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故裡長安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 成 長 故 事 -
經過一星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我所嚮往的、自由的職業——新媒體寫作。我有著六年的寫作經驗,卻因為聽話,在高考報名時險些放棄了自己的摯愛,我嘗試去接受穩定的生活,但是我真的不想一輩子將就。
-1-
我一直以來都屬於比較聽話的女生。
從小到大,雖然也沒少闖禍,但是像選學校、選專業之類在大事上需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會遵從家裡人的意願,確切的說,是遵從大伯的意願做決定,從不忤逆。
至於為什麼說「我是遵從大伯的意願做決定」?因為我爸兄弟間關係十分要好,我爸學歷又比較低,所以在我的教育方面,我爸比較依賴有著幾十年從事教育行業經驗的大伯。我對大伯一直抱著一種敬畏的心理,所以基本上,只要大伯開口,我就一定會照做。
2018年高考畢業,我在兩個爸爸的注視下,抱著上二本不夠、上專科可惜的高考分數從學校回家,一路上,老爸絮叨不停:「學個師範吧,你大伯就是師範畢業,有人給你帶路,工作也穩定還有寒暑假;不行就學中醫,學個手藝回來在咱縣城開個中藥店也行,離家還近······」
看我久久沒有接過他的話茬,老爸也漸漸安靜了下來,小聲試探地問我:「要不,咱再複習一年也成,明年考個更好的分數,咱再報?」
我依舊沒有回話。
我心裡有自己的打算:二戰在我現在的分數上提高七八十分考個好大學是別指望了。而且以我現在的分數,報考我在高考前選定的學校編導專業一定能夠被錄取,只是,那所學校的學費和學雜費,遠不是我的家庭經濟狀況所能接受的。處於矛盾中的我無法靜下心來去聽老爸在說什麼,我只想讓他安靜下來,所以我只回了老爸一句:「你先讓我靜靜,先回去再說吧。」
按照以往處理我的問題的習慣,不出所料,爸爸沒有直接帶我回家,而是將車停在了大伯家門口。我像走流程似的遞給大伯《志願報考指南》,報上自己的各科分數,然後安靜的坐到床邊等待大伯下一步的指示。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一定像極了等待被宣判無期徒刑的犯人,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因為我知道,他的道理一定能夠說服我,我也一定會遵循大人的選擇。出於認同也出於害怕大人的威嚴,但是我依舊抱有一絲幻想:「家人應該會讓我選擇我喜歡的專業吧。」
-2-
大伯安靜地聽完我的分數,然後問我:有心儀的學校嗎?」
我肯定地回答說:「有!」然後我將自己想選編導專業的打算詳細說給兩個爸爸聽。我爸沒什麼反應,大伯聽完之後問我:「除了這個專業,你還有其他喜歡的嗎?」
我斬釘截鐵:「沒了。」
大伯見我態度堅決,就從我的家庭狀況、我的成績、未來可從事工作等各方面分析我從事編導行業的種種不妥:特長專業學費過高、就業面小、工作不穩定、而且受學歷限制我能夠成功入職的機率太小、沒有人在前面為我鋪路我很難有出人頭地的時候……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專業你絕對不能報。相反的,考本地師範,入編制,進了公家單位,端著鐵飯碗,你這輩子都有保證。」
我當然知道家裡不可能拿出那麼多錢去供我實現做編輯這個虛幻的夢想,家裡人更不允許我拿自己的未來去冒險。最初的期待破滅,我也就不再糾結要如何去做選擇,反正都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我隨即應和地說了句說:「好。」
2018年8月底,我順利地拿到了第一志願、第一專業某師範院校語文教育專業的錄取通知書。9月,當我帶著全家人專升本、考研的目標走進師範院校,我有過期望:我會讓自己愛上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我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按照所有人的既定目標——升本、考研、畢業工作、結婚生子,然後穩定地過完這一生。
可是,越是對這個專業了解深入、越是想達到那個既定目標,我越是發現,我做不到。
按照大伯最初的預想,在學校拿到教師資格證,就算是專升本失敗,我也「有證可依」,畢業後回到老家拿著畢業證考個教師編制,拿著穩定的工資,在家附近做著相對輕鬆的活,再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生子,對我一個姑娘家來說,這樣的未來就足夠美好了。
可是,在我踏進師專大門的那一刻,預想就已經作廢了一大半。
正式入學的第三天,輔導員在班會上同我們明確地說:「今年,也就是你們18屆入學開始,你們就失去了報考小學編制的資本,因為新出臺的規定報考小學教師編學歷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這也就意味著,不升本,拿到教師資格證也只能去給別人打工,入不了編。我知道我們班大部分人都是朝著入編來的,所以未來該怎麼做,你們現在就要想清楚了。」那天的班會內容,我認真聽了;未來怎麼該怎麼走,我也認真想了。
現代社會,體制內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早已大不如前。而且,固定的工作時間,固定的工作內容,固定的活動範圍,養老一般的生活日常不是我這種好動的人所能熬得住的。
反觀我大一期間偶然接觸到的新媒體工作,工作時間和工作形式都比較靈活,不需要多麼充足的準備,只要備好紙筆、手機(或者電腦)、腦子這些寫作工具就行;而且會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和事,只要你感興趣的人和事,都可以去採訪、去記錄、去寫,會讓人一直保持好的工作狀態和持續的新鮮感。
再者,它能增強你與人溝通的能力,促進個人綜合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而且薪水可觀,我幾個兼職新媒體的朋友在學校上學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拿到一千以上的稿費,最高月收入能達到三千,在校期間依靠新媒體完全實現經濟獨立,有能力的人還可以在畢業前就獲得穩定的工作和工資收入。
