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小女孩月考全校第一,道法課100分,但卻被班主任質疑提前買試卷,並安排補考,補考第二天溺亡。一個花季少女生命隕落,原本完整的家庭因此而支離破碎,太讓人心痛了!!如果可以重來,孩子,我多想對你說:「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裡,分數它算得了什麼!沒有100分,你的未來一樣會很精彩!」可現在,未來再也沒有你了。」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的小孩承受能力可真差,老師說兩句,心理就會出問題,還怎麼教育?」 的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永遠得到的是表揚,可能還會遇到老師的批評和來自同齡孩子的評價。如果這樣,是否意味著孩子不能有委屈、不可以玻璃心?父母和學校又是否能在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之前設置一些護欄?現在我們假設一下,假如你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加班,你的上司卻質疑你工作效率低下而在你的考核上給了低分,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委屈有情緒?所以,被人質疑而引發情緒,是人的一種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既然是正常反應,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納它面對它,而不是忽略它看不見它。因此,如何正確的對待質疑和挫折,尤其是引導孩子如何面對質疑和挫折,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這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日本頂級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一生中給無數父母和孩子做過心理諮詢。對養育和人生的關係以及家庭教育的本質,有著非常深刻的洞見。他在《什麼是最好的父母》一書中寫到:如果大人心裡只執念於名次,想著考好成績,變成有錢人,結婚生子,忙忙碌碌地操勞,安穩度過一生,恐怕孩子的幸福遙遙無期。因為這只是做了別人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不是孩子內心的標準。所以多多的關注他是「什麼樣的孩子」吧。
馬上又要臨近期末考試了,希望爸爸媽媽擁有更加平和的心態,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獲得更多的幸福。和大家一起共勉!
圖片來自:麥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