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合奏《金蛇狂舞》聶耳作品 經典永流傳

2020-12-16 萬家文化速遞

《金蛇狂舞》,樂曲旋律昂揚,熱情明快,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音色和節奏特點突出,以鮮明的色彩,簡練的筆墨,勾畫一幅生動的民間風俗畫。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也曾使用該曲。

本文推薦的兩段視頻都是《金蛇狂舞》,擅長不同樂器的演奏家們通過巧妙的編排,讓此曲又增添了更多的現代特色,更加豐富和時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金蛇狂舞鬧元宵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

1934年,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

《倒八板》是《老六板》的變體,它將《老六板》的尾部變化發展,作為樂曲的開始,故俗稱《倒八板》。

第二段將原曲中的「工」〔即3〕列換成「凡」(即4)轉入上四度宮調系統,情緒明朗熱烈,故也稱它為《凡忘工》或《絕工板》。

第三段採用「螺螄結頂」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達到全曲高潮。

樂曲中激越的鑼鼓,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反映了人民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樂觀向上,自強不息!

2007年CCTV器樂大賽《金蛇狂舞》

當音樂流瀉而出,在空氣中流動的山、水、葉、雪…… 是千百年來無數生命的感動

中國樂器歷史悠久,造型精美,品很繁多。據記錄,遠在殷周時期(公元前3000年),已有成編制的宮廷樂隊。發展至目前,中國各民族的樂器約近五百種,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拔樂器和打擊樂器等。

Light Culture

Music

深圳萬家古箏

音樂,是一輩子的相伴相知

不忘初心,探索音樂的本質與快樂

寫下您的感受

分享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最為「紅火」的民樂合奏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以下那些最為「紅火」的民樂合奏!1《春節序曲》說起這首曲子,我想沒人不知道。伴隨著春晚以及各色節目,每逢春節這首曲子便會響徹大江南北。《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正式名稱為《春節組曲 第一樂章.序曲——大秧歌》。
  • 惠民演出民樂專場來啦~
    看過了樂團介紹小亦帶大家先看一下都有哪些精彩曲目吧合奏《金蛇狂舞》《金蛇狂舞》是聶耳於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合奏《喜洋洋》《喜洋洋》是我國著名民樂,以新板胡為主要樂器演奏。由我國已故民樂大師劉明源先生於1958年創作。
  • 不容錯過的經典,一起來欣賞吧!
    吉他版 兒歌版 笛子版 二胡版 鋼琴版 3、《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聶耳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
  • 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系列音樂會
    昨天下午,2019上海學生民樂聯盟系列音樂會之「我的祖國」陸行中學南校民族樂團專場在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為觀眾們呈現了一臺充滿了愛國情懷的音樂會。一首民族管弦樂合奏《金蛇狂舞》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
  • 這場精彩的民樂專場音樂會 演奏者都是虹口區的中小學生
    東方網12月2日消息:絲竹之聲悠揚,鼓樂之聲軒昂,長笛悠遠如入畫夢,描畫的是中華大地巍巍山河,傾訴的是華夏民族千年流傳……昨天,在虹口區工人文體中心,一場由中小學生演奏的民樂專場音樂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他們都陶醉在民樂所營造的美好意境中
  • 傳統藝術走進校園 讓孩子愛上民樂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歌舞劇院「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第二次走進西青區田麗小學,為學生們帶去一場精彩的民樂演出。  田麗小學位於西青區張家窩鎮,離市區的主要劇場有一定距離,本場演出雖以小分隊形式呈現,但演奏員們紛紛以劇場演出的高水準作為要求,為學生們送去一場集藝術性、知識性於一體的民樂大餐。
  • 作家吐槽蛇年新春祝詞難寫:除金蛇狂舞外均為貶義
    作家吐槽蛇年新春祝詞難寫:除金蛇狂舞外均為貶義 然則鼠尚可賣萌,只有蛇年,除了金蛇狂舞以外一無是處,堪稱生肖寂寞之王者。蛇年就要到了,你想到哪些跟蛇有關的新春賀詞了嗎?昨天,知名作家馬伯庸在微博吐槽蛇年難寫祝詞,因為「除了金蛇狂舞以外一無是處」。
  • 金華12名山裡娃登上央視大舞臺,為全國觀眾表演了《金蛇狂舞》
    10日晚,我市婺城區莘畈鄉中心小學12名山裡娃,在他們的器樂演奏老師黃曉峰的帶領下,登上了CCTV3《開門大吉》欄目的舞臺,成功為全國的觀眾表演了器樂合奏名曲《金蛇狂舞》。2017年1月,莘畈小學民樂隊在市文化館群星劇場參加文藝匯演,孩子們合奏了一曲熱鬧歡騰、昂揚激奮的器樂,贏得了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讓小美慧興奮的是,他們的表演還上了金華的電視節目,全家人特地一起收看了整個演出。
  • 株洲市民樂教學教師培訓基地啟動儀式在市一中舉行
    毓煌廣場上,高二的民樂小分隊正在演奏《花好月圓》,揚琴、二胡、琵琶、阮、竹笛合奏出皓月當空,人月團圓的美好與吉祥;國旗臺前,高一的民樂小分隊正在演奏《戰颱風》,四臺古箏齊奏時而緊張激烈,時而優美抒情,成功地塑造了碼頭工人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
  • ...架民樂交流橋梁——2018成都--臺北中學生國學民樂交流活動側記
    2018年7月5日至10日,來自臺北市中正中學師生一行60人,帶著笙、笛、揚琴、柳琴、二胡、琵琶等樂器到訪成都,通過聽國學知識講座、瞻詩聖故居、詠經典詩詞、看館藏文物、學演奏技藝、合辦音樂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中學生國學民樂交流,推展國學文化,演繹音樂藝術。
  • 中國民樂作品《花好月圓》「安靜和諧」走西方
    西班牙時間3日晚11點30分,中國民樂作品《花好月圓》最後一個音符餘音未落,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國家音樂廳內掌聲持續數分鐘不停。看到觀眾如此「固執」,上海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王甫建返身示意,樂隊再次返場演奏《喜洋洋》。
  • 2013竹塹民樂節閉幕 兩岸合演《梁祝》壓軸
    據臺灣媒體報導,「2013竹塹民樂節」28日圓滿閉幕,新竹市副市長遊建華偕同知名指揮家閻惠昌、黑龍江歌舞劇院藝術指導馮少先、黑龍江歌舞劇院一級演奏員唐富、中央民族樂團首席唐峰、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柳琴首席崔軍淼等來賓蒞臨「梁祝」閉幕音樂會,為期三周的「2013竹塹民樂節」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