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報導
誰汙染了海源寺龍潭水
海源寺龍潭水汙染事件經本報報導後引起多方關注,尤其是海源寺水廠因為水汙染無法取水,造成每天供水量減少6000多立方的事實,讓飽受缺水之苦的市民們憤怒不已。
昨天記者再次實地探訪環保部門調查過的企業、單位時發現,位於海源寺龍潭後面半山坡上的雲南骨傷科中等專業學校二校區內,汙水夾雜著臭味從校園內裸露的溝渠中直接排下山坡,環保部門在此前檢查時也發現學校還將汙水排往溶洞內。而造成海源寺龍譚水被汙染的元兇,就是地下水系被類似的違規排汙所汙染。
現場
學校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昨天下午2點左右,昆明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支隊稽查科李科長和其他工作人員再次來到海源寺龍潭,查看水質情況。工作人員分別抽取了出水口和邊上水池的水樣進行對比,認為目前龍潭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環保部門調查汙染源時,位於海源寺龍潭後面半山坡上的雲南骨傷科中等專業學校二校區也在其中,當時調查發現該校存在隨意排放汙水的情況。
記者昨天再次來到該學校,進入大門後順著蜿蜒的道路往山坡上行走,路邊一條裸露的溝渠內流淌著發臭的汙水。這股臭味與之前海源寺水汙染時發出的臭味很相似,且水質發黑、冒著白色的泡沫。
順著溝渠往上走,在學校第9幢辦公樓側面路邊拐角處,一涵洞內流淌出大量汙水,裡面夾雜著一些垃圾。而這個涵洞附近是學校的食堂、公廁、學生宿舍。在學校操場邊上的第12幢教學樓後面,下水道邊上散落著許多糞便,裡面流有大量汙水。
涵洞和下水道的汙水,最終匯集到路邊的水溝裡,散發著惡臭順著道路邊流下。
順著溝渠往山坡下查找,發現汙水最終流入學校大門附近路邊樹叢中的一個小水池。水池裡匯集了大量汙水,而在水池邊上還開有一口,將池內汙水往山下排放。由於池子邊上是圍牆和陡峭的山體,出水口以外的情況記者無法看到,無法掌握汙水的流向。但這個汙水池與海源寺龍潭垂直距離不過200米、水平距離不到一公裡,且汙水池在上方,龍潭在下方。
環保部門:
學校將汙水排入溶洞
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稽查科李科長介紹,在此前的檢查中發現,學校將產生的汙水抽入山體內的一個溶洞排出去。由於山體的複雜性,汙水排入溶洞後,造成的汙染十分嚴重,將直接威脅地下水。
「龍潭水被汙染時,水質檢測汙染超標物中COD(化學需氧量)、氨、氮等和學校汙水中檢測的數據相差無幾。」李科長說。
「學校沒有任何汙水處理設施,也沒有排汙管道接入市政排汙管網,產生的汙水直接排入溝渠、溶洞,造成了環境汙染。」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說,發現問題後已經責令學校進行整改,完善汙水處理設施。下一步環保部門將在整改期限滿後進行驗收,同時加大監督檢查,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
李科長介紹,針對海源寺龍潭水汙染的情況,環保部門根據水文分布情況進行了大量排查,最終調查了科研機構、醫療機構、農家樂、學校、企業在內的6個單位、場所,並發現了許多問題。
「監獄的造紙廠處於試運行階段,發現問題後環保部門及時指出並要求整改,目前已沒有繼續排汙。」工作人員介紹,位於上遊花紅洞附近的科研單位中,有兩家存在養殖情況,其中一家有汙水處理設施,但在實際操作時減少了處理環節造成了汙水排放;另外一家則沒有汙水處理設施,且兩家科研機構附近均沒有專門的排汙管道。同時在花紅洞一帶的村莊也沒有任何排汙管道。
在分析此次水汙染原因時,工作人員表示,由於近幾年昆明乾旱少雨,上遊產生的汙物沉積在山體、巖縫中,今年6月初雨季來臨,降水量突然增多,沉積的汙物被雨水衝刷後匯集下來,造成了突然爆發的水汙染。
進展
汙染情況已上報市政府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花紅洞,附近的花紅聖泉酒莊已經處於試營業階段。「產生廢水的地方主要是餐廳,但餐廳只能容納下80人左右,正常運行時也沒有多少汙水排出。」酒莊吳經理介紹,相關的汙水處理設施酒莊都有,他們也會在今後工作中注意汙水處理。
而附近的科研機構,記者雖然在園區內能見到養殖的動物,也能聞到散發的臭味,但無法進入養殖區內,看不到汙水的處理情況。
「目前海源寺水汙染情況已經上報市政府,環保部門正在著手對重點汙染單位進行立案調查。」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說,被責令整改的企業如果在期限滿後驗收不合格,也無法達到相關要求,將上報關停。
市民網友大學教授熱議「龍潭水汙染」事件
非常時期水源被汙染 應嚴懲
在昆明市供水緊張的非常時期,海源寺龍潭水源被汙染事件,牽動著許多市民的神經。雲南大學教授石鵬飛、網絡寫手「風之末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雲南大學教授石鵬飛
要像查酒駕一樣查汙染企業
對於現在企業只圖發展不顧環境的現狀,雲南大學教授石鵬飛表示:「現在的發展沒有一個嚴苛的遊戲規則,即使有,也很少有人遵守。為什麼?因為懲罰不夠嚴厲,如果懲罰像醉駕那麼嚴厲,就沒有人敢犯了。」
這次汙染事件的爆發,石鵬飛認為這不是一方的責任,除了汙染源責任人一定要嚴懲外,相關部門也該對這個事件進行反思,是不是監管到位了,相關執法人員有沒有防患於未然。
「這次水汙染事件有多個『嫌疑對象』,就是因為他們對法律沒有敬畏,或者說,觸犯這個法律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他們一點也不害怕。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不夠大,懲罰力度不夠大,這才導致了這個事情的最終爆發。所以,政府在處理這個事件的時候,一定要嚴懲,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石鵬飛說。
知名網友「風之末端」
事件反映出政府監管不到位
「昆明市供水緊張,大家神經都緊繃著,現在又出現這個事,政府不嚴懲汙染元兇是不能服眾的。」高度關注海源寺龍潭遭汙染的雲南知名網絡寫手「風之末端」昨天表示,對於汙染源責任人,罰就要罰得他們有切膚之痛,不敢再犯。
風之末端分析,近幾年來,節水、環保已成了人人有責的事情,為什麼現在還會發生這麼大的汙染事件呢?歸根結底是居民環保意識不夠,政府要組織宣傳活動,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才有可能杜絕汙染的發生。
「事件也反映出政府監管不到位,水源周圍企業的排汙系統在未啟用時就應該進行檢查,確保設施完善後方可啟用。這次的事情爆發後,政府更應該對其他水源周圍的企業進行相關的整改,不能等到事件被媒體曝光了才重視,相關執法人員的職責要盡到位。政府一家一家仔細查,難度雖然很大,但是如果想想自己家人也在喝這個水源的水,這點難度也不能阻止徹底清查的必要。」風之末端說。
編輯: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