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來源:浙江之聲
記者:李錄賓
寧波象山縣大目灣管委會承諾購房可免學費讀名校,政策僅兌現三年多就面臨「夭折」的危險。家長們面對的,是高價就讀民辦學校的尷尬。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報導,節目播出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討論。
報導推出後,在購房的家長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家長表示,當初買房就是衝著可以免學費就讀民辦學校——大目灣實驗學校,想不到大目灣管委會突然撕毀承諾,實在說不過去。2013年底購買大目灣房產的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的孩子還沒到上小學的年紀,如果上民辦學校自掏腰包,學費花銷一下子就多了30多萬,這對家庭來說,是筆很大的負擔。
「
我孩子馬上就要享受到,是免費到初三的。這樣一算的話,9年18學期,每個學期要多付18000,我要付將近40萬,所以對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
大目灣實驗學校是由象山縣大目灣管委會與浙江師範大學合作創辦,大目灣經濟開發總公司和大目灣新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因為是用財政性資金創辦的民辦學校,不符合國家政策要求,所以才面臨著民辦轉公辦、承諾難兌現的尷尬。大目灣管委會黨委委員樓恩明:
「
因為民辦學校所有的開支就是虧多少,都我們企業來支付的,企業就是我們一個國企。我們國企的資金是我們大目灣的土地出讓以後,財政上交以後返還的,它是財政性資金。財政性資金現在有規定,它不能辦民辦學校了嘛。現在國企跟政府要政企分開,政企分開造成我們國企的資金,它負擔不了。
」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炳奇分析認為,大目灣管委會本可以設立公辦學校承擔區域內學生的義務教育任務,但偏偏創辦了民辦學校,為的就是規避公辦學校的招生限制,吸引更多人來大目灣購房。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目光短視,只顧眼前利益的做法才導致了今天的尷尬。
「
你當時是為了大家來買房產,然後想採取一種民辦的方式,規避有關公辦學校入學要求戶籍,要就近入學的政策要求,然後使得老百姓來買了房。但隨著現在國家開始更加規範的治理學校辦學,以前地方的那種政策可能就行不通了。所以說從政府部門這個角度來說,它實際上是要從中吸取教訓的。
」
大目灣管委會也在反思政策的制定。管委會黨委委員樓恩明承認,當初管委會做出承諾時,考慮的不夠細緻嚴謹。購房免學費就讀的優惠政策沒有設置時效門檻,也就不清楚何時才能兌現完承諾,這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經濟負擔。
「
當初管委會宣傳的時候它可能不夠嚴謹,它時間節點都沒說,就是說你2016年8月31號之前買房的。我給你優惠3年,5年定下就可以了。它時間沒定的話,這個後遺症很大的。
」
浙江省政府諮詢委員會顧問、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為,打造誠信政府決不是掛在嘴上的一句話,管委會既然做出承諾,就應該踐守諾言。
「
你既然已經做了這樣的承諾,你在承諾的期間,就不得輕易放棄你的承諾。尤其是我們講的信用社會,包括信用公民、信用企業,也包括信用政府,我們現在對公民,你如果失信的話,要是上失信榜。那麼你作為政府,更應該是作為打造信用社會的一個表率主體。
」
楊建華認為,當地政府在做出最終的處理時,還是要考慮政策的延續性,至少要保障好已入學學生的權益。退一步講,如果承諾最終無法兌現,群眾利益受損,因失信帶來的後果也一定要追責。
「
誰決策的、誰拍板的要追究誰的責任。那麼這種責任既包括行政的責任,也包括法律的責任,還包括經濟的責任,這樣子才能更好地推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推進我們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
據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經多方商議,象山大目灣管委會決定兌現承諾:維持大目灣實驗學校民辦屬性,2016年8月31號之前購房的,可繼續在該校免學費就讀。同時,確認規劃新建的第二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為公辦學校。
往期更多資訊回顧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