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律協
作者:裘索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觀點 ·
·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上海市律師協會立場 ·
●編者按●
在中國律師制度恢復重建40周年之際,為弘揚法治精神,堅定職業信念,市律協於2019年舉辦了「不忘初心 踐行法治中國夢」主題徵文活動。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八名,優勝獎十名。
這些律師同仁的真情實感,記錄了上海律師在推動民主法治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突出表現,更好地反映出上海律師對於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思考與擔當。
本篇文章將跟隨著二等獎獲得者裘索律師的回憶,見證祖國的崢嶸巨變,回味人生的每一次蛻變。
7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東方雄獅屹立在世界。
4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制度恢復了,中國的民主和法制邁向新的徵程。
30年前,我通過律考成為了一名中國律師。
21年前,我被日本法務大臣授予日本外國法事務律師資格,成為日本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該資質的中國女律師。
12年前,我當選了浦東新區人大代表,在中國經濟金融法律最前端的第一線參政議政。
7年前,我榮任上海市政協委員。
上世紀的最後一年,1999年,我成為了母親,也成為了是年設立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那一年正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前兩年。當懷揣襁褓中的愛兒,懷揣律師業的夢想,懷揣法制建設的憧憬從東京轉轍漸移故鄉上海時,周遭譁然。為何放棄高薪的職位、優渥的生活選擇回國?
「學成必歸,報效祖國」。如果說建國之初,錢學森的驚世名言曾感召了多少的自然科學領域的莘莘學子滿懷熱忱競相回到祖國,投身新中國偉大的建設高潮,那麼,在改革開放20年後中國臨將加入WTO的上世紀末,對負笈境外求學的社會科學領域的海外赤子來說,還有什麼能比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語言技能和對所在國家的制度人文精到的理解以報效將要融入世界經濟體的祖國更心潮澎湃的嗎!
面臨召喚,我歡喜地跳接了從故鄉拋出的橄欖枝。
我是一個海歸,一個在東京—上海多年兩棲後軟著陸的海歸。兩國兩地奔波的日子裡,櫛風沐雨、砥礪歌行,累並快樂著。白天,客戶會議團隊建設拓展法務工作,夜晚,燈下簾傍埋頭文案。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懈努力,從一個浦東新區的優秀律師、上海市優秀女律師、上海市優秀律師到全國優秀律師,從浦東新區三八紅旗手、紅旗手標兵,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紅旗手標兵到全國三八紅旗手,從浦東新區人大代表到上海市政協委員。我是幸運的,每一份付出都得到相應的回報,上蒼沒有辜負一個沒有傘而在雨中奔跑的人,如果自己只是做了一個祖國發展的旁觀者,自己的小我沒能融入祖國的大我、沒能與時代步伐同進,那麼人生的價值不會這樣的多元,生命的色彩也不會如此的豐富。
自上世紀末起,多少個焚膏繼晷的午夜伏案,多少個周末節假日的筆耕,先後在中國商務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日本國律師制度》、《日本國檢察制度》、《日本國違憲審查制度》,將先進國家的法律制度推介給國人,助動中國司法改革尤其是中國律師制度的改革。司法部丘徵、周院生等領導評價《日本國律師制度》在中國《律師法》修改中起了他山之石之效,並希望我更多地提供些日本其他法律制度為我國法制化進程多做貢獻。我想沒有這些肯定和鼓勵,在煩雜的律師業務中是很難堅持完成後二部專著的。與此同時,為了使日本社會更好更快地了解中國的商務法律,我在中國《公司法》修改後的第一時間撰文《中國公司法修改給在華外資企業的影響》連載在日本《法律家》雜誌,將中國商務法律領域的現狀介紹給國際社會,當日本權威出版社中央經濟社看完連載後聯繫我希望我能執筆出版《中國公司法》一書,當得知出版後被熱銷,當赴東京的客戶公司開會法總拿出該書讓我署名,當以該書的版稅在當選人大的陸家嘴選區設立「學優家貧」獎學金後與獲獎的學生感激的眼神對視時,伏案筆耕付出的辛勞就此煙消雲散。我在日本的律師協會、日本的銀行、日本的企業法務研究機構、日本的高等學府等的演講,將中國的跨境投資、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法律實務現狀零距離地速遞日本社會。
我以一己之力努力演繹好中日法律制度、中日企業法務的橋梁角色。
