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日報記者 陳瓊
金秋時節,在十二師一〇四團的萬畝桃園裡,蟠桃、水蜜桃等陸續成熟,一批批遊客走進桃園採摘桃子、購買桃園土雞、在農家樂體驗自助燒烤,使桃園人氣爆棚。
走進一連職工趙秀芬家的桃園,紅彤彤的桃子掛滿桃樹枝頭,散發著香味,讓人垂涎欲滴。趙秀芬穿梭在桃林裡,正忙著向遊客介紹桃子品種,並教他們如何採摘。
「我家種了40畝桃樹,有油桃、蟠桃、雪桃、水蜜桃等10個品種的桃樹,最忙的時候桃園一天能接待遊客200餘人,預計今年銷售桃子的收入可以達到60餘萬元。」趙秀芬開心地說。
一〇四團萬畝桃園從2008年4月開始建設,到目前桃樹種植規模已達4060畝,每年可以銷售上千噸高品質的蟠桃、油桃、水蜜桃等。
2011年,一〇四團投入200餘萬元,在萬畝桃園建設竹樓觀景房和鮮桃交易大廳,營造具有江南桃園風情的環境。每年7月至9月,10餘個品種的桃子陸續成熟,吸引了各地遊客來到桃園採摘、品嘗新鮮桃子。
「今年的桃子特別好,又甜又大!」二連退休職工王桂芳一邊麻利地從樹上摘下一個蟠桃,一邊對記者說。
為了吸引遊客,王桂芳和丈夫在種植桃樹的同時,把桃園打造成休閒採摘園,並在採摘園裡放養土雞,向遊客出售土雞增加收入。
「在桃園放養土雞,既利用了果園的土地,又能給桃樹施肥,還增加了收入。除了出售鮮桃和土雞,我們還種了各種蔬菜,供遊客採摘。」說起休閒採摘園,王桂芳興奮地給記者算起了「增收帳」。
土雞放養在桃園裡,任其追逐覓食而成為名副其實的「走地雞」。 散養的「走地雞」在桃園裡悠閒地行走,有的甚至飛上桃樹枝,由於運動量足,土雞肉質和口感都有保證,王桂芳家的「走地雞」一經上市就銷售一空。
為了充分挖掘桃產業的潛力,一〇四團還精心打造了「老君廟—九龍生態園—『大話西遊』萬畝桃園—二連紅色軍墾遊—畜牧連哈薩克族風情園」烏魯木齊南郊精品旅遊線路,向烏魯木齊市民推出「桃園勞動、休閒、品桃、購桃一日遊」「首府市民農家休閒一日遊」等鄉村旅遊項目,不僅提高了萬畝桃園的知名度,還帶動團場農副產品銷售,使越來越多職工搭上鄉村旅遊「致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