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國家層面再次釋放對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視,人工智慧被看做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
11月1日,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開幕,騰訊副總裁姚星也重點提到了AI。在此之前,騰訊已經多次提及在AI的布局,像騰訊覓影、優圖人臉識別等技術已深入民用習慣。
但這一次,姚星還要進一步延伸,騰訊要打造的是全新的ABC組合:即把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組合在一起,做成新型的基礎設施,服務於To B端的線下實體企業。
騰訊深入布局AI
姚星介紹,騰訊建立起多個AI實驗室,包括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 AI Lab、WeChat AI等。另外,還有騰訊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音視頻、量子實驗室等諸多前沿技術研究機構。前沿研究已經落地到實際應用中。比如,騰訊的AI+醫療項目。
「騰訊覓影」就是騰訊首款應用到醫學上的AI產品。它能利用AI技術分析醫療影像、病例等,幫助篩查直腸癌、食管癌、乳腺癌等高發病種。目前已進入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
截至2018年10月,「騰訊覓影」共分析了700萬份病例,提示17萬次高風險。在醫療影像上,閱讀影像上億張,提示風險病變15萬例。另外,騰訊推出的AI+技術解決方案,覆蓋了醫療、零售、安防、金融、娛樂和公益等眾多行業。
從AI到ABC
不過,在將AI深入到實體行業領域後,騰訊要做的還不只是AI。
「在行業越發深入,我們越意識到,除了傳統的ABC技術,一些全新前沿技術力量可能也會對行業帶來深遠影響。」騰訊副總裁姚星透露,騰訊正在考慮的是全新的ABC組合,即把人工智慧AI、可進化的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三者組合,打造一個全新的基礎性設施,服務到To B端的實體企業中。
比如,要做AI,騰訊的目標是攻克AI終極難題——通用人工智慧:讓機器擁有人類智慧。
騰訊正在研發的虛擬人Siren:綜合了AI的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理解等多模態能力。「我們希望,它能在情感認知、分析決策和生成創造上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姚星的描述其實涉及到騰訊想定義的「下一代智能人機互動系統」。
其中,騰訊投資的蔚來汽車也是代表之一。騰訊針對汽車智能化部署研發的「AI in Car」系統,可以不斷的收集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未來,蔚來汽車甚至能感知到車主的喜怒哀樂。
可進化機器人
騰訊還要發展可以進化的機器人,姚星在現場還展示了機器人TRobot,通過人工智慧,讓機器人在虛擬環境中學習如何搭積木,再在真實環境中操控機械臂進行仿真訓練。讓機器進行自學習、自適應和自演化。
將虛擬和現實連接,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如果能應用到工業領域,想像力巨大。
想像在中國的廠房裡,聚集的不是工人,而是不知疲憊的機器人。在以前,還需要人來訓練機器人操作。現在,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這些機器人已經能自我學習,完成各項任務。
近年來,「機器換人」推動傳統製造企業升級,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騰訊發展可以進化的機器人,旨在幫助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更好的應對挑戰,爬上價值鏈的上遊。
用量子計算輸出中國科技力
不過,AI不斷升級進化,也意味著背後需要越來越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圍棋AI這種完全信息博弈裡,複雜程度是10的172次方,AI已經破解。但到了《星際爭霸》這種更為複雜和困難的情境時,複雜程度可能是10的1000次方,這時已經無法暴力破解。」姚星拿AI在圍棋和遊戲中的應用做比較,想要說明的是,當AI從零開始,自己學習人玩遊戲、做決策的規律,同時需要更強大的算力。
這也是騰訊將從AI深度延伸入ABC領域的原因。姚星介紹,量子計算還將帶來很多令人興奮的、有潛力的應用出現。比如優化組合、人工智慧、藥物合成與材料設計等,能為信息產業、醫療保健、能源和運輸帶來顛覆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