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越是難熬的時候,人越要體面

2020-12-17 騰訊網

文 | 一默

楊絳曾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夠苦。」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與其被生活狼狽碾過,不如活得體面一些。

衣著體面

古人說:「人可以有黴運,但不能有黴相。」

運氣不好,是上天捉弄;灰頭土臉,卻是自我放棄。

人不自救,天也難佑,一個人若是自己都不肯往前走,那誰也拉不動他。

楊絳半生坎坷,吃盡了命運的苦頭,但是她卻始終衣著整潔,保持著一份乾淨與體面。

上山下鄉的時候,楊絳被下放到偏遠的農村。

每日辛苦勞作,很多人衣服又髒又破。

只有楊絳每日漿洗衣服,破的地方反覆縫補,每天早上出門都是乾乾淨淨的。

造反派給她剃了陰陽頭,她嫌不好看,就拿女兒剪掉的辮子和丈夫的帽子做了一頂假髮。

第二天帶著假髮照常上街。

特殊時期,楊絳始終沒放棄自己,出門必定塗上口紅,打扮得端莊體面。

這一抹口紅,是那個時代的一抹亮色,照亮人心底的希望。

很多人身處逆境,覺得不用太在意外表,事實恰恰相反,一個人如果灰頭土臉,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就沒了。

精氣神沒了,人也就垮了。

古人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越是難熬的時候,人越要體面。

保持衣著的乾淨,意味著一個人依然認認真真對待生活。

保持外表的體面,才能從容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公和苦難。

談吐體面

《禮記》中講:「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真正的君子,舉止慎重端莊,哪怕身處困境,也不會說失禮的話。

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談吐,就是內心的修養。

1938年,楊絳一家生活在上海。

當時上海淪陷,日本人四處設卡排查行人,普通人一不留神就有殺身之禍。

有一次楊絳乘車遇到日本兵檢查,全員起立,楊絳不願配合,起身稍晚。

一個日本兵走到他面前,粗魯地抬起她的下巴。

楊絳大怒,想要罵他,但是身為一個大家閨秀,她卻不會罵人,只是大聲說了一句:「豈有此理。」

同車人為這個姑娘的勇氣震驚,楊絳怒視日本兵,倆人對視一會兒後,日本兵下車,楊絳僥倖逃過一劫。

楊絳出身書香世家,說話總是慢條斯理,溫文爾雅,面對再多的苦難,從沒有一句惡言。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教養,輕易難以改變。

同院有個大姑娘拿楊柳枝當鞭子打她,抽得她肩背上火辣辣地疼。

她也只是說了一句:「你爸爸也是我們一樣的人。」

特殊時期,別人叫他檢舉揭發別人,說別人的壞話,這樣才能明哲保身。

但是那十年,她沒說過別人一句不是。

比起罵人,她寧可挨罵。

《禮記》裡說:「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一個人說的壞話越少,返回到自己身上的壞話就越少。

很多人因為搬弄是非名譽掃地,但是楊絳卻因為這份沉默,得以保全。

佛家講:「兩舌、惡口、綺語、妄言,果報自受。」

一個人說出去的話,終究會通過各種方式返回到自己身上。

真正體面的人,無論何種處境,都能管住自己的嘴,說話乾淨有禮。

這是一個人的修養,也是一個人的福氣。

人品體面

知乎有一個提問:如何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其中有一個高贊留言是這樣說的:

「很多時候,你看什麼都沒用,只看一點有用,就是看他在人生低處的樣子。」

難熬的日子裡,堅守底線、相信善良就是一個人最大的高貴與體面。

楊絳是大家閨秀,平時沉默少言,待人溫和,很好說話。

但是一旦觸及到底線,卻是半分不讓。

風雨飄搖的年代,很多人勸她和錢鍾書一起離開中國,夫婦二人一口回絕。

他說:「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去外國做二等公民。」

人生在世,若無法對抗黑暗,可以明哲保身,若是投身黑暗,助紂為虐,那就是人品敗壞了。

這是夫婦二人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最難的時候,他們依然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肯投降,不願妥協。

