個中醫特色科室,先後被評為山西省中醫藥特色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壽陽縣
壽陽縣於2010年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截止目前已順利通過2015年、2018年兩次覆審評估。壽陽中醫藥事業費實行單列,投入逐年遞增,近三年共投入中醫藥事業的費用6300餘萬元,佔政府衛生投入總額的14.46%。
陽城縣
陽城縣為我國秦嶺(我國山茱萸分布最廣區域、源產地之一)以北山茱萸最大產區,也是北方唯一原產區。陽城山茱萸以色澤鮮紅、個大肉厚、質幹油潤、藥味純正而著稱。其血色素含量高,藥性品質好,馬錢苷、血色素含量之高,屬山茱萸之上品,素有「陽城紅」「華萸」之美譽。
平遙縣
平遙是「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山西省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點縣」、「國家中醫藥局預防保健試點縣」、「首批山西省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平遙縣在中醫藥健康旅遊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平均投資達1億元以上;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萬畝,野生撫育面積5萬畝。
芮城縣
中醫藥在芮城縣有良好的傳承脈絡,永樂宮中有兩尊「呂仙翁養生百字碑」,保存完好。2018年,芮城舉行「芮城縣中醫醫聯體建設推進會暨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會」,同時圍繞「腦血管病的針灸康復、柴瑞靄辨證治療頑固性失眠」主題舉辦了中醫藥適宜技術系列講座。
翼城縣
翼城近年來十分重視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全縣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尤其在中醫藥事業方面,現已形成了以縣中醫醫院為首,鄉鎮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中醫院醫聯體,覆蓋全縣的中醫服務網絡,並於順利通過了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覆審工作。
孝義市
2005年,孝義市中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全國農村中醫發展重點建設項目單位,也成為呂梁市首個「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創建單位。目前,孝義中醫藥網絡已經全面實現了「市提高、鄉達標、村覆蓋」的目標,12個鄉鎮衛生院和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有中醫門診、中藥房,開展中醫藥服務。
長治市城區
地處太行、太嶽兩大山脈之間的長治市,因獨特的氣候,種類多樣的生物資源,自古就是我省重要的中藥材產區。盛產300餘種各類中藥材,也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中藥材特優區之一。目前,已形成中藥材種植、中成藥、生物製藥、中藥飲片等門類比較齊全的醫藥生產體系。
太谷縣
2013年,山西中醫藥博物館在太谷成立,館藏文物數量3000餘件,涵蓋中醫藥古籍、書刊,中藥標本、製藥器械、圖片等多個類別。近年來,太谷推進中醫藥康養特色小鎮建設、爭創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
臨猗縣
臨猗是傳統中醫藥工作大縣,明清以來,活躍在全縣的民間中醫就有300餘人。現在以縣中醫院為龍頭,14個鄉鎮衛生院都建立了中醫館,80%的村級衛生室可以開展中醫為主或中西醫結合的基本醫療服務,同時,大力發展中醫診療、中醫養生、中醫文化傳播等項目,讓中醫走進千家萬戶。
稷山縣
中醫藥在稷山有良好的傳承脈絡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馬村磚雕墓是宋金時期藥膳世家「段氏家族」,在墓頂刻有段祖醫銘「孝養家、食養生、戲養神」。 近些年,該縣先後湧現出一批出類拔萃的中醫藥科技人才,特色專科醫院脫穎而出,楊文水(全國勞模)發明的中醫藥治療骨髓炎等一批科研成果,得到國家有關部門認可且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
蒲縣
近年來,蒲縣堅持把中醫藥工作作為建設「健康蒲縣」的重要戰略任務來抓,推進中醫藥改革與創新、推廣中醫藥適用技術、開展中醫藥知識宣傳、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和中醫內涵質量建設,初步建成了縣、鎮、村三級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全縣中醫藥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功能顯著提升,有力有效保障了廣大群眾的醫療需求和身體健康。
晉中市榆次區
榆次2012年成為「山西省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北關、經緯和郭家堡、張慶獲得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光榮稱號,2014年安寧和修文獲得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光榮稱號,2015年莊子鄉衛生院獲得全省中醫藥特色鄉鎮衛生院光榮稱號、區人民醫院成為省級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
運城市鹽湖區
運城市中醫藥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且運用中醫藥防病治病從古至今都是當地老百姓重要的保健渠道。改革開放初期,運城市率先提出「縣縣有中醫院,鄉鄉有中醫科,村村有中醫人」的口號,集中安置了一批名老中醫和名藥工。上世紀90年代,全市中醫專科醫院達到70餘家,佔到全國的近20%。
萬榮縣
萬榮是一個傳統的中醫藥大縣,有著使用中醫藥養生治病的良好傳統,從2009年起,就將中醫藥事業費用預算實行財政單列,並逐年增加對中醫藥建設的資金投入。與此同時,萬榮縣投資4232萬元,完成了14所鄉鎮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萬榮縣先後多次出臺了針對民間中醫的優惠政策,使得幾十年來散落在民間的老中醫和有一技之長的中醫藥人員脫穎而出。
介休市
2015年,介休財政撥付26萬元專款用於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和基層衛生機構中醫藥設施設備維護和添置,並以高分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介休孔氏醫術「大生堂」被列為「晉中市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在保持孔氏醫術傳統優點和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讓孔氏醫術不斷呈現新的閃光點。
夏縣
夏縣目前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4所,其中二級甲等中醫院1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1所,縣醫院、中醫院以及11所鄉鎮衛生院、9所民營醫院。90%以上的村衛生室配備了針灸針、拔火罐、艾灸盒(條)、刮痧板(油)等中醫診療設備,並配有不少於50種的中成藥,42%的村衛生室設有中藥飲片櫃,配備中藥飲片100種以上。
長治市潞城區
為「傳播中醫藥文化,提升民眾健康素養」,2018年,潞城區舉辦「中醫藥健康你我他」大型宣傳活動,活動包括八段錦表演、專家義診、中醫藥知識宣傳、中藥材辨識、中醫展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