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錦州,有一條丹東街。不是很長,南起南寧路,北至延安路;也不寬,5米左右,沒有停車位。在南寧路到解放路100餘米的丹東街上,顯得更似一條小巷。其間,有家民營書店,叫「北溟書店」,被譽為錦州版「島上書店」。因其不賣教輔教材、不賣通俗讀物、只賣文史哲、本本都特價,在很多愛書人心中宛若桃源,不僅吸引了錦州市的書友,還吸引了附近城市的書友前來光顧。
北溟書店店主叫官慶九。
▲北溟書店店主官慶九
最初並不愛讀書,卻開了家書店。改變思路,經營特價書。為了心中的夢想,再返錦州
官慶九,1.73米的個子,55公斤的體重,略顯清瘦。戴著300度的近視眼鏡,頗有文化氣息,似乎藏著整個世界。1969年出生於營口大石橋市水源鄉,1986年考入錦州糧食學校,1990年畢業分到營口市西市糧油食品公司。
官慶九說他在學校時候,並不愛讀書。直到參加工作後,才逐漸喜歡上了讀書。當時初入社會,看世界的角度鑽了牛角尖,覺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有些時候似乎是走投無路的感覺,就把讀書當成逃避,當成寄託,躲到書裡去尋求慰藉。當時讀的都是文學作品,詩歌多一些。他認識了莊子、屈原、李白、泰戈爾……
▲官慶九和北溟書店一角
1998年,官慶九辭去工作,自己開個書店,叫「北溟書店」,店名取自莊子《逍遙遊》。他喜歡莊子的那種大氣磅礴,這口「氣」支撐他始終如一,以書為業。
就是開了這個書店,才有了官慶九之後的人生軌跡。在20平方米的「王國」裡,他的想法非常美好,趨近完美,賣的書籍類型偏高端,不賣通俗類的「快餐」書籍及教材教輔。結果慢慢地,生存都很成問題,只能靠在書店裡開彩票站,以賣彩票為主、賣書為輔來養活自己。可這終究不是他的興趣所在,在2007年就轉兌了彩票站,開始轉變做特價書。
其實開特價書店,官慶九是按照一個朋友的路徑亦步亦趨走過來的。1998—2007年間,在營口市,有個朋友做特價書做得不錯,特價的路子,當時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也很少有網上書店,比較冷門。他看好這個行業,便在這位朋友幫助下,於2007年隻身一人回到錦州,在丹東街租的房子,書店名字還叫「北溟書店」,並撰寫一幅對聯,掛在門口外牆上:「北溟有魚,天高水闊;化而為鳥,搏浪擊風。」彰顯著他的澎湃與堅守。
這一開便是十幾年,直到現在。
▲書店開展的讀書序列活動
民營書店必須走「線上+線下」的道路,夫妻攜手,有情懷,有韌勁,共同堅守城市書香
官慶九開的北溟書店,是一家特價書店,不賣教材教輔、不賣通俗讀物、只賣文史哲,挑出版社、挑作者、挑品味,流通高品質、有思想深度、傳遞恆久價值的書,是他開書店長期固守的原則。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挺能「裝」的。到店裡來買書的人,大多也是比較喜歡「裝」的人。有他們在,他就能繼續「裝」下去。
儘管對特價書有一些經驗,但是實體書店也做不到自負盈虧。實體店的經營勉強能覆蓋店面的租金,至於盈利,還得靠網上賣書。2008年,官慶九在孔夫子舊書網(以下簡稱孔網)上註冊開了網店,叫北溟特價書店。
其實,在電商的衝擊下,走投無路,很多書店都逐漸走上了「線上+線下」的生活。只不過,官慶九這批人,做得更早一些。但他不願只開網店,因為「實體店裡裝著讀書人的情懷,能為一個城市留點書香」。實體店做得也越來越大,在書店左側、右後側門面轉租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租了下來,將其打通,合為一體,目前,擁有4個大房間的店面,一共100餘平方米,還另外擁有2個庫房,300餘平方米。
最初來錦州,官慶九是自己來的。就僱了一對剛退休的夫妻幫助自己看店。趙叔和張姨對他特別好。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在生活上,對他也是比較關照。張姨負責給他做飯帶飯,一日三餐,都帶的很多。這給了一個異鄉人很多的溫暖和關懷。那時候,基本上,他都是四處奔波,常到北京等外地去進貨,有時候也從個人手裡尋找舊書。基本上過著錦州半個月、營口半個月的「雙城生活」。
▲官慶九和妻子李惠敏在書店
2015年,官慶九的妻子李惠敏辭去自己在營口的工作,帶著孩子,來到錦州。她的話語中時常帶出「營口腔」,但說話實在質樸:「當時實際情況,是他的書越賣越多,你讓他把書搬回去不可能,那就只能是我搬過來。而且我們年齡也挺大了,一家三口也終於能團聚了。我搬過來後幫著整理書庫,擴大店面,在網上積極地上書、和讀者溝通等等,慢慢好起來。」
對於妻子來錦州定居,官慶九是很欣喜並感動的:「我愛人從老家搬過來後,網店的起色非常大。印象中,以前我店在孔網的排名基本是八九百、一千名左右,但是現在應該能排在前一百名左右了。我是一個想法挺多、但實際操作很弱的人,一天在網上錄不了多少書,導致店裡很多書放了十年八年,都沒錄到網上。我愛人過來後,把店裡存放的老書都翻出來,一點點整理錄入,掛在網上賣,這才有了大的提升。平日裡我主要負責找貨源、收書,我愛人負責錄書、與書友溝通等。我們夫妻倆配合得挺好。」