這樣做的結果,就意味著更多的折磨。

然而見識了人性的複雜與幽暗之後,她卻更加篤信人與人之間溫暖與善良。

幹校的時候分宿舍,她特意挑了一個最陰冷的角落,把朝陽的地方留給年輕人。

她隨身帶著奶糖,有下放新人來了,就每人塞幾塊,希望可以給他們一點鼓勵。

研究所裡同事要送孩子回老家,因為沒錢而犯愁,她知道後,立馬送了三百塊錢過去。

她的善良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很多人被她打動,一點點變得溫柔起來。

《唐吉訶德》的譯稿是她的心血,被收走之後,楊絳心急如焚,是同組的組長冒著風險給她找回來的。

地裡幹活的時候,她身體差,幹不了重活,同隊的人就幫她把田裡的草都鋤沒了,只留幾個「毛毛」給她。

後來楊絳寫了《幹校六記》,裡面沒有控訴,沒有怨恨,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善良與溫暖。

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一個人見識過人心鬼蜮,卻依然相信善良,願意用心去愛這個世界。

這樣的人,即使身處卑微,也依然高貴而體面。

靈魂體面

體面,來自一個人的談吐、衣著、學識、教養。

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靈。

一個人一輩子淡定從容,無論在何種處境中,都保持著一份體面,必然是因為內心的強大。

1945年日本即將戰敗,對上海的控制更加森嚴。

日軍經常闖入民宅逮捕市民,很多人被抓進憲兵司令部,就再也沒有回來。

楊絳的朋友李健吾被抓,受盡酷刑,折磨得不成人樣。

楊絳也被日軍找上門,通知她去憲兵司令部一趟。

當晚全家人都很緊張,錢鍾書更是一晚上沒睡著,楊絳卻鎮定如常,一覺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她吃過早飯,穿了身黑衣,帶了本《杜詩鏡銓》就出門了。

到了憲兵司令部,她坐在會客廳,旁若無人地讀起書來。

日本人來了之後,見她如此淡定,甚是驚訝,問了她幾個問題就讓她走了。

楊絳回到家,一家人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面對人生的種種遭遇,她說:「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這份冷眼旁觀的豁達,讓她熬過了最難的那些年。

她在書中回憶說:「我雖然遊街出醜,我仍然是個有體面的人。」

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後,楊絳一人獨居在三裡河,過著隱士的生活,整理丈夫的手稿,完成對家人的承諾。

96歲時,她出版《走到人生邊上》,寫下自己對生命的思考。

她說:「人生實苦,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地修煉靈魂,完善自我。」

一個人內心足夠強大,才能真正明白,世界是自己的,和別人沒有關係。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是命運的波瀾,而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一個人無論面臨人生何種境遇,都能處之泰然,才是真正的體面。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生活難免會有坎坷,一遇到困境就自暴自棄,這樣的人誰也看不起。

在逆境中,保持一份得體和乾淨,守住尊嚴和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體面。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如果身處黑暗,就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作者:一默,本文系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原創,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別忘記給自己充電,歡迎關注每晚一卷書。看書有道經授權轉載。

