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寒假作業一定少不了作文吧,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寒假作文寫作指導和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讀後感、春節作文等129篇優秀範文素材,家長們快為孩子收藏起來吧!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1. 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特點的。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裡去看。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讚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記敘文的又一個重要類型。寫景的記敘文有什麼特點呢?首先,景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景物指提供人觀賞的風景、建築等;廣義的景物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即自然環境和身會環境。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表達出來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這些景色都以其鮮明特點聞名於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這就需要藉助於想像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運用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像,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給人留下難忘印象。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要求小學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裡的順序。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再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係的句群。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恰當地運用比喻。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小動物也有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像,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裡的生長、發育情況。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裡各具特色,所以,還可以按照四時變換順序寫。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果將遊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遊記。寫遊記有如下一些要求。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觀察是寫好遊記的基礎。遊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學生遊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遊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資料過多,僅展示部分
△資料過多,僅展示部分
△資料過多,僅展示部分
△資料過多,僅展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