夫唱婦隨的李惠敏介紹自己時候,也很謙虛,說得質樸:「我比較能吃苦、勤快一些。以前孔網的訂單是需要店主確認之後,買家才能付款的。那時書店裡的書比較亂、多,一時間找不出來書友訂下的書,就損失了一些訂單。後來孔網進行了改革,書友下了單就可以付款。作為賣書人,我便督促著自己按照孔網的要求去整改書店,重新整理書目,核實庫存量,學著拍書影,詳細描述書籍信息,誠實地標明品相,增強讀者的信任度,使得買和賣的環節流暢了不少。我老公比較有情懷,多少年堅持這種高品質、正版書,而且是能傳遞價值的書。他有啟蒙的情懷,有韌勁,在城市裡書店能生存下來,是需要店主有韌勁和情懷的。」
▲書店舉辦的讀書沙龍活動
個性的經營之道,似乎不可複製。從組織沙龍到開展講座,人生又跨入新境界
《悟空傳》裡說:妖,總有特殊執念。北溟書店給業界的感覺就是:在最初的小家子氣起家後,就開始循序漸進地用力擴大門面,用力大量進貨,用力大量囤書。特價書經營涉及到「付現錢拿貨」的環節,這也將面臨較大的資金風險。為什麼官慶九有這樣的「大氣魄」呢?他說:「我們主要是從經銷商手中選書,基本也是『付現錢拿貨』,但資金上壓力倒不是很大。因為我和我愛人平日的消費很少,這些年掙的錢去掉生活費,基本上都變成書了。畢竟賣特價書,庫存量是不能小的。」
官慶九覺得自己選的書都是有價值、高品質的文史類書籍。這類文科書籍,過了二十年還是會有很多人去閱讀的。不像計算機、工程技術類書籍更新換代比較快。所以,這類書對於出版社而言是滯銷了,但從市場角度看,它還是屬於常銷的。
▲書店一角
其實,也有些書店也是做特價的,只是做著做著,渠道就斷了,因為很多經銷商或出版社自己在網上以更低的價格進行賣書了。官慶九也遇到過這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你就得等,等上兩三年,等他們將這部分書賣得差不多了,你再開始賣。因為如果是單純拼價格,我們是拼不過北京的經銷商的。我們只能囤下一些書等他們賣完再賣。兩三年前,河北教育出版社流通出來一批非常好的書,我便挑了一些好品種留下來。但是留下後也不能直接賣,只能是等著,等他們賣得差不多了,我再開始賣。現在這批書很多價格都已經翻倍了。比如:《維根斯坦全集》《中國名畫家全集》《世界名畫家全集》》《海涅全集》等等,有很多好的品種。」
這得需要多麼良好的判斷力和果斷的決策力啊!官慶九介紹說:「做特價書主要看你有沒有膽量壓貨。我不怕壓貨,不怕囤的時間長。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那批書,我陸陸續續進貨,一次四五萬,基本也花了20萬了。」
▲經常光臨書店的讀者
北溟書店的讀者比較固定,喜歡看書的讀者會經常來轉一轉。基本都是回頭客,也容易建立情感上的聯繫,不少書友都和官慶九成了朋友。除了談書之外,還談生活,有時還談哲學……逐漸就有了「北溟書店書友會」的微信群,就有了舉辦沙龍的的想法,願望在2017年得以實現,在一家咖啡館裡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每人收10元茶水錢。後來,到市圖書館學術大廳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通過摸索、實踐,聯合一些部門合作開展講座。如和市社科聯、錦州盛文北方新生活聯合舉辦系列公益講座,請高校教師講「心理學」「西方哲學」等。這些講座都是公益性質免費參與的,很多時候還有贈書活動。目的其實就是一個:把好的知識傳播出去,做點啟蒙性的工作,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一點。從沙龍到講座,截至目前,已經開展了40餘期。
▲店主官慶九
22年的這般經營,按理說,生活上自是可以充裕了。但是現實並非如此,這些年,官慶九一直很節儉,沒車沒房,可以說唯一的資產、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堆不下的書。平日裡,他最大的消費就是和朋友喝點小酒、去外面吃個飯之類的,談論的還是書。因為從開書店那天起,他就沒把書店僅僅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抱著把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擴散出去的野心。他也知道,這個野心很大,自己做得不一定很多,但只要做到一點點,他就很滿足。
談到未來,官慶九說:「以後想做點圖書推薦及建個公眾號之類的事。不是你要什麼,我賣什麼,而是我賣什麼,你就應該買什麼。能做到這點,此生不虛了。」
22年的堅守,開書店這條唯一的路,他走到了極致。經營者要慧眼識金,更要甘於淡泊。把大量資金長時間壓在書上、低標準個人消費,安貧樂道的官慶九對此無怨無悔、自得其樂。他說:「整個開書店的過程,其實有一部分是在完成我自己。」「如果有一天真到了無法經營的地步,書店我也不會扔下。我可以兼職、打工養活自己、補貼書店。守住書香,為一座城!」
熱愛家鄉,關注「錦州文化」
圖文發布/「錦州文化」新媒體平臺
圖文撰寫/蔡寶鑫 林娜
圖文編輯/林江 趙倩
責任主編/張佳鵬
【錦州文化】遼寧地區最大的文化共享平臺,見識、態度、深度!給您一道站在高處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