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 ,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淸麗婉約的水鄉風貌、古樸溫柔的吳儂軟語,是我心中永忘記不了的夢裡水鄉。
周末,逃離城市,帶著對冬韻周莊的無限美好想像,我來到了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 。一晝一水鄉,一夜一 周莊 。3天時間內分別感受到了冬季版《煙雨 江南 》和《晴空版》兩種版本的水鄉美景;接到到鄉村深度遊,入住到本地很有年代特色的民宿,還吃到味道超讚的農家菜,下面就跟著樂玩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到周莊不知沈萬三基本上等於沒來過周莊 ,這個小鎮上,家喻戶曉,沈萬三簡直就是財神的代名詞。
沈萬三本名叫沈富,字仲榮,是元末明初 江南 第一富豪。因為他太富有了,又排行老三,所以得了個萬三的俗稱。萬三,是「萬戶之中三秀」的意思,又稱三秀,是巨富的代稱。當地一直流傳著沈萬三的發財、豪奢、經商以及家庭生活諸方面的許多故事和傳說。
沈萬三從明代中期起就已經成了年畫上的財神,生前把攀附權力的本領發揮到了極致,先是資助張士誠守 蘇州 ,張士誠戰敗後,沈萬三轉而向朱元璋獻金。修城牆,後又提出犒軍,不小心得罪了朱元璋,被藉機流放雲南 ,最後客死異鄉。
周莊古鎮「萬三冠名」的相關體驗非常多,美食最有名的有「萬三蹄」、然後「萬三面」、「萬三糕「,沈廳酒家的」萬三家宴不可不嘗;釀酒有「萬三黃酒」,其中在祁村還有萬三酒莊可以體驗自製酒釀等活動,下面都會一一介紹。
百年前的繁華退去, 周莊 的美食卻未縮水。 周莊 菜從用途上可分官、商、民三類,其中萬三家宴就是沈萬三招待貴賓的酒席。
【萬三家宴】
元末明初沈萬三成為 江南 首富,隨入吳中風俗,講究起居飲食。交際往來皆官紳巨賈,賓客所至熱忱招待。在夫人麗娘的提點下,特聘名廚烹調各式佳餚,冠以「萬三家宴」。其宴講究時鮮,選料精緻,色、香、味、形俱佳。萬三家宴主菜有八大碗組成。八大碗是以青瓷大碗、毛竹筷等為餐具,菜式有:萬三蹄、三味圓、紅燒鱔筒、田螺塞肉、紅燒桂魚、飄香炸金磚、油卜塞肉和農家鰻鯉菜這幾種。品嘗萬三家宴推薦位於古鎮富安橋旁邊的沈廳酒家,這是 周莊 最富水鄉特色和地方風格的菜館。沈廳酒家歷史悠久,前身為沈廳敬業堂,1742年沈萬三後裔沈本仁重整家業,有意弘揚祖上「萬三家宴」名餚,故整修沿河舊屋,重置爐灶桌椅,取名「沈廳酒家」,用袓上的老店,經營有方,生意日隆,成為 周莊 老字號第一名店。走進沈廳酒家,穿著古裝,頭戴灰帽的店小二笑吟吟地上門迎客,用 蘇州 話說:「客官,裡邊請!」店內修飾古色古香、典雅別致,仍保存古宅原來的風貌,餐廳裡面都是木製的桌椅,很有情調古樸風格。沈廳酒家分樓上樓下兩部分。樓下為大廳,樓上有過街騎樓連接東西兩部分,東部樓口為包廂,裝飾雅致,環境舒適;騎樓直通臨河大廳,坐在花格窗前,底下是清亮的河水,波光橋影,水鄉風光,盡收眼底。
沈萬三家宴
萬三蹄 周莊 的招牌菜,是 江南 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當地有句話很流行:「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經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 周莊 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餚。萬三蹄用料考究,以精選的肥瘦適中的豬後腿為原料,加入調好的配料,加水放人大號砂鍋,經過一天一夜的煨煮或蒸燜,火候要歷經數旺數文,以文火為主,煮熟的整隻萬三蹄熱氣騰騰,皮色醬紅。吃法是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取一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這是當年明代皇帝朱元璋考沈萬三時出的難題,沈萬三l臨機應變,抽出這根骨頭當刀解了題,於是朱元璋說「就稱骨刀吧」,以後便成了 周莊 的傳統吃法。
沈萬三家宴
●炒河蝦周莊 常見的是河蝦,色澤光亮,蝦肉飽滿且有韌性,味道自然鮮美。不用削蝦殼,補鈣,炒過後很香口,吃起來別有風味。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以鮮活田螺和豬腿烹製的田螺塞肉
沈萬三家宴
