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所謂「吃一 口,疼一口」的滋味想必很多 人都體驗過。通常情況下,只要均 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 新鮮蔬菜水果,調整生活節奏,適當 鍛鍊、強化免疫功能,口瘡在一兩周 內就能自愈。如果身體狀態越來越 差,口瘡長時間不愈或頻繁發作,就 要警惕這可能是淋巴瘤在「興風作 浪」了。 淋巴瘤導致的口瘡大體可分為 兩種:原發灶在口腔,即以口瘡為單 一表現,或同時累及頸部淋巴結等 部位的淋巴瘤;免疫功能低下導致 的口瘡反覆發作。這種情況在確診 淋巴瘤前,應密切關注患者是否伴 有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明顯減輕及 淋巴結腫大等表現。
就診時,醫生 應綜合患者的全身症狀判斷口腔潰 瘍的良惡性,必要時需進一步進行病理活檢以明確診斷。 警惕淋巴瘤的早期信號。淋巴 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 瘤,臨床表現多樣,一些非特異性的 表現很容易被大家忽視。除了口腔 潰瘍,淋巴瘤還可能有以下表現。 1.局部症狀:無痛進行性淋巴 結腫大是淋巴瘤最常見的臨床表 現。腫大的淋巴結壓迫周圍的組織 器官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如胸腔裡 的淋巴結腫大可能引起胸悶、憋氣、 咳嗽等症狀;腹腔裡的淋巴結腫大 可能引起腹脹、便秘、下肢腫等。此 外,淋巴瘤也能直接侵犯臟器,如胃 腸道淋巴瘤可能表現為腹痛、腹脹、 便血等;肺淋巴瘤,可能表現為咳 嗽、咯血等。
2.全身症狀:除發熱、盜汗、體 重減輕等,淋巴瘤還可能有皮膚瘙 癢、疲勞、乏力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發熱是指在排除其他感 染因素的前提下,體溫大於38.5℃; 盜汗是指發生在夜間的,需要更換 衣服被褥程度的大量出汗;體重減 輕是指6個月內不明原因下體重下 降10%或更多。 3.血液學表現:如貧血、白細胞 或血小板異常、血沉快等。 確診淋巴瘤,病理活檢是金標 準。是不是具備了以上表現都要懷 疑淋巴瘤呢?實際上,淋巴瘤發病 率相對較低,據《北京市健康白皮 書》報導,2014年北京市淋巴瘤發病 率約為十萬分之九,也就是說, 1萬 個人中可能會有一人患病。 發現淋巴結腫大,並不一定是 患上了淋巴瘤,很多情況下淋巴結 腫大都屬於正常的反應性增生。醫 生一般通過淋巴結的大小、質地和 形狀判斷其良惡性。
正常的淋巴結一般較小,質地柔軟,而直徑大於 1.5 釐米,質地像觸摸鼻尖或者額 頭,質地堅韌或堅硬,就需要考慮惡 變的可能。如有必要,醫生會建議 進行組織活檢來明確淋巴結的性 質。活檢會根據病變的部位,包括 淋巴結切除、 B超或CT引導下的穿 刺、胃腸鏡等多種方法進行取材,並 對取出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淋巴瘤並不可怕。即使確診得 了淋巴瘤也不必恐懼。與其他惡性 腫瘤相比,淋巴瘤的治癒率相對較 高。
經規範治療後,霍奇金淋巴瘤 的治癒率可達到 80%~90%;非霍奇 金淋巴瘤,不同類型治癒率有所不 同,但總體來說,約2/3的病人能夠 被治癒。 淋巴瘤的治療以全身化療為 主,靶向藥物聯合化療可進一步提 高療效。有些情況下需要聯合放 療,此外,手術並不是淋巴瘤的常規 療法。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定期評 價療效,調整治療方案。相信隨著 越來越多臨床新藥試驗的開展,淋 巴瘤的治療能夠更進一步,為患者 帶來更多選擇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