讀完文章的小夥伴看過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記住這3點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小寒: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自己撐過去
    然而隨著時間變遷,如今小寒要比大寒冷上許多。所以民間說:「小寒勝大寒」。此時天地陰陽不交,萬物生機斷絕,是一年中最寒冷,最難捱的日子。民諺說:「小寒冷凍凍,寒到提火籠。」小寒時節,寒潮頻繁南下,很多地方都有大風與降雪,各地呈現出一種天寒地凍的景象。滴水成冰,交通受阻。
  • 盲目跟風想獲得體面,最後反而丟了體面
    六月初,優衣庫與某品牌聯名衣服發售,許多人為了搶衣服,發生了打架、鑽門、哄搶的行為。那些人裡面,有真的粉絲,但也有許多跟風的人。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難免會捲入群體性的瘋狂中, 當所有人都那樣的時候,當這件事十分火爆時,只有冷眼觀望的人才會更清醒,不至於失去體面。 盲從不可取,在某些事情上,越冷淡,才能越高級。
  • 面對親人即將要去世,楊絳寫出了一段很真實感受的語錄,惹人淚下
    我們都有要面對即將要去世的親人時候,有人過早就面對了,有些人很晚,都是時間的過程,是人都擺脫不了生老病死;面對親人的去世,相信我們面對親人的離世都是悲觀的,任憑很多人都咬牙說打死都不會流淚,結果還是流淚了,這種淚是親情的淚,是不由自主就流下來了,是情不自禁就流下來的淚,是忍都忍不住的淚。
  • 楊絳《我們仨》中很感人的語錄,整本書最悲傷的地方,看哭好多人
    楊絳這本書對於很多人而言,是相當普通的散文集,很平淡無奇,卻也越顯得可貴。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人,就過不來這麼平淡無奇的生活,都不甘心住在農村,都要往城市裡擠。《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用很簡單,卻又言簡意賅的沉重語言,回憶了他們一家三口先後離楊絳先生而去,以及一家三口人過著快樂樸素的生活。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很有意思,根據這本書編輯董秀玉的回憶,說這本書剛開始時候,是準備三個人合力完成,每個人寫不同的角度。
  • 難熬的日子的心情說說
    1、好難熬的日子,再也不能炸毛,因為即使再怎麼炸毛也沒有哪個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理由了。如果遇見我安慰我下好麼,或微笑,或擁抱。2、越是在最難熬的日子,越要冷靜,越要挺住,越要努力!3、所有難熬的日子都會化成灰燼,然後徹底跟我告別。4、難熬的日子,你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越努力,越幸運。5、你現在所受的苦都是為了將來的幸福!
  • 新冠狀病毒告訴我們,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好好生活
    今年的新年與往年的熱鬧喧囂不同,多數人都宅在家裡關注著疫情的最新進展,全國上下都瀰漫著緊張的氣氛。在這個艱難的時候,醫護人員們夜以繼日的受在前線,保護著人們,城市,鄉村都被封鎖了,人們宅在家裡,忐忑不安的過著這個不同尋常的假期,每個人都期待著病毒消散,繁花似錦的春天。
  • 晚安春城|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錢鍾書也說過一句:「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被譽為「博學鴻儒」、「文化崑崙」的錢鍾書有著海量的知識儲備,他「博學」的笨功夫,就是爭分奪秒地讀書。錢鍾書讀清華時,曾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有同學回憶說:錢鍾書一個禮拜讀中文書,一個禮拜讀英文書。
  • 如果你也曾感到慚愧、虧心、丟臉,讀完楊絳的語錄,會感同身受!
    人生在世,我們很多時候都避免不了愧對他人,或是愧對自己,就會感到很慚愧。比如我們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感到很慚愧,覺得對不起自己的爸媽和老師的期望。有女孩子追我們,要跟我們處對象,我們要以學習為重,不跟她處。後來又後悔莫及,至今還在單身,一想到她就感到很慚愧。出社會後,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工資很低,也會感到很慚愧,慚愧當初沒有好好讀書。
  • 做人要懂得: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得寸進尺」,長知識了
    雖然這些人不多,但是「窺一斑可見全豹」,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得寸進尺」,這可真的長我們的知識了。那麼,在我們身邊,這些厲害的人,究竟會在哪些方面「得寸進尺」呢?首先,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在追求利益的時候「得寸進尺」。
  • 楊絳:別去窺望人家的窗簾
