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狂舞》,樂曲旋律昂揚,熱情明快,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音色和節奏特點突出,以鮮明的色彩,簡練的筆墨,勾畫一幅生動的民間風俗畫。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也曾使用該曲。
本文推薦的兩段視頻都是《金蛇狂舞》,擅長不同樂器的演奏家們通過巧妙的編排,讓此曲又增添了更多的現代特色,更加豐富和時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金蛇狂舞鬧元宵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
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
《倒八板》是《老六板》的變體,它將《老六板》的尾部變化發展,作為樂曲的開始,故俗稱《倒八板》。
第二段將原曲中的「工」〔即3〕列換成「凡」(即4)轉入上四度宮調系統,情緒明朗熱烈,故也稱它為《凡忘工》或《絕工板》。
第三段採用「螺螄結頂」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達到全曲高潮。
樂曲中激越的鑼鼓,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反映了人民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樂觀向上,自強不息!
2007年CCTV器樂大賽《金蛇狂舞》
當音樂流瀉而出,在空氣中流動的山、水、葉、雪…… 是千百年來無數生命的感動
中國樂器歷史悠久,造型精美,品很繁多。據記錄,遠在殷周時期(公元前3000年),已有成編制的宮廷樂隊。發展至目前,中國各民族的樂器約近五百種,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拔樂器和打擊樂器等。
Light Culture
Music
深圳萬家古箏
音樂,是一輩子的相伴相知
不忘初心,探索音樂的本質與快樂
寫下您的感受
分享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