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小僧彌見到雪後臘梅,隨口吟誦出一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

2020-12-15 塵世曉書僮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朝代,而且那也是一個人才濟濟,湧現了大量詩人的時代,而且那些詩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以及對於漢語語言的貢獻,那都是任何一個時代所無法比擬,即使是一位很普通的人,他們都敢於在那個時代,站到臺前來賦詩一首,這就是勇氣,同時也是一種文化氛圍。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環境,才使得唐朝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朝代,成為了文化強國,即使是到現在唐朝的影響,也依舊還在持續,我們每天可能都與這些唐詩打交道,只是有些人沒有注意而已,例如我們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成語,那麼這些成語,有一部分來自於唐詩。所以說唐朝即使是到現在,也依舊還在影響著我們。

那麼說起唐詩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熟悉,那些按照嚴格的格律來描寫的詩作,不僅優美動人,富有節奏感,另外還非常的抒情,有的詩作裡,還充滿了哲理,所以讀這樣的文學作品,除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之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唐朝的有很多可能並不出名的詩人,但是他們的詩作卻是非常的出名,而且還有一些天才式的少年,他們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便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這其中以初唐時期的王勃,以及後面的李賀最具代表性,兩個人都是屬於天才,同時也都只活了二十多歲便逝世了,可是他們的詩作,直到今天人們讀起來,依舊還是會被感動。

小編今天再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小神童,而且他還是一位非常特別的小神童,那就是齊己,他在很小的時候也是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早梅》,當時詩人還只是一個小孩,並且由於家裡貧窮,可是他非常的刻苦,因此被寺廟裡的一位院長收留,做起了和尚。

據說他的這首《早梅》正是他在剛入寺廟時所作,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了雪,齊己看到了雪後的臘梅,覺得非常的漂亮,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成為了一首詠梅的經典之作。

《早梅》唐代:齊己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這首詩描寫的非常細膩,也非常的生動,同時也非常的傳神,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最讓人感動的是,寫這首詩時,我們的詩人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孩,所以從這首,足以看出詩人非常的有才華,也很有悟性。

詩的頭四句,便描寫到了雪後的美景,然而從這美景中,詩人更多的是看到臘梅的那種堅強,儘管雪下得很大,到處都是白皚皚的一片,但是詩人並沒有拘泥於寫雪,而是以雪抒情,以臘梅言志,從中傳遞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人生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大的一個特點,所以這首詩也為了眾多詠梅詩中,非常獨特的一首。

後面的四句,不僅描寫到了臘梅的緊強,同時也感受到了臘梅那種獨有的唯美,以及它在雪中所帶來的芬芳,另外到了最後兩句「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更多的是表達了詩人一種內心的嚮往,如果梅花明年還能夠按時開放的話,那麼我希望它可以開在人們常去的春臺。詩人描繪的非常純真,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齊己的這首《早梅》,儘管是他早年的作品,但是不得不說,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詩人描繪的如詩如畫,把雪中的美景,以及臘梅的那種精神,描繪的無比深刻,尤其是最後的那種美好的願望,更是讓人感動萬分。

