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ABC布局:AI、可進化機器人和量子計算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國家層面再次釋放對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視,人工智慧被看做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

11月1日,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開幕,騰訊副總裁姚星也重點提到了AI。在此之前,騰訊已經多次提及在AI的布局,像騰訊覓影、優圖人臉識別等技術已深入民用習慣。

但這一次,姚星還要進一步延伸,騰訊要打造的是全新的ABC組合:即把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組合在一起,做成新型的基礎設施,服務於To B端的線下實體企業。

騰訊深入布局AI

姚星介紹,騰訊建立起多個AI實驗室,包括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 AI Lab、WeChat AI等。另外,還有騰訊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音視頻、量子實驗室等諸多前沿技術研究機構。前沿研究已經落地到實際應用中。比如,騰訊的AI+醫療項目。

「騰訊覓影」就是騰訊首款應用到醫學上的AI產品。它能利用AI技術分析醫療影像、病例等,幫助篩查直腸癌、食管癌、乳腺癌等高發病種。目前已進入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

截至2018年10月,「騰訊覓影」共分析了700萬份病例,提示17萬次高風險。在醫療影像上,閱讀影像上億張,提示風險病變15萬例。另外,騰訊推出的AI+技術解決方案,覆蓋了醫療、零售、安防、金融、娛樂和公益等眾多行業。

從AI到ABC

不過,在將AI深入到實體行業領域後,騰訊要做的還不只是AI。

「在行業越發深入,我們越意識到,除了傳統的ABC技術,一些全新前沿技術力量可能也會對行業帶來深遠影響。」騰訊副總裁姚星透露,騰訊正在考慮的是全新的ABC組合,即把人工智慧AI、可進化的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三者組合,打造一個全新的基礎性設施,服務到To B端的實體企業中。

比如,要做AI,騰訊的目標是攻克AI終極難題——通用人工智慧:讓機器擁有人類智慧。

騰訊正在研發的虛擬人Siren:綜合了AI的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理解等多模態能力。「我們希望,它能在情感認知、分析決策和生成創造上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姚星的描述其實涉及到騰訊想定義的「下一代智能人機互動系統」。

其中,騰訊投資的蔚來汽車也是代表之一。騰訊針對汽車智能化部署研發的「AI in Car」系統,可以不斷的收集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未來,蔚來汽車甚至能感知到車主的喜怒哀樂。

可進化機器人

騰訊還要發展可以進化的機器人,姚星在現場還展示了機器人TRobot,通過人工智慧,讓機器人在虛擬環境中學習如何搭積木,再在真實環境中操控機械臂進行仿真訓練。讓機器進行自學習、自適應和自演化。

將虛擬和現實連接,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如果能應用到工業領域,想像力巨大。

想像在中國的廠房裡,聚集的不是工人,而是不知疲憊的機器人。在以前,還需要人來訓練機器人操作。現在,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這些機器人已經能自我學習,完成各項任務。

近年來,「機器換人」推動傳統製造企業升級,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騰訊發展可以進化的機器人,旨在幫助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更好的應對挑戰,爬上價值鏈的上遊。

用量子計算輸出中國科技力

不過,AI不斷升級進化,也意味著背後需要越來越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圍棋AI這種完全信息博弈裡,複雜程度是10的172次方,AI已經破解。但到了《星際爭霸》這種更為複雜和困難的情境時,複雜程度可能是10的1000次方,這時已經無法暴力破解。」姚星拿AI在圍棋和遊戲中的應用做比較,想要說明的是,當AI從零開始,自己學習人玩遊戲、做決策的規律,同時需要更強大的算力。

這也是騰訊將從AI深度延伸入ABC領域的原因。姚星介紹,量子計算還將帶來很多令人興奮的、有潛力的應用出現。比如優化組合、人工智慧、藥物合成與材料設計等,能為信息產業、醫療保健、能源和運輸帶來顛覆性影響。

