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幸福古村:農耕文明的活標本

2020-12-20 湘湘愛旅行

丹稜幸福古村

農耕文明的活標本

幸福古村位於四川省丹稜縣城西12公裡,丹順公路穿村而過。該村以其遠代的古道文化、典型的農耕文化和傳統的民俗文化,被稱為「農耕文明的活標本」,正在吸引世人的注意。

古道通連

丹順古道,在幸福古村境內有近5公裡的路程。趙橋,是丹順古道的必經之地。這座長滿青苔和藤蔓至今依然完好的石拱橋,靜靜地橫跨於趙橋河上,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繁忙。清嘉慶年間,有趙某者慨然以建橋為己任,倡首募眾,邀集石匠,開採石料,砌石建橋,不逾月而橋成。「趙橋」之名由此而起,趙橋之人以「趙橋」之名而引以為榮。從此,這條上可達名山、雅州,下可至丹稜、眉州的古道,再已不受阻於激流洪水了。趙橋,如今已成為幸福古村的標誌之一。

眉山市丹稜縣幸福村

如果今天你再重走丹順古道,那將是一種自然美的享受。古道過處,滿眼蔥鬱。曲徑通幽,蛇行龍遊。高山峽谷,怪石嶙峋,溪流潺潺,綠樹青青。爛漫山花,滿山遍野,梯地農家,盡收眼底。

傳統農耕

山村農民,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村民耕作所使用的農具包括草制、竹製、木製、鐵製生產用具,家家戶戶都不可缺少。犁田用犁頭、耙子,挖土用鋤頭,挑土用箢篼、扁擔,脫粒用拌桶,曬糧食用曬簟、風桶,運輸用籮篼、背簍,遮陽用草帽,避雨用鬥笠、蓑衣,行路穿草鞋,磨麵打漿用石磨,舂餈粑用錐窩,舂海椒麵用砂盔子,挑水用水桶,下河摸魚挎漁笆籠,砍樹用彎刀、斧頭、鋸子……秋收之後農家還要把成串的玉米棒吊在屋簷下使其風乾。

據村民介紹,趙姓人家建成趙橋之後便修建趙氏祠堂,並於祠堂附近栽上一株銀杏樹。這株銀杏,樹高五六十米,樹圍四五米,每年可採白果上千斤。有趣的是,樹幹於兩米之上分為兩股杈並立直上,於十多米處又連理在一起。老遠望去,銀杏樹兩大主枝上的枝杈互相穿插,共同撐起一頂鬱鬱蔥蔥的樹冠,似親密摟抱長相廝守,因而被人們稱之為「夫妻樹」,成為幸福古村的標誌之一。

民俗傳承

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在這幸福古村中更是珉玉珠串,如鷹嘴巖、牛角寨、趙橋、夫妻樹、黑灘子、和尚洞、寡婦橋、蠻洞子、叫化溝、觀音巖、古井、高歇臺等。而幾乎每個景點都有一個優美動聽的傳說或故事。如:修趙橋完不了工的時候,是一位神人找來了剎尖石;諸葛亮站在牛角寨山頂往西射出一支箭後,盤據牛角寨的蠻夷才循著箭飛去的方向退往雅安打箭爐以西;趙橋人邱鍾霖參加武科考試時,監考官誤將武生邱鍾霖回答「不重」聽成「不中」而使邱失去武狀元的資格……等等。發掘和記錄這些古老的傳說和故事而傳承下去,無疑將是村落文化建設的一件大好事。

