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新聞正文 來源: 沙市中學 時間:2020-09-11 08:45
荊州新聞網消息(通訊員 高倫強)樹典型,亮品牌,揚師德,鑄師魂。9月10日下午,值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沙市中學召開全校教師大會,隆重舉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年度表彰大會,對過去一年來在教育教學教研、班級管理、學校管理和服務等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教職工進行表彰。沙市中學部分知名校友、荊州部分優秀企事業單位領導應邀出席並頒獎。
全體老師高聲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老師們充滿激情的歌聲響徹會場。
沙市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熊禮才致辭。他介紹了本次受表彰的人員,有堅守講壇、矢志如初的教壇精英,有整天和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的班主任,有與數據為伴、與維修為伍的後勤人員,還有疫情中用於衝鋒的先進個人……他著重指出其中的兩類典型,一類是抗疫先進個人,一類是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獲獎者。前者在2020年與疫情無煙戰場戰鬥中,服從安排,戮力同心,築起了從校門到教室、從食堂到宿舍、從課堂到操場的一道道防線,確保了高三年級順利完成高考及高一高二二十天的復學任務;後者在新高考新教材的競技場上角逐,研究新課標,決勝新高考。熊校長強調,教師的生命史就是一部現代人的學習和成長史,教師的學習力決定著教師的素質競爭力,學校團隊的學習力決定著學校的創新力,也決定著學校培養有學習力和創新力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他鼓勵老師們在豐富的教學實踐中鑽研教育教學課題,從日常的教學行為中思考提煉,最終成為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思想的教師。
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志禮宣讀表彰文件。大會按議程先後表彰了管理育人獎獲得者,服務育人獎獲得者,高考先進個人、教科研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抗疫先進個人,綜合榮譽獲得者,年度貢獻獎獲得者,暑期教師培訓總結反思文章獲獎者。共有180多人次獲獎。學校領導和受邀嘉賓共同為受表彰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
副校長趙文華、沙市中學校友基金會理事長曹光炎一同頒發管理育人獎
【管理育人獎】
管理奉獻獎:吳本萍、李德植、張珺、肖述友、張紹開
宣傳先進個人獎:高倫強、周敏
招生先進個人:丁家順
教學管理先進個人:張俊、毛悅
工會主席戴永平和沙市中學校友基金會理事長曹光炎一同頒發服務育人獎
【服務育人獎】
行政服務先進個:王詩穎
學生工作先進個人:黃嘉懿
教學服務先進個人:陸利、李家俊
後勤服務先進個人:王雨芹、孫旭波
安全服務先進個人:田雨平
副校長趙文華陪同小胡鴨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曾新頒發高考先進個人獎。
【高考先進個人】
徐善慧、杜景泉、曹芳、宋飛、張紹開、丁家順、羅圓成、張珺、蘇衛華、潘靜、張媛媛(大)、趙楊、劉新春、丁琴君、王小妮、熊煒、劉蓉、杜瑛、徐東平、張齡、王后才
副校長吳本萍陪同小胡鴨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曾新頒發高考先進個人獎。
【教科研先進個人】
教學比武能手:時舜、張曉玲、王亞東、範曉婧、王禕豪、金雙嬌、陳露、王詩穎、周敏
教科研先進個人:趙文華、戴永平、李德植、王雨芹、秦卓瓊、陳雄、楊薇、江露露、何婷、金吉、王禕豪、孫旭波、唐年新、肖述友
體藝先進個人:金吉、何婷
校本課程及教材研發先進個人:秦卓瓊、何軍平、金吉
副校長徐善慧陪同思創科技副總經理、沙市中學校友陳思敏為優秀班主任和師德先進個人頒獎
【優秀班主任和師德先進個人】
優秀班主任:丁家順、羅圓成、宋飛、肖靜、尚邦全、朱靜萍;潘磊、熊華、冷勁松、王曉巍;李豔,陳亮,唐年新,何軍平
年度師德先進個人:毛悅
黨委副書記張志禮陪同813獎學金秘書長、沙市中學校友熊克誠為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抗疫先進個人頒獎
【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黨員】
李燕成、夏淨、張紹開、杜景泉、鄭 華、秦卓瓊、陳蓓、毛悅、王新姣、冀李、李坪、蔡建萍
【抗疫先進個人】
徐善慧、李雪冰、李昌坤、李德植、張群武、吳祥成、杜瑛、詹敦才、餘會林、關信章、王宇、邱波、魏永斌、王會文、徐利民、龍毅
副校長吳本萍陪同同誠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沙市中學校友劉郃為綜合榮譽獲得者頒獎
【綜合榮譽】
荊州市優秀教師:杜景泉、王新嬌
荊州市師德標兵:王亞東
荊州市優秀班主任:曹芳
黨委書記、校長熊禮才與菲利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沙市中學校友鄭巍一同頒發年度貢獻獎
【年度貢獻獎】
原高三年級競賽團隊:杜景泉、劉仁宏、宋飛、吳祥成、劉昌梅
沙市中學精準扶貧工作隊:戴永平、曾凡舉
2020年高考特別貢獻獎:
高三(1)班教師團隊:曹芳、盧美仙、吳祥成、張瑤、杜瑛、劉仁宏
高三(2)班教師團隊:杜景泉、夏淨、熊煒、劉蓉、王東華、徐冬平
高三(4)班教師團隊:宋飛、徐善慧、熊煒、劉建軍、杜瑛、徐冬平
高三(18)班教師團隊:張紹開、朱靜萍、鄭華、劉蓉、張齡、王后才
副校長趙文華宣讀了暑期教師培訓總結反思文章獲獎者名單。
受表彰教師代表王亞東和職工代表陸利做了典型發言。他們都認為,作為老師,要心中有學生、心中有學校,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不忘初心,與學校同成長、共命運,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共同把學校辦得更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