相關焦點

  • 騰訊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進攻7大技術突破點
    11月1日,騰訊新一輪架構調整後,其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路線圖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得以發布。而在前沿科技如何助力「兩張網」的發展上,機器人是騰訊的重要布局。圖丨張正友(來源:騰訊)據他介紹,騰訊將人工智慧(AI)、機器人(RoBotics)和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全新ABC組合,騰訊Robotics X的主要任務是攻克A到G的7大技術突破點:一是攻克「ABC」基礎能力,即人工智慧(AI)、機器人本體(Body)與自動控制(Control);二是探索「DEFG」機器智能,包括進化學習(Developmental
  • 騰訊大腳踏入量子計算領域,未來會成為科技之星嗎?
    量子計算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的、顛覆式的計算模式,基本原理是以量子位作為信息編碼和存儲的基本單元,通過大量量子位的受控演化來完成計算任務。在當今任何一家公司,誰掌握的量子計算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晶片與量子計算據36氪報導,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添了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括「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
  • 下好量子計算先手棋,本源量子積極布局
    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與傳統計算理論不同,它基於量子比特,利用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獨特的量子效應進行信息處理,可以極大提高計算效率。在特定問題上可全面超越當前的超級計算機,有望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密碼破解、新藥研發等領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騰訊隱秘的基礎科學布局:從救命的AI,到馬化騰的無用功
    騰訊進入第20個年頭,正在低調加大基礎科學布局。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圖11月4日,北京,寒風凌厲,七位中外頂尖科學家,在騰訊WE大會分享了從天文、物理到生命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在會場的另一端,騰訊(00700.HK)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正在看著直播。「從引力波、韋伯望遠鏡、染色體重組,到騰訊AI在醫療農業領域的探索,都印象深刻。」馬化騰在微信朋友圈寫道。看似和騰訊的主營業務無關的WE大會,其實是騰訊在基礎科學的一個重要窗口。就像這場看似「無用」的大會一樣,騰訊在基礎科學的研究和投入很多都是在秘密中進行。
  • 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量子計算,這些尖端專業 未來出路會很牛...
    都市快報記者 胡信昌 通訊員 董安琪 浙大桌球機器人 攝影 盧紹慶 本周,美國限制出口AI(人工智慧)的法規就要塵埃落定。2018年11月,美國商務部發布一份清單,要對AI(人工智慧)、晶片、機器人、量子計算等新興科技進行出口管制。
  • 2020騰訊科學WE大會 潘建偉:未來10-15年有望研發出通用量子計算...
    那麼為什麼智人會在進化當中勝出成為現代人的祖先呢?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智人發明了基本的符號和語言。有了符號和語言的幫助之後,人們就可以進行有效的信息的交互,以至於可以形成一個互為一體的社會化的群體。所以,他在對抗大自然的各種困難當中變得更加地有效。其實在人類的進化當中還有一個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所謂的隱私的保護。
  • AI每日精選:中科大實現量子關聯分類;阿迪達斯擬關閉機器人工廠
    據了解,量子信息與人工智慧的融合是當前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已經取得很多重要進展。這項工作在實驗上將機器學習算法應用於多重非經典關聯的同時區分,推動了人工智慧與量子信息技術的深度交叉。未來,機器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分析工具,將有助於解決更多量子科學難題。
  • 一周AI丨IBM推全球首個獨立量子計算機;百度發首款智能邊緣計算產品
    騰訊部署IPv6,助力企業網絡改造1月8日消息,在騰訊雲IPv6智聯升級產品發布會上,騰訊全面展示了推進IPv6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規劃。騰訊雲將通過靈活過渡和智能雙棧的IPv6智聯升級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用戶分鐘級平滑升級到IPv6網絡。
  • 騰訊AI Lab 2020 年度回顧
    在此基礎上,一個通過互相交織和共同進化的軟體與硬體、虛擬與現實、人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願景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目前騰訊 AI Lab 的所有研究都可以納入到虛實集成世界的整體框架之下,有關該概念的更詳細說明可參看張博士的演講《Hello,虛實集成世界》。
  • 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博士:我們為什麼需要量子計算?