【來源:方志四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眉山丹稜·幸福古村,擁抱新可能
    在距成都120公裡的眉山丹稜順龍鄉,有一個叫「幸福古村」的地方。 2019年年末,「眉山丹稜·幸福古村」將發起主題為【幸福,與原鄉共生長】的公共藝術裝置與泛博物館建築設計國際競賽,以一種豐盈、靜謐且質樸的方式,解構人與自然的幸福共生。
  • 丹稜:綠水青山藏幸福 四季古村美如畫
    這是丹稜賦予幸福古村的時代標籤。幸福古村依山而建,核心區面積約2平方公裡,農戶30餘戶,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蒼翠的山林是古村的基調,紅砂石是民居的地脈,村口的「夫妻」銀杏樹矗立千年,日日夜夜守護著這個村子。千年「夫妻」銀杏樹。遠遠望去,村內土牆青瓦的古居就像散落的珍珠,串聯起古村之美。
  • 打卡丹稜幸福古村 來這裡度過美好的暖冬時光吧!
    雲捲雲舒,清風拂面,初冬的丹稜縣順龍鄉幸福古村,擁有著大自然獨有的「味道」,這裡既有山巒疊嶂的豪情之感,也有小橋流水的溫柔靜謐之境,更有愜意舒適的質樸原鄉之味。冬日暖陽,走進古村,村內長滿苔蘚和青藤的巖壁上,鮮豔的紅杜鵑和黃菊花隨風搖曳,蒼翠的山峁間炊煙嫋嫋,悠然自在的田園生活處處充滿著驚喜,整個古村猶如世外桃源般祥和與寧靜,讓你流連忘返。
  • 柑橘丹稜來,幸福古村找
    如今,丹稜柑橘已經探索出一條完整的農產品產業鏈,成功敲開了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消費市場的大門,並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農文旅融合下的幸福家園柑橘的果香還未飄遠,幸福古村就來到人們眼前。村裡的人家,開門見山,背後靠山,中間連著一條千年古道。古道旁的幸福市集擠滿遊客。
  • 方圓劇陣《心債》開機儀式在眉山丹稜幸福古村舉行
    6月30日,中央電視臺12頻道(社會與法)方圓劇陣《心債》開機儀式在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幸福古村順利舉行。幸福古村位於丹稜縣順龍鄉,曾是上世紀80年代著名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外景拍攝地。
  • 中外嘉賓走進丹稜幸福古村 看見歷史村鎮未來的模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6月12日下午,出席「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的國內外嘉賓走進丹稜幸福古村幸福是什麼模樣,在幸福古村,或許便能找到答案。走進這座依山而建,臨溪而立的古村,只見土牆青瓦的川西民居院落散布其中,錯落有致。溪流靜靜淌過山村,淌過小石板,淌過青牛尾巴,有老水車咿咿呀呀……田間農人耕作的身影,幕幕都是曾眷戀的故鄉風景……「美,真的太美了。」
  • 人均年收入超3萬 丹稜幸福古村邁向小康生活「幸福路」
    今年已經60多歲的曾懷明見證了幸福古村這些年日新月異的變化:從集體生產到包產到戶,再到發展旅遊,幸福古村邁上了發展快車道,古村人的生活也提前邁入了小康。獨居一隅的幸福桃花源「以前集體生產的時候,勞動一天只有八毛錢。現在,我們做一天可以拿到150到200元,相比以前翻了幾倍。農民們現在是穿得好、吃得好、耍得好,生活有滋有味。」對比從前,曾懷明現在很滿足。
  • 做強美麗經濟 打造幸福丹稜
    四川新聞網眉山6月15日訊(楊璐 文/圖)近年來,丹稜縣堅持尊重自然,把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先行、綠色產業先行、生態文明先行的理念貫穿始終,將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有機結合起來,讓美麗生態變成源源不斷的經濟發展新動力,成就丹稜「美麗經濟」。走進順龍鄉幸福古村,鮮花綻放、馨香四溢,桃樹、李樹碩果纍纍。
  • 丹稜這兩條路通車暢跑,到幸福古村不再繞
    4月2日上午,四川丹稜縣舉行了S401線丹(稜)蒲(江)快速路市政段、S104線丹(稜)名(山)路丹稜城區至幸福古村段通車儀式,該縣順龍鄉幸福村2組村民嚴吉早早地就來到現場,第一時間上路體驗了一下,「太方便了,路很寬敞,從家到城裡上班,十來分鐘就能到。剛才我從幸福古村到城裡來回跑了兩趟,想多感受下」。
  • 眉山區縣鄉村旅遊丹稜篇:好想去幸福古村做一個農夫
    前不久,川報觀察推出了眉山9條鄉村旅遊線路,受到網友們的關注和好評,隨後,我們又從區縣出發陸續推出眉山鄉村旅遊路線,今天,帶著孩子,讓我們一起走進丹稜,開啟幸福鄉村遊。眉山區縣鄉村旅遊丹稜篇:好想去幸福古村做一個農夫線路名稱:幸福鄉村遊線 路:丹稜——龍鵠山——梅灣湖——幸福古村