相關焦點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位唐朝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的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還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等著名的詩集裡,另外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更是頻頻地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現在只要一提起他的詩作,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首。
  • 唐朝詩人名落孫山,晚上失眠寫下一首28字的抒情詩,流傳千古
    唐朝詩人名落孫山,晚上失眠寫下一首28字的抒情詩,流傳千古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因此在文學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成就的,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漢賦、元曲,都是代表了某一個時期文學的藝術巔峰,那我們最熟悉的,也是從小就開始誦讀的就是唐詩三百首,不管是到什麼時候
  • 韓愈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整首詩構思奇巧,成為詠雪裡的千古名篇
    唐朝有很多偉大的詩人,他們都是屬於那種開宗立派的祖師爺,例如盛唐時期的杜甫,他就成為了後來「江西詩派」的祖師爺,以至於當時的北宋很多詩人都學習他的詩,從而成為了一代文學大師。那除了杜甫之外,例如白居易、劉禹錫、韓愈等人,那也是同樣的影響了後世很多的詩人。
  • 杜牧的《山行》是千古名篇,有位小詩人不服,於是也模仿了一首!
    杜牧是晚唐時期可以和李商隱齊名的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也都很經典,尤其是他的一首《山行》,更是美得令人心醉,整首詩就是一幅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所見所聞娓娓道來,從而也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通篇只是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十八個字,卻是無人能夠超越。
  • 初唐才子駱賓王的這首送別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描寫的很傷感
    駱賓王是初唐四傑裡,僅次於王勃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代表了初唐時期,詩歌創作的最高水平,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他的詩作都不會陌生,特別是他在七歲時隨口吟誦出來的一首《詠鵝》,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篇,還被收錄在了我們的小學課本,成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唐詩三百首丨杜牧與歌妓分別,揮筆寫下一首詩,成就千古名篇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54期,每天定時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請關注我,感謝在唐詩宋詞的綿長詩卷中,關於描寫離別的佳作名篇有很多。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離別詩《贈別》,這首唐詩是杜牧離開揚州時與紅顏歌妓分別時所作,字裡行間之中充斥著離別的不舍和二人深厚的情感,這首詩情真意切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被後人整理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杜牧的這首《贈別》吧!
  • 朋友失約,他隨手寫了一首詩,竟成為千古名篇
    他去世之後,南宋著名詞人劉克莊寫道:「世間空有字,天下便無詩。」這首約客,是趙師秀的客人失約後所寫,清麗脫俗,朗朗上口,不愧為千古名篇。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是描寫等待客人來訪的季節。兩句詩寫出了詩人居住環境的清新靜謐,烘託出梅雨時節鄉村夜晚的恬靜和諧氣氛,同時還折射出詩人落寞孤寂與煩躁不安的心境。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等待的人沒有到來,詩人只好一個人承受寂寥。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就比如著名的《長恨歌》,這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一篇之中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直到現在,比翼鳥的句子還被很多人奉為圭臬,這首詩中的其他句子也是大部分都膾炙人口。作為一個詩人,寫出這樣的作品也確實是讓人嘆服。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這兩句詩,這足以說明此詩的經典之處。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一位文學家,能夠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他的文學成就之外,還有就是他的高尚品格,也正是這兩個因素,從而使得他成為了唐朝最為令人尊敬的詩人。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
  • 他用3年才寫出這2句詩,所有人都說他愚蠢,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說起唐朝,除了它富庶的經濟、強盛的國力之外,估計最讓我們稱道的就是那蓬勃的文化了,尤其是詩詞藝術的發展,更是堪稱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而流傳千古的「僧敲月下門」就是出自他的筆下,據說其中的一個「敲」字賈島也琢磨了好久才最終確定。雖然他的詩詞多是對瑣碎生活的描繪,但正是因為他的苦心孤詣才讓自己的作品能夠久久流傳,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
  • 朱熹四首詩,經久不衰 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朱熹四首詩,經久不衰 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一、《泛舟》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這首詩,是把泛舟比方學道的。詩人雖是南宋有名的理學家,但這首詩卻寫得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富有理趣。詩的一、二句寫景,「一鑑開」點明了湖面之平靜,「共徘徊」即進一步強調了湖水的清澈,又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詩人沒有單純地停留在寫景上,而是針對湖水之清展開思考,用一問一答把一個哲理性的問題闡述明白。後人經常用三、四兩句詩來比喻在工作或學習上要不斷汲取新鮮養分,才能取得不斷進步。
  • 史上最幸運的詩人,一首詩靠一個字名揚千古,人人皆知
    在中國古代,唐詩宋詞那是非常出名的,就拿唐代詩人的詩來說,有些詩人寫詩那是費勁了腦汁,常常因為一首詩中的一個字,就不吃不喝,苦思冥想,煞費苦心,可是呢,有些詩人就開口成詩,叫人羨慕,這些大詩人不管是如何作詩的,他們的詩篇早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麗的篇章,他們就是如此的偉大,像大詩人李白
  • 溫庭筠見到暮春三月的雪,於是寫下一首嘲笑雪的詩,卻成為了名篇
    晚唐時期的唐朝,整個帝國可以說是搖搖欲墜,但是在文化上,卻是同樣的還很強盛,這其中在詩方面以李商隱和杜牧成就最高,那在詞方面,卻是以溫庭筠和韋莊,他的詞寫得清新優雅,然而他的詩,應當說也是值得一讀,同樣的描寫的很深刻,也非常的悽美,譬如他的這首《嘲三月十八日雪》,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詩人以一種非常高超的表現手法,把暮春三月的雪,以一種非常悽美表現手法,描寫的非常唯美
  • 唐朝僧人信手拈來的一首詞,成了「詠梅」名篇,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齊己是唐朝三大詩僧之一,留下了800多首作品,就數量上來說,唐朝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寥寥無幾。 他生於風雨飄搖的晚唐,家境貧寒,卻酷愛讀書寫詩。 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用竹枝在牛背上寫詩,這和明代的畫家王冕有點像。
  • 兩位被貶之人相遇後,把酒言歡相互贈詩,不料竟成千古名篇
    把酒交談過後,白居易當即賦詩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給劉禹錫。劉禹錫自然也得回詩一首給白居易,便寫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不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出名,所以我們這裡來討論一下劉禹錫的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儘管唐朝有無數的詩人,但果要論細膩的話,大概沒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比。雖然後世有很多人認為這首詩並不是王維的作品,最直接的一個證據,那就是這首詩並沒有收錄在他的詩集裡。所以也有人認為此詩是一首偽作,而是後人借用王維的名,寫下的這首一首詩。但是現在很多的學者和專家,則是比較傾向於這是王維早年間的作品。
  • 蘇軾在結婚當天隨手寫一詩,沒想到卻廣為流傳,成千古名篇
    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但是沒想到的是,這首詩卻被後人廣為流傳,成了千古名篇。這首詞名為《南鄉子·集句》,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蘇軾的朋友張先80歲高齡了竟迎娶了一位18歲的少女,當時和他在論壇上常有詩詞唱 和的著名詞人蘇軾和眾多詞友去拜訪他,問老前輩得此美眷有什麼感想,張先於是隨口 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則以詠史抒懷為主。在詩歌成就上,杜牧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但在官場上,杜牧卻終生失意,屢次進諫,屢被流放。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