    楊絳 群學書院人家掛著窗簾呢,別去窺望。——楊絳別去窺望人家的窗簾文 | 楊絳原載1945年11月《新語》 第3期圖 | Jan van der Kooi人不怕擠。不論怎樣擠,擠不到一處。像殼裡的仁,各自各;像太陽裡飛舞的輕塵,各自各。
  • 在這些時候,越是約束你的人,往往就代表著她越喜歡你
    男生在談戀愛的時候,非常看重隱私,不希望被女朋友管束。當自己不想說話,想一個人沉默一會兒的時候,女朋友就會不停地逼問自己,這讓男生非常的反感。男生在有情緒的時候,不希望女朋友打擾自己,女生越是逼男生,男生越想分手。可男生卻忽略了,女生願意這樣做,是因為喜歡一個人。
  • 一個女人越是過得不好,就越喜歡顯擺這三樣東西,很準!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就比如在為人處事這方面:有的女人人謙遜低調的很,而還有一些女人則是特別愛炫耀。比如,今天曬個豪車方向盤,明天曬個名表,後天再曬個999轉帳記錄。 不炫耀,是一種自信。一個人越炫耀什麼,他的內心越缺什麼。一個女人越是過得不好,就越喜歡顯擺這三樣東西,越曬越掉價。
  • 越是沒錢,越是要花錢的3件事,否則你只能越混越差
    越是沒錢,還要花錢去做事。表面上看是不符合邏輯,但經過我們的分析,你就會發現其中的道理。錢那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去賺,那麼這中間就牽涉到一個怎麼轉的問題,如果你想賺取更多的錢,就一定要看我們的這個分析,據了解越是在沒有錢的時候,越要花錢去解決的三件事情,看看他們到底能為你賺錢的這個行為上提供多大的幫助:一、請客---擴充自己的人脈:看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是不是就已經心知肚明了,中國人辦事的規律之一
  • 越是深刻的感情,道別的時候就越像是道歉
    一直都不明白,眼淚到底是種什麼東西,它竟能瞬間就填滿我的眼眶,而當我眼眶承受不住的時候,它還會自己偷偷地流下來,似乎是識路一樣,竟能順著臉頰準確地流到嘴邊,好讓我嘗到它的苦澀。不管我願不願意,它都會把我的心情,毫不保留地呈現給別人。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有這三個特質,活得越精彩
    社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宰命運的人,一種是被命運捉弄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但很多人總是活得身不由己。只有少數厲害的人,才主宰了自己的命運。一個人越厲害,越有這三個特質。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字要一筆一划地練。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所有成功的背後,都需要日積月累,慢慢沉澱的。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從容的人,他們走一步是一步,從不瞻前顧後,穩中求進,水到渠成。
  •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這幾句話,一定要「遠離一點」
    靠譜的人,一般說話都是比較中肯真誠的,不管怎麼說,都是真心想幫助別人的;但是虛偽的人,說話都是有預謀的,經過精心算計後說出口的,話雖然說得好聽,但未必是真意。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以下這幾句話,千萬別深交,一定要「遠離一點」。
  • 楊絳:一記時代的回眸
    我素來喜愛品性勤懇踏實恭良溫厚的人,若在品性之上兼能才學淵博術業專攻,這樣的人,一旦遇上,我定要討來做朋友,做不得也要多親近。而楊絳,即是這樣的人。 1932年3月,楊絳和孫令銜等4名同學北上求學,費孝通把他們接到燕大參加借讀考試,考試一結束,楊絳要去清華大學看望老朋友,孫令銜也要去往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即是錢鍾書。晚上,孫令銜和表兄去清華的學生宿舍接楊絳回燕大,促成了楊絳和錢鍾書的第一次見面。
  • 河北外國語學院韓籍教師:越是困難時候,越要團結合作
    越是困難時候,越要團結合作——訪河北外國語學院韓籍教師金敬植本報記者 李 釗金敬植(Kim sik kyung目前最重要的是儘量不要外出,必要外出時要做好防護,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與家人、朋友等親近的人接觸時也一定要遵守。另外,疫情期間,為了增強個人免疫力,應該規律飲食、充足睡眠、放鬆心情,適當進行室內運動,經常喝溫開水。金敬植說,他身邊的外國朋友大多還留在中國。在任何情況下,老師都不能忽視學生,對學生放任不管。
  • 《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幸福的女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對楊絳來說,平時上課的日子沒什麼大問題。可是,一到月初的周末,當地的學生都被家長帶回家,享受團圓的美好,唯獨楊絳因路途遙遠,只能寒暑假才能回家。這種時候,對小小年紀的楊絳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可是,難熬的歲月往往最能考驗人的秉性,顯然楊絳通過了這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