鱔魚活宰後精心烹製的紅燒鱔筒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餛飩之長的三味圓三味圓,俗稱湯麵筋,用水麵筋作皮,餡芯以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蔥、姜、黃酒等調料剁細精製而成,在雞湯內煮熟,皮薄餡嫩。晶瑩剔透,集點心、菜餚、鮮湯為一身。 江南 一帶,三味圓是大眾菜餚,家家都會製作。每當農曆六月份,新麥上場,將曬乾的小麥磨細軋碎,用細篩篩過,將雪白的麵粉另外儲存,只用麩皮加入適量的食鹽和水攪拌成漿糊狀,擱置一兩個小時後,放在清水中漂洗,洗出的粘性很強的麵團就是麵筋,可以作為三味圓的皮子,裹進各種肉餡。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沈萬三家宴
萬三酒冬 江南 ,寒盡淺雪。 江南 別韻是黃酒。周莊 盛產稻米,釀酒業十分發達,其中白酒最佳。將新糯米蒸成飯,調入酒藥後,置於缸中,等它成為酒釀,漉去酒糟,再加上河水儲於缸中,然後將缸置於牆壁旁。過月餘,則成為色清味美的「靠壁清」。相傳沈萬三家在農曆十月釀製的酒最珍貴,故又稱「萬三酒」。黃酒喝起來個悠長甘醇,丰韻綿厚,淺斟低飲,暖心慢醉,和 周莊 美景非常相襯。沈廳酒店地址: 周莊 古鎮南市街103號,富安橋旁邊。
江南特色菜:蓴菜鱸魚羹
●蓴菜蓴菜,是一種嬌生慣養的水生作物,性喜溫暖,適宜在水質清純又風平浪靜的港漢生長,蓴菜有紅梗、青梗之分。一般在清明前後栽種,也可以在白露前後栽種。待植株生長2個月後開始採摘。
葉片浮於水面,呈橢圓形,較滑嫩,葉背有膠狀透明物。用蓴菜的嫩葉嫩莖煮湯,鮮美可口,營養豐富。
西晉文學家張翰的「蓴鱸之思」,就是指他遠在 洛陽 城,仍日夜想念家鄉的這種美味,居然連官都不想當了。人們將蓴菜儲入瓶內或製成罐頭,便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了。
西湖蓴菜為 杭州 傳統名產,產於西湖等 淡水 湖中,又名馬蹄草、水蓮葉。葉片呈橢圓形,色暗綠,嫩莖和葉背部都有膠狀透明物質。在歷史上,以&三潭印月&蓴菜最為著名。
據說從晉朝就有蓴羹鱸膾的記載,相傳乾隆帝下 江南 ,每到 杭州 都必以蓴羹進餐,並派人定期運回宮廷食用。它鮮嫩滑膩,用來調羹作湯,清香濃鬱,被視為宴席上的珍貴食品。新鮮蓴菜也可用白糖拌食;營養豐富、鮮嫩清香的西湖蓴菜湯是 杭州 名菜之一。
關於「蓴鱸之思」,後來有很多人在詩中提及,把思念故鄉的情感和蓴菜鱸魚聯繫在一起,確實詩意盎然。不少詩人遊客墨客因迷戀張翰蓴鱸之思的典故,來 江南感受蓴菜鱸魚的美味……蓴鱸之思—招牌蓴菜鱸魚羹因此而得名。
【水鄉小吃】
來到 周莊 ,一定要嘗一嘗 周莊 原住民的自然美味,大快朵頤水鄉的待客佳餚,暢飲口齒留香的自釀酒水,在特產小店裡看傳統美食製作,看尋常人家如何在日常勞作中詮釋生活。嘗過見過地道滋味,相信你會更愛 周莊 。
沈萬三家宴
沈廳廚房間穿過幽深的沈廳長廊,清香撲鼻而來,帶著藍色印花布的廚娘,正在嫻熟而優雅的製作著地地道道的 周莊 青團。把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艾草洗乾淨後打成汁,加入石灰粉一起煮,煮熟後漂去苦澀的味道,搗爛後配上糯米粉拌勻,反覆揉搓,可以開始製作糰子了。 周莊 青團的餡是用細膩的赤豆與白砂糖製成的,現在也有用棗泥、玫瑰等其他餡料。
江南 特產青團等也深受遊人喜愛。糯篤篤的吳儂軟語,化出了香甜軟糯的糕團。青糰子是糯米粉摻入青菜汁揉成的,白糖豆沙豬油餡,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
●萬三糕周莊 的特產萬三糕已有數百年歷史,由鎮上鄒氏茶食作坊出品。據說因為沈萬三家經常訂購大批糕點贈送親朋好友,乾脆改名為萬三糕。鄒氏先世早在明初就開設公茂茶食作坊,鄒氏茶食作坊隨之有名。根據季節生產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薄荷糕、松子糕、千層糕等20多種糕點,糕點滑糯,入口即化。
首富家的點心,有喜慶莊糕、粢飯糕。
用糯米粉、紅糖、紅豆、芝麻做成的定勝糕,吃起來香糯可口,甜而不膩。其顏色緋紅。
【周莊農家菜】
祁村除了感受年代感滿滿的特色民宿外,傳統鄉間美食同樣不容錯過。這裡的田園新生活讓純手工醃製的美食成為潮流,讓親手栽種的無公害果蔬成為最適宜的食材。除了享受美食,在這裡,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寶寶一起親近大自然,尋找常見的植物。一花一草,一葉一木,將農村生活印刻進歲月裡,留住時間,留住鄉愁。
【特色火鍋】
除了傳統的美食,古鎮上還有時尚的文藝美食。全功樓時尚餐廳地址在 周莊 古鎮全功橋南堍,主打特色的港式菜餚,冬季最適合就是吃火鍋了,這裡主推是 潮汕 牛肉小暖鍋。
全功樓的環境是也是一大特色,它將時尚簡約的風絡融入了水鄉建築中,用餐時,窗外都是綠意縈繞的小橋流水古鎮人家,十分愜意。
看完樂玩君對周莊美食的介紹,歡迎留言分享你們到周莊旅遊時,吃過那些好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