  • 七月,我在丹稜等你
    在山林與水波間,感受風吹過的清新;在古老村落裡,尋覓千年的農耕生活。幸福古村仲夏荷塘裡,荷花競相綻放、爭奇鬥豔,清風吹送花香,蜻蜓飛舞,蜜蜂忙碌,蛙鳴鳥叫……雨後的荷塘,花更嬌豔葉更翠綠,更加清新怡人。
  • 眉山鄉村旅遊線路6:「彩繪幸福鄉村,尋愛大雅丹稜」鄉村採摘親子遊
    從文化和審美的角度說,美麗鄉村自古就是中國農耕文化和山水文化藝術的源泉,也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是人文宜居的嚮往。 2020眉山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線路6:「彩繪幸福鄉村,尋愛大雅丹稜 」鄉村採摘親子遊
  • 關於丹稜縣幸福古村暫停對外開放的公告
    點擊播放 GIF 0.0M丹稜今日丹稜 微信公眾號功能介紹:築夢丹稜,圓夢大雅。各位丹稜的父老鄉親,「今日丹稜」在此承諾只要是丹稜的「事」,在此公眾號上發布,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點擊播放 GIF 0.0M關於丹稜縣幸福古村暫停對外開放的公告親愛的遊客朋友:丹稜縣幸福古村正在進行封閉提升改造
  • 四川丹稜縣幸福古村旅遊形象宣傳口號即將揭曉
    2 鄉約幸福古村, 情醉詩畫丹稜 幸福古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田園優美,風光如畫。口號定位準確,創意新穎,彰顯幸福古村鄉村旅遊主題,體現丹稜地域文化特色,語言大氣優美,精煉和暢,意味深長,富有傳播性、地域性,親和力、感染力。
  • 深藏在幸福古村的農家菜,讓人垂涎三尺
    地道的丹稜特色美食,深藏在幸福古村的農家餐桌上。 丹稜人「無雞不成宴」。
  • 眉山:丹稜幸福古村發現一枚魚化石 初步預估距今約一億年
    8月2日,丹稜縣一石材廠工人羅正浩說,多年前他曾在幸福古村購買了幾塊原始石材,一直未加工,最近幾天他準備加工成工藝品,不料竟無意間發現了一條「魚」。據羅正浩介紹,剛切開石頭時,「魚」的頭部、身段、尾部齊全,栩栩如生,非常完整。
  • 幸福古村·齊樂桃源,投資100億的項目,開工啦!
    備受關注的 幸福古村·齊樂桃源 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正式 開!工!啦! 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 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由陝西漢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 丹稜:以路為基 助力美麗經濟蓄勢騰飛
    事實上,修建生態旅遊環線僅僅是丹稜縣高規格升級農村公路的一個縮影,地處成都一小時經濟圈的丹稜是知名的柑橘縣和農業縣,全縣種植了18萬畝柑橘,擁有50餘個村(社區),10餘萬農民散居在平原和丘陵地區,同時,當地知名的老峨山、幸福古村、梅灣湖等景區也星羅布局在廣袤的鄉村。
  • 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正式籤約
    四川新聞網眉山1月7日訊(張藝達 王琴 記者 李田)1月7日,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籤約儀式在眉山市丹稜縣成功舉行。丹稜縣人民政府與陝西漢華產業集團籤訂了該項目合作協議,由陝西漢華產業集團投資100億,打造一個集觀光農業、康養人居、文化體驗、酒店度假、光影藝術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支柱型、龍頭型項目。
  • 丹稜將打造鄉村旅遊綜合體
    這個春天,一場柑橘產業改造行動正在丹稜鄉村興起,通過政府以獎代補方式,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全縣10萬畝老果園將被升級改造,為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石。  丹稜知名鄉村旅遊勝地幸福古村,一場浩大的改造工程也即將進入尾聲。  磚砌梯步,安裝木欄杆,鋪裝石板……補妝後的幸福古村將成為新的鄉村旅遊目的地。4個月之後,上百億元的投資項目將以幸福古村為原點拉開建設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