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們在頭腦體操館場地內拐過一個角落,在一個小小的凹室中發現了四個雞蛋形狀的吊艙。身處其中,使用者完全喪失各種感官的感覺能力,每次都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在鹽水中浮動幾個小時。...他們正在有效利用這些改進以達到實用性目的:加快學習。通過使用吊艙,剔除所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製造特定的腦電波,並且調整心率的頻率分布,使得海豹突擊隊員能夠把原先學習一門外語所需要的六個月時間減少到六個星期。
原標題:海豹突擊隊真正不為人知的「秘密武器」在這兒——
參考消息網 1月3日報導 因為在巴基斯坦成功擊殺「基地」組織頭目賓·拉登,美國海豹突擊隊成了人們心目中最神勇、最具震懾力的特種作戰部隊。而海報突擊隊的隊員,則個個文武雙全,體魄強健,完全是「精英中的精英」。
對於這些特殊的作戰人員,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他們怎樣艱苦地訓練自己的身體。比如反綁雙手捆綁雙腳的無器械深水浮潛訓練。綁牢後被扔進4米深水池,1分鐘內不得上浮呼吸,完成上浮10次後,潛至水底用嘴將潛水眼罩叼起回到水面才算通過。歷年因訓練死亡和致殘的人大多來自這個項目。
再比如,臭名昭著的「地獄之周」(Hell Week),五天半不間斷、無睡眠的體能訓練——跑步距離超過321公裡,每日體能訓練20小時以上。這足以使世界級的運動員崩潰!而最難熬的還是泥灘(Mud Flats),所有參訓者被命令跳進泥灘,除了腦袋全身都被淤泥淹沒,吃喝拉撒也全在泥裡,在隨後的15個小時裡要盡力從冰冷刺骨的泥潭、呼嘯的狂風以及教官不斷讓你放棄的壓力中熬過來。
但身體上的嚴酷考驗根本不是海豹突擊隊的篩選核心。
海豹健身俱樂部(SEALFit)創始人馬克迪萬(Mark Divine)最近對《戶外》(Outside)雜誌說的是「我們所設計的訓練是為了找到少數有堅強心智的人,那樣堅強的心智才是成為海豹突擊隊員所必需的。」
他所謂的堅強的心智包括熱情、堅持、復原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忍受痛苦的能力。雖說海豹突擊隊員的確非常堅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是官方能夠拿出來宣傳的東西,而不是真正的「秘密武器」。
最近,《紐約時報》超級暢銷書作者、獲獎記者史蒂芬科特勒和人類高性能發展專家傑米威爾,通過長達四年深入海豹突擊隊的訓練場、戰鬥室,以及不為人知的「思想體育館」的採訪與研究,在其新書《盜火》中,首次揭開了海豹突擊隊隱秘的「思想訓練」,讓世人大開眼界,並深受震驚。
海豹突擊隊第六分隊的指揮官瑞奇戴維斯(Rich Davis)(為安全起見,這並非他的真名)在書中透露:「在訓練的每一個步驟,從基本水下拆毀訓練的第一天開始,到他們在海豹六隊的最後一天為止,我們一直都在剔除那些無法改變自己的意識、無法與團隊融合的候選人。」
戴維斯將「改變自己的意識與團隊融合」稱之為「轉換」,在這種轉換下,通常清醒狀態下的意識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強烈的極度的興奮,使我們得以與更為卓越的才智建立強大的連接。希臘人對此有一個特定的說法——「出神」(ecstasis)。從表面來看,這顯得有些荒唐可笑。單詞「出神」(Ecstasis)是「Ecstacy」的前身,所描述的是一種深刻的、不同尋常的狀態,是當你超越俱樂部的毒品、遠超通常對於自我的感覺。顯然,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與特殊精英力量聯繫在一起的術語,因此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海豹突擊隊招募新兵的宣傳冊上。
對海豹突擊隊隊員來說,轉換一旦打開,其間的體驗清楚而明顯。他們的意識開始改變,不再如同分離的個體一般行動,而是像同一個單一的實體、同一個忙碌的精神一般運作。正如戴維斯所說,當他們在高危、高風險地區執行任務時,那種集體意識是他們完成任務唯一的方式。
作為孤立的個體,當手指就扣在扳機上時,一定有人止不住地顫抖。但如果是作為一個一同思考和行動的團體呢?智慧得以相加,恐懼則得以分散。這個整體不僅比部分相加的總和更強大,也更聰明、更勇敢。因此遇到重要任務時,指揮官瑞奇戴維斯不僅希望他們可以開啟轉換,他更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於此。
戴維斯解釋道:「海豹突擊隊對於這種意識沉浸的依賴甚於其他任何技能,能夠開啟這種轉換才是成為一名海豹突擊隊隊員的真正秘密。」
