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裝拍攝場地著名的橫店,如今也不能再只依賴於古裝劇了。
近日,橫店影視城召開發布會,宣布為了支持現實題材作品拍攝和電影產業發展,旗下所有攝影棚,將向電影及現代、當代、科幻題材類型的電視劇組免收租賃費,並提供影視城旗下酒店最大的住宿優惠、制景和道具工人便利服務等。
這不是橫店第一次提出免收場租的讓利政策。2000 年,橫店便開放了實景免費拍攝,而這次的優惠有幾個關鍵詞:電影、現實題材、科幻題材、攝影棚。
有讓利,有幫助產業發展,但更多的,也是為了自身發展。
橫店一條龍
橫店影視城誕生之初,源於 1996 年,為了拍攝謝晉導演的《鴉片戰爭》,橫店建造了「廣州街」。
次年,為了拍攝電影《荊軻刺秦王》,橫店修建秦王宮。陸陸續續地,香港街、明清宮苑、明清民居、華夏文化園等場地逐個建成,橫店成為了當時國內少有的大型影視拍攝基地。
2004 年,橫店影視產業試驗區被確立為第一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2006 年,橫店影視城被評為"中國十大影視拍攝基地」。從浙江一座普通的小鎮,到成為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橫店用了不到 10 年。
再到如今,它已成為公認的國內最大影視拍攝基地,每年有約 1/3 的古裝戲出自這裡。但橫店影視城的主要收入並不來自於拍攝場地的租金。
橫店集團最初以絲廠起家,後續又進入服裝、電子、醫藥化工等領域,與影視並沒有什麼關係。最接近於如今影視城發展狀況的舉措,是 1994 年橫店集團在鎮內重建了佔地約 280 畝的大智禪寺,這一龐大建築群後來也成為了橫店影視城拍武打片的一大基地,以及 1995 年創建文化村、娛樂村、度假村等文化娛樂設施。
在影視城的雛形、也就是「廣州街」建成之前,這些動作,就已奠定了後來的橫店影視城的商業基調。
從 1996 年到 2018 年,橫店接待了共 1.5 億的遊客量,2018 年單年達 1916 萬人次。而在近期一則商鋪招租公告中,橫店影視城承諾「夢幻谷、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廣州街景區,2020 年實際遊客人次若低於 2019 年人次,該景區將根據實際差距按比例退還租金」。
業內人士表示,旅遊收入在影視城收入中佔了很大一部分。官方的自我定位和態度也很明確,遵循「影視為表、旅遊為裡、文化為魂」的發展和經營戰略,實現影視拍攝基地向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的轉型。
另一方面,橫店影視城打造了提供給劇組的完整配套服務,包含餐飲酒店、服裝道具、群眾演員、租車等,當劇組駐紮拍攝時,橫店能從這些業務中賺取費用。橫店影視城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明英曾向央視財經表示:「我們這個餐飲是日產出5萬的量,實際上住房才是我們最大的一塊收入。」
某影視機構工作人員告訴作者,如果他們劇組入住橫店的酒店達到某個數額, 就可以免除攝影棚租賃費用。再加上此前的實景開放,橫店大部分拍攝場地其實一開始就不承擔收租的任務。
此外,大量劇組的入駐使得當地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影視傳媒產業群落,進一步推動了更多影視公司在此落地,東陽市此前也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企業註冊。
2018 年中,崔永元曝光範冰冰陰陽合同,受波及最大的是明星避稅福地霍爾果斯。位於東陽市的橫店雖然不在首要關注範圍內,但無疑也受到了影響。
古裝已過時
前有稅收整頓,後有限古令,中國影視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大潮。有人將其稱之為影視寒冬,也有人積極地認為這是一種洗牌和優化。
根據首都影視發展智庫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 2019》顯示,2019 年 1 月至 9 月,備案立項的電視劇為 646 部和 24597 集,比 2018 年減少了 240 部和 10612 集,同比分別下降 27.1% 和 30.1%。其中,古代題材的備案數目與去年同期相比削減過半。
宮鬥劇、抗戰劇、諜戰劇成為廣電總局的審查重點,注水、翻拍泛濫、演員高片酬等問題也備受重視。再加上觀眾審美有所提高,此前攢夠流量明星就有資本和市場的「盛況」已一去不復返,考慮到審查和市場反饋,出品方變得更加慎重,開拍的劇組數量進一步縮減。
橫店的拍攝場景主要為古代和近代,劇組進駐變化情況可想而知。根據橫店影視城每日劇組動態頁面顯示,12 月下旬每日開拍的劇組平均在 21~28 個之間,對比 2016 年,同日劇組接待量最高曾達到 60 個。
但不是整個行業都在嚴重縮減。
2019 年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通知,再次強調堅持鼓勵現實題材創作;電影市場的項目,受行業「寒冬」的影響則要輕得多。也就是說,當代、科幻題材及電影的劇組,對攝影棚的需求依然存在。
對橫店來說,所有建築和攝影棚的搭建都屬於沉沒成本,空置與否並沒有什麼支出上的區別,但建立於劇組進駐基礎之上的配套服務收入則與影棚利用率息息相關。免去電影和當代、科幻劇組的棚租,換來配套服務收入,是橫店對抗古裝劇組數量下滑的方法。
某上市影視公司的營銷人員告訴作者,劇組選場地時通常最重視的因素主要在於配套服務和場地選擇多樣性,「橫店集團化、規範化管理,算配套服務最好的,也沒有地痞流氓扯皮」。
儘管橫店目前依然是國內第一大拍攝基地,但國內其他新興的影視城也在通過打造差異化的優勢,爭奪劇組合作機會,蠶食市場資源。
▲圖自西海岸發展集團,劉志文攝影
據悉,象山影視城就以周邊酒店的高性價比和優質房源吸引了不少劇組,還配備了協拍員幫助從中協調多個劇組拍攝進程。位於青島的東方影都則搭建了達 1 萬平方米的單體攝影棚,及高標準的室內水下攝影棚和室外拍攝水池等,主打高科技和優秀硬體;青島靈山灣影視局也推出多項補貼政策,對入駐東方影都拍攝的優秀影視作品給予最高製作成本 40% 的補貼等。
而橫店的攝影棚目前有 100 個,但在科技和硬體設備條件方面並沒有太大優勢。在限古令政策和行業轉型的背景下,橫店的古代建築群落顯得過於單薄,難以應對行業新需求和風險。
據悉,橫店表示將在未來 2 到 3 年內增加至 200 座新型高科技攝影棚,以提供更為全面的攝影棚服務。
影視行業正在向現實轉型,橫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