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寵物狗正在醫院輸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楊書貞段偉朵文白周峰攝影
核心提示丨連日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寵物診療亂象的報導引發各界關注。除了寵物看病貴,很多寵物主人還反映寵物醫院不給狗主人看處方,同款疫苗在不同醫院收費不同等問題。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寵物醫院?成為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為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市民吐槽】
【遭遇】千元買不來「一紙處方」,同樣的疫苗3個地方3個價
「我就想問問,醫生給狗開的藥我有權利知道嗎?」洛陽胡女士向記者吐槽道,原因是她花了2000多元在一家連鎖型寵物醫院給狗狗治療感冒,李姓醫生稱狗狗患上了肺炎,得每天打針治療,「一針就是200元」。治了一個月沒見好轉,心急火燎的胡女士趕緊給狗狗換了一家醫院,醫院稱並不是肺炎,治療3天後狗狗就痊癒了。感覺上當的胡女士找到李姓醫生提出看處方,醫生堅決不給。「直到現在,2000多元的治病費都是個糊塗帳。」胡女士說。
養了7年貓的張女士有同感,「看了多年病,從來不知道用了什麼藥。進了醫院就是給貓拿藥、付錢,甚至沒有消費憑證」。
市民楊女士給4個月大的金毛狗打疫苗,提前廣泛對比了一下疫苗價格和治療疾病的範圍。令楊女士納悶的是,同樣是英特威的某型號疫苗,3家寵物醫院竟然給出3種價格。「疫苗有進口和國產的區別,價格不一樣咱能理解,可同樣的東西為啥價格不同?」
此外,同品牌、同型號的疫苗3家醫院承諾的治療範圍還不一樣,這讓楊女士更「摸不著北」。於是,她選擇了就近的一家性價比相對高的寵物醫院給狗狗打了疫苗。
【各方說法】
【業內人士】「正規醫院都會給看處方」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鄭州市寵物行業診療協會副會長仝宗喜介紹,正規的寵物醫院一定會給寵物主人看處方,前提是寵物主人事先要提出來。「關於處方單,醫院不會再給狗主人單獨留一聯,這是因為開處方涉及技術範疇,醫院還是想保密。但是,只要寵物主人提出來,正規醫院都會滿足要求。」
針對疫苗不同價的問題,仝宗喜告訴記者,這是市場行為使然,裡面不乏惡意競爭。他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寵物醫院都在虧損,房租、人員費用都在上漲,還有其他各種費用支出。「一個百餘平方米的大型寵物醫院和幾十平方米的小診所成本支出肯定不一樣。」疫苗的價格也就不一樣了。
【律師】不給看處方侵犯知情權,或有欺詐性消費
對此,上海市浩信(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英懷告訴記者,寵物藥價由市場決定,寵物醫院給寵物看病也要開處方。寵物主人帶寵物去寵物醫院看病,寵物主人和寵物醫院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合同關係,按照《合同法》的要求,作為買方的寵物主人享有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如果寵物醫院利用信息不對稱而拒絕提供藥方、強制其買藥,肯定屬於違反《合同法》的行為,寵物主人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或起訴追回醫藥費。
針對洛陽胡女士的遭遇,張英懷說:「寵物得了什麼病,用了什麼藥,各自多少劑量,這些都應告知寵物主人,否則就是侵犯知情權。幾十塊錢就能搞定的事,卻讓寵物主人花了上千塊,可能涉嫌欺詐性消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醫院要對欺詐性消費進行雙倍賠償。」
【產業現狀】
【數據】鄭州持證寵物醫院數量4年翻番
中國寵物產業聯盟2017年發布的《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寵物醫療機構約10000家,但業內有一定專業化水準,且為連鎖經營的寵物醫院數量佔比不足10%。與此相對應的是,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寵物數量達2.5億隻。
仝宗喜可謂鄭州寵物醫療市場發展的見證者。他告訴記者,2014年鄭州市寵物行業診療協會成立,當時有動物診療許可證的還不到90家,2017年底已經達到200多家,「4年間,鄭州正規寵物醫院數量翻了一番還多!」
針對「寵物看病比人看病貴」的說法,仝宗喜認為這樣說有失公允。真正的寵物醫療機構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問題的關鍵在於,很多以寵物醫院之名漫天要價者,其實並不是醫療機構。「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不乏渾水摸魚的『無證行醫者』。目前的亂象是雜牌軍攪了正規軍的『局』。」
【角逐】全省20多家寵物醫院被外地資本收購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9月份算起的半年間,資本扎堆進入河南,20多家寵物醫院被收購。
2018年3月10日至12日,中部第二屆小動物醫師大會暨國際寵物用品博覽會在鄭州舉行,業內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河南20多家寵物醫院已被他們收入囊中」。這些收購的完成,大都集中在去年第四季度。
瑞派、瑞鵬集團、高瓴,被業內稱為中國寵物醫療界的「三大資本」。3月10日晚上,在鄭東新區舉行的「中部寵物診療行業高峰論壇」上,瑞派投融資總監劉西亞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瑞派在河南已收購了10家寵物醫院。其中,在鄭州收購了7家寵物醫院,在安陽收購了3家。
【交流支招】
【支招】哪家醫院最靠譜?選口碑好的!
寵它,就想給它最好的,可是我的「錢包有限」。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寵物醫院?仝宗喜認為,這個主要「靠口碑」。「遛狗的時候,多和其他狗主人交流哪家看得好,大體不會錯。」
他建議,在選擇寵物醫療場所時,寵主要確定選擇的地方是否具備寵物醫療資質、證照是否齊全。寵物店和一些證照不齊的寵物醫院就是網上傳聞的「黑心寵物店」,在那裡,寵物的健康得不到保障,錯誤的診斷治療導致寵物致死致殘的情況不勝枚舉。建議寵主選擇品牌連鎖或者大型的寵物醫院,這些醫院對於處理一些專科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層層監管,收費和治療都比較規範。
【他山之石】
給寵物辦醫療保險,最高賠付數萬元
2014年9月,國內一些城市出現了寵物醫療保險保障計劃。這打破了國內「寵物險」只保人不保寵物的保險方式,把寵物醫療報銷納入保險範圍的寵物醫療保障計劃。費用低至數百元起,除累計最高賠付數萬元外,還贈送寵物丟失分擔協尋廣告費用,並且提供投保寵物的基礎體檢、被保險寵物身份識別和被保險寵物血統等級體系的建立。
美國:獸醫上門看病,定價還很透明
在美國,一家公司提供按需獸醫上門服務。據該公司創始人透露,其實89%的寵物疾病,在家裡就能被治癒,包括皮膚、耳朵、眼睛、脾胃問題。當寵物的疾病嚴重到無法在家裡進行醫治時,比如需要在無菌條件下所進行的手術,經審查,該公司會帶用戶寵物到當地實體醫院進行治療。這也省去了用戶自己帶寵物到醫院治療的麻煩。
此外,每次預約後,獸醫都會打電話給主人來詢問寵物的疾病情況,判斷此疾病是否可在家中治療,抑或需要送達當地醫院。用戶所付的費用包括寵物的身體測試、問答、剪指甲和洗耳朵,以及後續的視頻和電話費用。任何額外的服務,比如疫苗、處方,也比傳統渠道便宜25%-40%。便宜的原因在於不必支付高昂的店面租金和硬體維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