我們都知道,要培養一個海報突擊隊員是非常昂貴的。將一個普通人訓練成為一個美國海軍戰鬥員需要花費25萬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5元——本網注)。而要成長為一名海豹突擊隊員,需要八個星期的海軍基本訓練、六個月的水下拆毀訓練、六個月的高等技能訓練,以及八個月的部署前軍事訓練——每個人大概總共需要花費50萬美元。而如果要成為海豹六隊的精英成員,首先需要在其他幾支海豹突擊隊(一共有九支)經過輪流訓練。為了讓一名蛙人在一年當中保持在作戰狀態就需要花費100萬美元,因此為了完成任務,大概需要幾年才能結束的輪流訓練,在總帳上又要加上250萬美元。最後,海豹突擊隊還有一項專長需要額外的幾個月來訓練,那就是人質解救,大概每人需要花費25萬美元。
但瑞奇戴維斯透露:「在這些已經很花錢的戰鬥員身上最花錢的一部分,就是在他們頭骨裡面一直休息著的那三磅『灰質』。」
事實上,對於海豹突擊隊這樣的軍人,如果不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給他們灌輸這個思想,以及美國不斷地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金錢,他們是不會去接觸這種聽起來帶有玄妙色彩的「轉換」或者「出神」。
瑞奇·戴維斯和海豹六隊的幾個小組領導人在看過《盜火》作者史蒂芬科特勒的前一本書《超人崛起》之後,注意到了書中描述的轉換狀態與他們在戰場上的某些體驗之間有相當多的重合之處。這些體驗就是他所謂的「轉換」狀態,也就是史蒂芬科特勒書中描述的「心流」,這種特殊狀態改變了他的生活,他開始尋找一些專家,希望他們能夠告訴自己這些狀態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怎樣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於是他邀請了史蒂芬科特勒和傑米威爾去海豹突擊隊維吉尼亞州諾福克(Norfolk)總部。
就是在那裡,史蒂芬科特勒和傑米威爾得以參觀了海豹突擊隊的最新設備——頭腦體操館。同混合健身公司(CrossFit)的訓練方案以及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技術系列一樣,頭腦體操館匯集了世界上用來訓練身體—大腦表現的最佳工具和技術:腦電圖大腦監控器、醫用級心臟連接設備、運動追蹤健康站點,這些地方都配備了傳感器、掃描器和顯示器,從而能夠驅使海豹突擊隊更快地進入「出神」。
他們在頭腦體操館場地內拐過一個角落,在一個小小的凹室中發現了四個雞蛋形狀的吊艙。身處其中,使用者完全喪失各種感官的感覺能力,每次都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在鹽水中浮動幾個小時。這四個吊艙是美國衛生研究所研究員和神經科學家約翰·利裡(John Lilly)發明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消除自我意識(因為大腦是通過感官性輸入來幫助建立我們對於自我的感覺,通過消除這些輸入,你就能減少對於自我的感受)。
根據需求來通過機器催生出神狀態,利裡已成功解決這其中兩大技術問題。第一是將電極插入、貫穿頭骨並進入大腦,但這總是會造成太大傷害;第二則是橫穿神經末梢的單向脈衝電流常常會對大腦迴路造成不可恢復的篡改。利裡採用的方法是,利用不鏽鋼微管插入實驗者的頭骨中,然後讓細絲上的電極滑脫並貫穿而過,這樣一來幾乎不會產生腫脹現象,也不會有持續性傷害。他還製造了一個機器,通過向大腦發送雙向電流脈衝,刺激神經元,而不會使神經元失去平衡。這個過程本身實際上毫無痛苦——至多就是在微管導引進入時刺出的小孔。電極在大腦中想插多深就多深,從大腦皮層到杏仁體都可以嵌入電極。而微管導引也能夠在大腦中植入數月甚至數年而不被探測到。
一開始,利裡使用這些吊艙是為了研究LSD和氯胺酮對於意識的影響,後來並未得到當權者的支持,只是以反主流文化的形式引發好奇心。但在這個軍事工業複合體新近流行的中心,為了訓練超級戰士,這些吊艙被再一次投入使用。
海豹突擊隊一直在重複利裡初始階段的技術。他們與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高等大腦監控研究所的研究員一起工作,已經成功地把神經心臟反應圈、數據呈現和高保真聲音結合在一起。
他們正在有效利用這些改進以達到實用性目的:加快學習。通過使用吊艙,剔除所有分散注意力的事物,製造特定的腦電波,並且調整心率的頻率分布,使得海豹突擊隊員能夠把原先學習一門外語所需要的六個月時間減少到六個星期。
對於一個橫跨五大洲、接受專門訓練的集體來說,關閉自我來加快學習已經成為具有戰略性重要意義的事情。
你想想看,海豹突擊隊的狙擊手在鎖定目標前自動把腦電波轉變成α頻率,他們故意結束有意識大腦的運行,讓自己進入「出神」狀態,從而高效且愉悅地完成各種高難度的狙擊任務,這是軍事上的偉大進步,還是讓人不寒而慄的戰爭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