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如何從司法的角度加強法治、改善營商環境,是一個法律人、一個商務律師始終思考的問題。上海自貿區以2014年7月上海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為「基本法」確立邊界範圍、監管方式、開放方式及領域。但運營三年,外部情況發生了諸多的變化,15年4月自貿區擴容升級,將浦東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等三大片區合併為上海自貿區,為與原先保稅區區域不同的金融、科技創新區域自貿區改革帶來新的挑戰,一系列的變化已對上海自貿區的法制根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6年以快速便捷的信息稿方式向市委統戰部提出了有關「基本法」已不適合當下自貿區的建言,得到了時任常務副市長周波的批示。其後我又聯絡江憲、呂紅兵、黃綺、吳薇、張毅、遊閩健、周天平等法律人士的政協委員,共商有關修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的建議,聽取他們的高見,並在17年年初的上海兩會上遞交了上述提案,前述法律精英的委員也都成了該提案的附議人。兩會結束後自貿區法制辦相關領導就提案與我聯繫,溝通交流提案的具體內容,尤其在自貿區建立公司秘書制度的可行性做了大量的說明,並提供了詳盡的書面資料。在春天的一個陽光明媚惠風和暢的日子裡,我收到了自貿區管委會對提案的答覆,採納修訂《條列》的提案,著手立法調研,並啟動《條例》修訂工作。2018年市人大將《條例》修訂作為立法調研工作,19年列入立法修訂計劃。
在建言獻策中,「建」是建議的「建」,而我更多的是想把它理解為「文死諫、武死戰」的「諫」。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一個法律人,我希望自己的觀察與實務,在參政議政中能夠產生實際的助力價值,為中國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貢獻一份智慧。社會管理是一門科學,由現代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構成的綜合性學科。我非常懷念並感恩在早稻田大學三年的讀書經歷,它在提升我作為一位法律人不可或缺的學養教養和修為的同時,也拓展了我作為一名律師,一個自由職業的社會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綜合視野。作為培養了日本國七位首相、培養了近三分之一國會議員的學府可謂政治人才輩出,江澤民、胡錦濤國家主席國事訪日都會選擇早大演講。如果說關注政治是一種高貴的情懷,那麼校園的空氣中瀰漫著這份高貴,你在其間即被薰陶。
如果有來世,我依然選擇做律師。因為它的高貴,在於其兼具參政使命、法律技能、文化品位、商務市場於一體。
作為一個曾祖輩就闖蕩上海的老上海的我,對未曾涉足卻名震東瀛、海派藝術代表人吳昌碩情有獨鍾,尤其是對他曾在1927年捐贈我母校早稻田大學的六十幅書畫作品、日本關東大地震的義畫義賣抗震援助,甲午戰爭丁汝昌等將士浴血奮戰的吳詩悼丁的美傳,對他的家國情懷、人品風骨更是欽仰敬重。
當得知坐落陸家嘴的吳昌碩紀念館面臨搬遷時,我立馬協同其他委員奔走呼籲最終得以保留;此後,為了遞交《關於修建吳昌碩藝術公園的建議》的提案,風裡雨裡烈日裡,曾多少回徘徊在吳昌碩晚年生命的吉祥之地山西北路923號的吉慶裡,感受詩書畫印四藝卓絕的清末最後一位文人、民國第一位文人,西泠印社首位社長人文情懷。
在做了大量的海內外調研並多次與吳昌碩的後代充分交流互動後,2018年7月,我遞交了《關於修建吳昌碩藝術公園的建議》的提案 ,並以附件形式提交了具體落實提案內容的可行性方案。其後在短時間內便得到靜安區人民政府的提案採納的回覆。難以忘懷的是靜安區文化局負責人約談我時,我力陳侃談了諸多由於受書面提案篇幅限制而不能充分展開的理由,後來在收到了靜安文化局的回覆函中,除了常規的函件回復外,還有一段褒揚我對保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海派文化藝術作出的努力的文字內容,此刻我喜出望外。
人生最大的自豪在於一介知識分子能夠零距離地為祖國效勞。成功不必有我,功成必然有我。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與祖國70年成長的歷程一樣,我人生的每一次蛻變,都是向全新的原點出發,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收益者,我的成長註定是大時代下的小縮影。
如果生命可以有如果,人生可以復盤,我依然會選擇回國投身偉大的祖國。
回到祖國一定不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相關連結:
上海律協投稿通道:
shlxwx@lawyers.org.cn歡迎來稿~
原標題:《拳拳之心 殷殷之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