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淅川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積極協調和組織之下,淅川縣滔河鄉小100多名師生在經過精心準備,如期踏上了探尋明清古鎮的研學之旅。
上午八點,在經過簡短的出發前的動員之後,師生準時乘坐兩輛大巴向著目的地——荊紫關古鎮挺進。一路上同學們心情激動,神採飛揚。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師生們順利抵達目的地。一下車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鎮便展現在師生們的眼前。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穿越到了明清時代的街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的牌坊上書金光閃閃的幾個大字——明清古街?經過門樓就進入到了真正的明清古街 。青石板鋪成的路面,兩邊是充斥著古代氣息的各類門店,一個個設計各具特色的門店招牌讓師生仿佛進去到了古裝劇裡邊了。大家邊走邊感嘆著這條街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如今能保存的這麼完好真是不簡單啊!隨後師生們參觀了平浪宮,講解員給大家講解了平浪宮名字的由來,及宮門口的鐘鼓樓,同學們知道了鐘鼓樓是按著左鍾右鼓建造的,也知道了晨鐘暮鼓的又一個含義,同時還知道了人們建造平浪宮的目的就是祈福風平浪靜,平安吉祥。參觀過平浪宮繼續順著石板路向前來到了禹王宮。這是一座廟宇,供奉著堯舜禹三個帝王。據說當時的人們每逢外出做生意都要來廟裡燒香拜佛,祈求禹王保佑出入平安。看過了禹王宮,大家又來到了山陝會館,當時的荊紫關古鎮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雲集了豫鄂陝商賈。這座會館是山西和陝西兩地的商人聚會交流的地方。這座會館也是兩地商人共同建造的。在這裡每年的元宵節,中元節等重要節日都會舉行唱大戲。
荊紫關古鎮不僅有明清古鎮的氣息,還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在這裡,在這條古街上還有荊紫關鎮革命紀念館,現在被淅川縣人民政府命名為荊紫關鎮紅色文化廉政教育基地。據史書記載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荊紫關指揮過解放淅川,解放中原的戰鬥。同學們懷著虔誠的心瞻仰了這些老一輩革命家的塑像。在陳列館裡同學們還參觀了戰士們在戰爭中所使用的各種物品。為先輩們的付出而肅然起敬,並紛紛表示一定要繼承先輩遺志,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長大好報效祖國。
不知不覺時間已接近中午,同學們在老師的催促下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下午師生們又來到了三省友誼廣場和一腳踏三省碑亭。雞鳴三省荊紫關便是由此得名。同學們親身體驗了同在一條街不是一省人的真實情景。在這裡三省人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下午五點,師生們在參觀完了預定的景點之後,安全順利的踏上歸途,在回家的路上同學們爭先恐後的交流著一天來的見聞和感受。大家都一致認為通過一天的研學旅行從中受益匪淺。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對荊紫關古鎮的風土民情有所了解,同時也對荊紫關古鎮的演變進程有所認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研學旅行感受到荊紫關古鎮的紅色革命文化傳承。這一切都必將激勵著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更加賣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