    葛凌 作者葛凌,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博士,騰訊公司歐洲首席代表,曾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任職,擔任英國皇家科學院Leverhulme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 前途無量的量子計算
    90年代先後誕生了著名的Shor分解算法、Grover搜索算法等,為後來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石。量子計算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了量子態的疊加性和糾纏性。比特作為計算的基本信息處理單元,具有0和1兩種邏輯態,且在經典計算模式只能處於0或1的一種,而量子比特卻能夠處於0和1的疊加態。
  • 騰訊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多樣化計算分論壇:面向未來,探索雲計算...
    在多樣化計算分論壇上,來自騰訊、華為、作業幫的多位技術大咖齊聚一堂,聚焦AI、雲遊和量子計算等新興領域的最前沿技術,探索新計算生態,為開發者及生態夥伴呈現一場思維碰撞的盛宴。論壇上,騰訊雲計算產品高級工程師陳煜東即表示,當前處於雲與萬物互聯時代,雲計算已呈多樣化形態。
  • 騰訊超級大腦:數字世界的作業系統和下一個十年的答案
    連線成面:很多人喜歡將雲計算形容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水煤電」,至少雲計算作為新一代基礎設施的使命幾成共識,而當整個世界都運行在雲端的時候,數據不應該有孤島,場景不應該被割裂。  正如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對超級大腦所描述的:「未來十年,騰訊將與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一道,持續進化超級大腦的各項能力,不斷拓展超級大腦的應用領域,讓更多的行業受益。」
  • 機器人專家張正友:機器人技術現狀以及我在騰訊 Robotics X Lab 做...
    騰訊有一個騰訊AI開放平臺,網址是 ai.qq.com,它依託騰訊的三個實驗室,騰訊 AI 實驗室、微信 AI 實驗室,以及騰訊優圖實驗室。我剛才我講了好多方面,一是從計算的演變,計算從最初的大型計算機到PC的普及,到網際網路的興起,到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到現在可穿戴式或者陪伴的設備,這些都說明了這個計算能力從最初的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程序、固定的地方慢慢變得移動化、無處不在,還有連續化,你隨時隨地可以拿到你要的信息。另外計算也變得非常個人化,無論是GPS還是信息,都是在你的手機、PC上,所以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注。
  • 全球量子計算專利排行 躋身全球第七!揭秘中國量子計算首家創企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充分肯定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主張「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 量子計算及量子信息研討會|會議通知
    01 量子計算及量子信息研討會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近年的發展受到普遍的關注,中科院物理所量子計算研究中心將於2020年12月17-18日舉辦「量子計算及量子信息研討會」>,會議將邀請國內活躍的學者共同探討這個方向的前沿問題,並就研究現狀與挑戰展開交流和討論。
  • NPL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原標題:NPL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科學家將與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合作來加速研究和開發,以支持其量子技術(
  • 人工智慧、機器人、量子計算、可持續性和全球波動性:《DHL物流...
    疫情加速數位化和自動化的進程,以及一些未來工作 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雲計算和API的動態增長標誌著物流業的新常態 量子計算、區塊鏈和空間物流的突破為物流供應商解決大規模問題、開拓新服務提供了新的契機
  • 產業網際網路再成「兩會」熱詞,騰訊AI in All加碼產業升級
    從2018年開始,政府和業界就開始謀篇布局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而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發讓新基建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 產業網際網路也隨之按下了「快進鍵」,成為當前塑造國家數字競爭力的重要舉措。5月26日,騰訊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項目的進一步布局。
  • 推出中小學AI教學平臺「智啟學堂」,騰訊的AI教育故事是什麼
    今年5月,騰訊教育品牌正式發布。湯道生曾這樣總結,整合後的騰訊教育,將為個人、學校、老師、教育部門等,提供連接、管理、系統等能力,用統一連接和接口,做教育行業的智慧升級助手。AI+教育則是騰訊教育戰略布局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據了解,騰訊在本月推出了面向中小學的AI教學平臺「騰訊智啟學堂」,提供AI人工智慧課程和AI實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