經過一星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我所嚮往的、自由的職業——新媒體寫作。我有著六年的寫作經驗,卻因為聽話,在高考報名時險些放棄了自己的摯愛,我嘗試去接受穩定的生活,但是我真的不想一輩子將就。
我明白我的選擇一定會換來家人的反對和不支持,但是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為了我的未來不將就,我義無反顧。
-3-
做好選擇後,我首先開始了自媒體寫作之路的探索。
老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這句話一點問題也沒有。剛開始,我聽從朋友的建議,廣撒網,搜集了很多投稿平臺,然後找出比較適合自己風格的平臺模仿、出稿、投稿,一篇被退回就再寫一篇寄過去,沒有人告訴我是什麼原因被退稿,也沒有人教我應該怎麼寫才能提高過稿率,但是我堅信,只要我還在寫,總有被認可的時候。
可是我錯誤的堅持最終只換來了更多的被退稿通知和一些圈內朋友的嘲笑,有一次我將自認為寫的還不錯的文章發到群裡,有個群友直接在文檔連結後評論:「這麼水的東西,怎麼好意思稱作文章還分享出來讓人看?」
看到他的評論,我當時就哭了。
那時,我陷入寫稿被退稿再寫稿的惡性循環已經將近兩個月,而且在那兩個月的時間裡,我試著將自己想發展新媒體的想法告訴家裡人,希望獲得他們的鼓勵和支持,可是家人的意見出奇的一致:「與其浪費時間在那些沒有用的東西上,不如抓緊時間看看你的專升本課,上不了本,考不上編制,你以後可咋辦呀?」
他們的勸解不僅沒有打消我發展新媒體寫作的想法,還讓我更加厭煩「考編」。
我曾一遍遍問自己:「我不想過編制內枯燥無味的生活,更厭煩被人規劃的人生,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有錯嗎?我沒錯。」
後來,隨著我投入寫作的時間越來越長,家人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叔伯哥嫂們開始輪流找我談話。我知道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成就,才能夠有資本同考編進行抵抗,才能夠在我的未來規劃上取得一絲自主規劃的權力。
為節約時間,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過稿率,我開始向之前點評過我稿件的人不斷發送好友申請,請教他們提高文章質量和過稿率的方法,將自己被退回的稿件一篇篇發出,希望能得到指導和幫助,但是收效甚微。
但是也有一些熱心的人,像當時直接說我的稿件水的那位群友,在我死纏爛打的追問下,他不僅告訴我文章水在哪裡,聊熟之後他還告訴我:「你想短時間提高文章質量和過高率,這麼問肯定是不行的,沒有人有義務教你這些,像學習內容、大綱、排版這些東西,你可以參加一些專門的寫作營,導師們專業性強,可以對你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你也能進步更快一些。」
在他的提議之下,遇到寫作圈裡我認為水平較高的人,我會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有償向他們請教、接受指導;也開始留意一些符合我風格的寫作營,最瘋狂的時候,我曾在一個月內報名三個學習班,均為24天課程且在同一天開課,每節課兩小時,一小時理論一小時實踐。
那時,我一邊追趕學校課程進度,一邊學習寫作技巧和新媒體技術。從早上起床到半夜兩點不間斷學習、寫稿練手,除了吃飯上廁所,剩下的時間我都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用我爸的話說:當時的你一度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4-
很快,我寫作的專業程度不斷提高,被出稿的文章越來越多,作品被錄用的機率也越來越高,我對自己未來可以從事新媒體寫作的信心也越來越大,甚至在我爸提醒我該上網課時直接回絕他:「不入體制,我也能讓自己過得很好,甚至比在體制內過得更好,只要再給我一些時間,你就會看到我的能力的。」
老爸無奈,只好又找到了大伯。
只是這次,我沒有再選擇順從,面對眾人的勸阻堅持自己的選擇堅決不退步。
「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這可關係到你的一輩子,不能隨著你的衝動性子來。」大伯從被窩裡坐起來,一邊掖了掖被角一邊再次語重心長地對我勸說道。
「我確定!」我肯定的回答,「未來的一切後果,我自己承擔。」
大伯怔怔的看了我一會,又看了看我遞給他的,我的一份榮譽證書、已出稿的八篇文章、最新的被約稿通知和即將面世的印有校對人是我的名字的書影,長嘆一口氣,隨即笑著說道:「姑娘長大不由爹啊。既然你決定了,那就去放手做吧。有什麼問題,多跟我們溝通溝通,多少能幫到你一些。遇事也別都自己扛,你還有家裡人做你堅強的後盾。」
看著大伯態度上的緩和,我知道,這一年的努力總於是有了結果。全家人終於認可了我的能力,不再阻撓我從事新媒體寫作。同時,通過在自媒體寫作上的努力和成績,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潛力,心裡沒有那麼排斥考教師證。
不就是考一個證書,有什麼難呢?他們支持我的愛好,我也可以讓他們安心啊。
所以,我與家人約定,在寫作的同時一定兼顧自己的學業,以專升本為主要任務且要順利升本;同時,必須拿到教師資格證即做體制人的敲門磚,算是為我的固執留條後路。
就這樣,我一邊寫作,一邊學習,並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兩邊都沒有荒廢。我很開心能取得家人的認可和理解。再過一段時間,教師資格考試的筆試成績就要出來了,希望有好運降臨。
也希望那些和我有一樣處境的年輕人能有所啟發。遇到不喜歡的專業該怎麼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如何作出相對妥帖且周全的抉擇?我並不鼓勵意氣用事,我只知道,人的潛力無限大,努力去豐盈自己的能力,肯下功夫,魚和熊掌,或許也並不是不可得兼。
原標題:《一邊做自媒體,一邊考教師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