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

2020-09-10 甕石齋主人—關中驢

讀書 藏書 甕石齋


《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是從1896年(清光緒一十一年)南洋公 學成立時起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的全部齎料中,逸擇了其中最有價值 的檔案資料,包括教育思想、辦學方針,學校沿革、校務概況,系科設 置,教學措施.考試考查、實驗實習,科學研究、學運活動、學生社團、規章制度等。其中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唐文治、張元濟,葉恭 綽.凌鴻勳.黎照寰,吳保豐等的教育思想,言論,有無產階級革命 家、著名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樣代英,陸定一、郭沫若,錢學森等在校的 活動和言行。


這本史料由,《交通大學校史》撰寫組的同志共同選編,為研究我國 高等教育和現代教育學提供了珍貴原始資料。可供高等教育和教育學研 究工作者參考,對從事史學研究和青年工作研究者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對於熱愛母校的國內外廣大校友是一本十分親切的學生生活的回憶史 料

















相關焦點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的前世今生(轉載)
    1995年學校成立校史博物館籌備組,由書記、校長親自掛帥。作為全國高校最早的校史博物館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在1996年4月8日、交通大學百年校慶時正式落成開放,館名由1947屆校友江澤民同志題寫。
  • 東華大學校史資料徵集啟事
    東華大學校史資料徵集啟事 2020-10-1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電力大學離退休老同志積極捐贈珍貴校史資料
    據了解,上海電力大學校史館校史資料徵集啟事發布以來,得到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截至目前退管會共收到老領導、老同志捐贈的690餘件物品和資料。老同志們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寶貴資料捐贈給學校,對校史工作給予了極大支持。他們將史料分門別類進行了整理,撰寫了清單。
  • 江漢大學校史檔案資料徵集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江漢大學是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併組建的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歷史可上溯至20世紀50年代。2000年武漢衛生學校併入江漢大學(籌),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末。
  • 百年校史大學的悲歡離合
    激流之下,不進則退,百年校史未必是恆久的金牌。二、風雲變幻,後有追兵1997年,《中國高等教育評估》刊載中國內地大學綜合排名。排在前十的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以史育人」 推出300萬字《上海交通大學史》
    《上海交通大學史》是國內校史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大學通史著作,它以恢宏的卷帙記錄了上海交通大學百餘年的厚重歷史,以歷史研究的客觀與責任感,以全方位視角和近距離直擊結合,以學術的精神和細緻的筆觸,在深入、廣泛挖掘各地所藏檔案史料和現有出版資料的基礎上,全景展示了上海交通大學自1896年建校以來110年的歷程。該書按學校發展不同歷史階段,分為八卷,約計300萬字。
  • 通大校友捐出珍貴校史資料
    晚報訊 27日,南通大學中文系1978級校友沈樹新向母校捐贈了其收藏的《南通大學成立紀念刊》珍貴校史資料一冊和《植物學大辭典》圖書一冊。通大黨委書記浦玉忠向沈樹新頒發捐贈證書。
  •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館開館,8卷300萬字校史同時出版
    :澎湃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  博物館首次展出交通大學歷史上,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實物,多件「鎮館之寶」也由此揭開了神秘面紗。 90年前校慶紀錄片受關注 2016年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即將迎來建校120周年之際,記錄學校百餘年厚重歷史的巨著《上海交通大學史》隆重出版。
  • 遼寧工業大學關於徵集70周年校慶實物類校史資料的通知
    遼寧工業大學創辦於1951年,2021年學校將迎來70周年校慶。為了全面、真實地反映學校的發展歷程和辦學成就,加強學校校史館建設,現面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徵集學校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使用過的具有代表性的實物類校史資料。
  • 上海交大校史口述採集組赴臺灣採訪老校友
    3月6日至11日,為繼續推進校史口述工作,配合文博大樓新校史博物館建設,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校友總會辦公室聯合組成校史口述採集組,專程赴臺灣採集老交大校友口述資料與徵集校史實物文獻。
  • 中國著名大學校史之最---夜讀各校校史有感
    老夫昨夜無聊,到中國所有著名大學的網站上看了一下大學的校史,發覺有一些收穫,這裡發表一下成果。  一、校史最值得驕傲的:北京大學「成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成立之初即為中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全國所有學堂」、「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大學」  不知道大家看了上段有什麼感覺,我感到北大成立的校史透露著一種「正統」和「官.本.位」。
  • 再不努力,百年校史也救不了這些大學 | 原創
    /圖蟲創意 坐困愁城的西安交通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再建一所學校的蘭州大學、被嘲華東五校中最差勁985的南京大學、工科第一位置不再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那些響噹噹的名校,或被地理位置耽擱、受經濟發展格局影響,或因學科能力問題,而出現停滯不前,甚至走下坡路的情況,無一不讓人惋惜。 激流之下,不進則退,百年校史未必是恆久的金牌。
  • 建校70周年 川北醫學院徵集校史資料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校史是學校辦學傳統與校園文化的永恆依託,也是川北醫精神薪火相傳的不竭動力。為更好地挖掘、搜集寶貴的校史資料,讓川北醫記憶更有溫度、有情懷,現面向廣大海內外校友、離退休教職工及家屬,以及全校師生員工和社會各界人士徵集反映學校發展歷程、辦學成果的「老物件」。
  • 「深度」 百年校史也救不了某些985大學
    坐困愁城的西安交通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再建一所學校的蘭州大學、被嘲華東五校中最差勁985的南京大學、工科第一位置不再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前十的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211工程剛啟動不久,985還未提出。
  • 中共銅陵市委黨校校史資料徵集啟事
    現特向曾經在黨校工作過的歷任領導、教師、職工、家屬和學員及社會友人徵集校史資料。   (十)其他有史料價值的資料和實物等。   (二)提供的校史資料要求作文字注釋,標明時間、內容、地點等信息力求準確。   (三)贈送的各類校史資料中,特別珍貴的資料本人慾親自保存的,可贈送複製(印)件,也可由學校複製(印)後歸還原件。
  • 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召開
    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召開  清華新聞網1月28日電 (通訊員 王向田)1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2014年度會議在校史館召開。校黨委副書記、校史編委會主任鄧衛,學校老領導方惠堅、賀美英、張思敬、黃聖倫、莊麗君、胡顯章、葉宏開、孫道祥等校史編委會委員和特邀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校史編委會副主任張再興主持。
  • 徵集校史資料啦!丨黑大舉行建校8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
    徵集校史資料啦!薪火相傳八十載,榮耀見證新時代……9月22日上午,黑龍江大學舉行建校8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共同慶祝建校79周年,正式拉開迎接建校8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
  • 這些大學的校史真有這麼長嗎?(上)
    我們看看滬江大學在1952年院系調整的結局:1952年秋,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滬江大學各系科(組)分別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交通大學等院校;華東工業部接管滬江大學原址和校舍,建立上海工業學校。這個和河南理工大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啦!都是因為借用了原來學校的校址,就把校史延伸到原來大學的建校史上了,這是對歷史的極大不尊重啊!
  • 沉痛悼念交通大學1947屆校友、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吳增亮
    2020年11月30日,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副部級離休幹部,交通大學1947屆電機工程系校友吳增亮因病逝世,享年96歲。
  • 徐慶華刻「交通大學印」
    ◆ 董少校  徐慶華在上海交通大學從事藝術教育25年,讓學子受到書法篆刻的薰陶,他的作品被刻在校園景觀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