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帶孩子的時候,總感覺自己因為抽空陪伴孩子而萌生一種「自豪感」:喏,我一有空就帶孩子、陪孩子玩,是個好爸爸、好老公吧?
把自己帶娃的瞬間讓你拍照下來,發個朋友圈,自詡:「有空就多陪陪孩子。」
這時候仿佛自己臉上寫著「好爸爸」似的自豪。
對於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帶娃的媽媽們來說,寶爸這短暫的陪伴,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充其量只不過搭把手罷了。等到孩子哭鬧找媽媽,爸爸束手無措的時候,又把孩子丟給媽媽,說:「我也很無奈,孩子要跟媽媽。」
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媽媽,剛打開電視想看一會兒綜藝,又要接過孩子哄,這是多麼崩潰和無奈。
根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爸爸們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的陪伴是高質量陪伴」,而在媽媽們眼裡,爸爸們更多的是在「寶媽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
即使是職場媽媽,回到家也是秒變全職媽媽,帶孩子的事親力親為,陪孩子玩、跟孩子吃飯、給孩子洗澡、讀繪本講故事哄睡,直到娃睡下,自己才悄咪咪去洗漱,一直忙到半夜,才能安心睡下,等待又一天新的忙碌。
網上有位職場媽媽做了一張表格,記錄她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和老公的時間安排對比。早上上班前,她忙著準備早餐、給孩子忙著穿衣服漱口洗臉的時候,寶爸在睡覺;送娃去上班,她也去上班的時候,寶爸跟她一樣要去學校上班;下班回家吃飯後,寶媽帶娃陪玩講故事做家務,寶爸坐在電腦前。
這張表格,不僅僅是個例,對於不少家庭來說,媽媽總是扮演著「瞎忙」的狀態,一天到晚都在忙,可是也不知道忙在哪裡,時間一天就過了。而寶爸的時間安排就很「明朗」,那就是專心做他的工作,帶孩子的事有空就陪陪。
有些男人認為,不就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
說這句話的人,難道他們認為帶孩子就是看看孩子不讓他做危險動作、自己在旁邊玩玩手機就過一天嗎?孩子餓了要餵飯,一天要餵4-5次;困了會哭鬧要哄睡;玩玩具弄得亂七八糟;除了要收拾各種玩具、弄髒的餐桌,更糟糕的,要承受孩子隨時哭鬧帶來的心理壓力。所以要堵上男人說這句話的嘴,給他們帶3天就知道了。哦不,一天也夠了。
有些老人會說,以前我們生孩子照樣幹活。
現在的年代能和以前比嗎?她們那時候沒有電視和網絡,別人家的孩子出事溺水、被打這種新聞也都不知道,沒有什麼視頻新聞可看,自然不知道孩子會遇到什麼危險。
現在這個年代,在家樓下都得提防人販子;擔心孩子走丟被騙走;怕過路的汽車不安全;上幼兒園要接送上下學。
在他們那個年代,小孩子在一起玩泥巴,大大小小有照應;餓了只有粥吃;一個老人帶好幾個孩子,他們有伴玩;等到能上學的年齡也都6歲大了……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只有不斷努力賺錢,才能讓家人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擺脫以前貧困的日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這些,都需要有人去犧牲時間來帶孩子,這個被犧牲者,大多數是孩子的媽媽。
她們犧牲自己喜歡的工作,犧牲自己的自由,犧牲自己時間,一心用在孩子身上,都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和教育。
希望寶爸都能理解妻子帶娃的辛苦,並且把時間多花在高質量陪伴和教育孩子身上。
希望每個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而不是在崩潰時,只能躲在廁所裡,默默地「享受」難得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