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最曼妙的境界莫過於『不教而教』,讓孩子們笑著、哭著、鬧著,將他們最新鮮的感受,最純然的直覺展現出來,這就夠了……」12月17日上午,在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多功能廳,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跟180多名來自福田區幼兒園、小學的音樂、語文、英語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當他說完這句話時,臺下掌聲雷動,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迅速掏出手機記錄下來。
這是當日舉辦的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之「共話美育·戲劇教育思考與實踐」主題活動上的一幕。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為了讓藝術老師們更好的感悟如何把美育和戲劇相結合,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項目團隊舉辦了本次活動。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小琳、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綜合教育研究部部長徐燕、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校長劉銳娟、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質量管理中心主任劉波,以及「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繪本劇大賽」項目承辦方有關負責人出席了活動。
為本次活動做主題講座的是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他也是Artogether(藝匯)教育藝術中心創始人、廣州市少年宮戲劇教育導師、廣東省博物館藝術教育顧問。蘇老師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戲劇和劇場教育」專業。其一直致力於教育藝術化、靈性化,提出了「遊戲的人」教育理念,注重以戲劇和劇場作為主要媒介、形式和手段,與繪本、童話、戲劇(莎士比亞)、展覽等素材相結合,對孩子進行提升和培養。蘇老師的講課形象而生動,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地分享了如何在課堂與孩子們進行互動遊戲,寓教於樂的課程設計。
蘇老師說:「為什麼繪本會越來越多被我們所接受,越來越流行呢?因為一方面孩子們從小時候對於圖畫的畫面更敏感;另一方面,圖畫的藝術性會使孩子們更好地進入繪本的世界。繪本已經從文字變成文字的藝術和畫面的藝術,現在還可以變成戲劇的藝術。」隨後,蘇老師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系列為例,分享了自己和同事們以此為基礎開發的互動課程。這套繪本有春夏秋冬四個故事,春天的時候蘇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想像自己成了毛毛蟲,演繹毛毛蟲蝶變的故事;夏天的時候蘇老師和孩子們想像自己變成了蝴蝶,想像自己飛向藍天的畫面;秋天的時候他們又想像自己是一片落葉,跳起了落葉之舞;冬天的時候他們有一起想像如何迎接第一片雪花的到來……
蘇老師說:「藝術教育最曼妙的境界莫過於『不教而教』,讓孩子們笑著、哭著、鬧著,將他們最新鮮的感受,最純然的直覺展現出來,這就夠了……」這句話引得臺下掌聲雷動,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迅速掏出手機記錄下來。
最後,蘇老師還和現場觀眾一起上臺進行了精彩的課程互動,讓現場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如何把繪本變成戲劇,在課堂上與孩子們一起遊戲。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小琳表示,繪本劇暨戲劇教育進校校園行有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是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培養出來,他就會看更多的書以及閱讀更多資料,成為一個博學的人;第二,繪本劇暨戲劇教育校園行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宗旨,其實教育不僅是傳承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立德樹人,戲劇教育活動要聚焦首先培養孩子的好品性。第三,繪本到繪本劇,這是一種立體閱讀、體驗式閱讀。希望今後能湧現出更多本土文化的優秀繪本。
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校長劉銳娟表示,福田教科院附小在福田區教育局和教科院的領導下一直強調學藝並舉,讓每位孩子們的生命得到精彩的綻放,高度重視美育對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作用,也確定了該校美育課程體系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藝術教育為載體,以校園文化為依託這樣一個工作思路。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能提升審美的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而且能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該校將繼續創新美育教育課程,不斷出新品,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美育課程。
當天下午,蘇毅老師來到福田區圖書館,一場親子主題的戲劇工作坊吸引了多位媽媽和戲劇工作者、以及慕名而來的幼兒園老師的現場參與。圍繞「家中的親子時光」主題,以《問我吧》繪本為例,現場觀眾和蘇毅老師積極互動,深度體驗到了教育戲劇「開啟一扇窗」的神奇魅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劉暢、王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