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9日訊 當三月的陽光照耀大地,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之時,我們迎來了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我國第97個婦女節。這是一個特殊的婦女節,因為疫情,許多女性仍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她們奉獻自己,奮力拼搏,頂起了疫情防控的半邊天,成為這座城市最美的守護者。
根據全國婦聯《關於疫情防控形勢下做好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提倡「隔絕疫情,不隔絕愛」的宗旨,由國際微無創醫學會、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扶醫療聯合倡議,發起了「疫見真情·愛連世界」全球多中心遠程協同聚焦超聲消融(海扶)治療保子宮公益行動。
聚焦超聲消融治療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組織穿透性、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從體外發射超聲波並精準聚焦於體內的病灶組織處,病灶組織處的焦點區瞬時產生60-100℃高溫,使組織細胞產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壞死,從而完成疾病的治療。
治療過程中,醫生在操作臺移動滑鼠控制超聲治療頭髮射超聲波,即可進行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而患者只需趴在治療床上就可以接受治療,不用忍受開刀的痛苦,子宮良性疾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可以聽音樂或者看電視劇,若有不適可與醫生實時溝通。
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可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對子宮的傷害,保留子宮正常組織及形態,是一種不開刀、不流血、安全有效的「非接觸手術」。在疫情期間,可減少醫生與病人體液及血液的接觸,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減少血液製品的使用,緩解疫情期間的用血壓力,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患者住院期間暴露感染的風險。
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於2013年引進重慶海扶醫療的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並成立了海扶治療中心,為成都市首家海扶治療中心,其主要用於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胎盤植入、剖宮產切口瘢痕妊娠等多種婦科疾病,通過體外治療的方式,實現了不開刀、低風險、高療效治療婦科疾病,建立了以子宮肌瘤微無創治療為代表的特色專科。截至目前,科室開展HIFU治療近1000例,其中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產後胎盤植入、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獲得了廣大患者的好評。該技術兩次獲得醫院新技術「一等獎」、「二等獎」。「一二五」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課題「超聲消融子宮肌瘤的前瞻性、多中心、同期非隨機平行對照研究」完成單位。
此次活動,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海扶中心作為分中心,積極響應了公益行動,通過電話、網際網路諮詢平臺,給予子宮良性腫瘤患者免費諮詢、定位及減免治療費用,用無創的、非接觸的聚焦超聲消融手術,助力子宮肌瘤患者,保護女性的健康。
根據此次活動徵集要求,活動當天徵集了兩名子宮肌瘤患者。一例患者,35歲,肌壁間子宮肌瘤,肌瘤大小6.6cm×4.9cm。另一例患者,35歲,子宮前壁肌壁間子宮肌瘤。兩名患者均在了解了子宮肌瘤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後,選擇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行海扶治療。3月8日當天,海扶治療中心全科醫務人員放棄休息時間,集體在院參與這次活動。活動上,通過多中心治療畫面的切換、醫生/患者之間的互動,共同完成多中心、同時段聚焦超聲消融遠程協同手術。此次活動還進行了手術實況直播,這也是全球首場多中心同時段遠程聚焦超聲消融協同手術直播。第一名患者耗時126秒、第二名患者243秒完成海扶治療,治療過程中輕鬆,術後亦無特殊不適,術後2小時安返病房,今天順利出院回家。
此次公益行動旨在用微無創理念和技術,最大程度的保護患者的器官,減少因醫療帶來的影響。在與疫情抗爭的道路上,在這個不平凡的婦女節裡,此次活動圓滿完成。以後每年3月8日將持續開展此次公益行動,對相對貧困或殘疾等子宮肌瘤疾病人群,開展持續的關愛救助活動,用聚焦超聲消融治療為患者帶去受傷害更小的治療。(吳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