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璧隋珠,「採」擷精粹——記江幹區高階新教師採荷二小跟崗實踐培訓

2021-02-07 江幹E研訓

       第一節是由來自景華小學的林天慧老師和採荷二小305班小朋友帶來的《24時計時法》一課,課堂伊始,林老師出示一個鐘錶,通過學生不同的回答,自發產生認知衝突,引出本課內容:24時計時法。用「衝突導入」的形式,讓孩子們對計時法的產生了興趣,隨後孩子們在的層層遞進的學習探究中,掌握了24時計時法的涵義,學會了用24時計時法,並能夠分析出這種計時法的優點。林老師循循善誘,有條不紊的課堂把控,吸引了孩子和在場老師們。

       第二節執教老師是來自採荷三小的鬍子凡老師,一節《圖形的運動——旋轉》,通過一個個巧妙的環節設計引領,採荷二小506班聰明的孩子們,緊跟胡老師的步調,用旋轉的三要素來正確描述線段的運動,並且從線段旋轉遷移到簡單圖形旋轉,從旋轉的本質中提取繪製旋轉後圖形的一般方法,孩子們樂此不疲,精彩不斷,收穫頗多。

       第三節課是由來自丁蘭二小的蔣夢莎老師和採荷二小401班的孩子們帶來的《雞兔同籠》一課,用「你畫我猜」的遊戲形式,引導學生畫出了簡易的「雞」和「兔」,滲透了畫圖解決問題的思想,在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林老師和孩子們歸納了畫圖、列表、列式的方法,並提煉三種方法中都蘊含的假設思維,提升了孩子的數學能力。最後林老師發問:為什麼要把雞和兔關在一起讓大家來計算呢?引發孩子思考在生活中的其他問題中找到雞兔同籠模型中的「雞」、「兔」、「頭」和「腿」,讓孩子們悟到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課後數學組的三位導師讓每位學員談談感受和收穫,學員們滔滔不絕地表達了自己的收穫和成長,導師也為學員們的高效和認真點讚,為老師們的探究精神和創意想法點讚,同時,導師們也分別為三個團隊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改進建議,老師們受益匪淺。

       另一邊音樂組中的張夢漪老師、翁甜雨老師也很好地展示了江幹區高階新教師的風採。

相關焦點

  • 杭報記者專訪採荷二小校長,有了答案
    12月8日,採荷第二小學的學生們在江幹區第二屆中小學教育國際周上,以亞運志願者的身份,用流暢的英文生動演繹了如何介紹杭州名小吃蔥包檜。表演間隙,一位學生用英文即興聊到,這道杭州小吃,家裡人都愛吃。這一個星期,國際理解教育課堂展示、「我是亞運文化小使者」小學生英語風採展、中小學生宣傳海報設計大賽、錢塘新潮·2020屆新教師外語演講比賽、中小學校園英語周等多項活動陸續在江幹區各中小學校落地。
  • 凝聚新力量,開啟新徵程——記維西縣幼兒園開展新教師入職培訓活動暨「潤雨計劃」第五期跟崗培訓活動
    經過了這個特殊的小假期之後,維西縣幼兒園迎來了30位新教師,這是維西縣第一批人數最多的鄉村幼教生力軍,她們將帶著縣委縣人民政府、縣教育體育局的期盼,開啟維西縣鄉村幼兒園的徵程! 為了讓新入職教師儘快進入角色,讓維西縣鄉村幼兒園迅速成長。2020年8月30日至9月4日,維西縣幼兒園教研組以及「潤雨計劃」的7名駐點教師開展了為期一個星期的新教師入職培訓及「潤雨計劃」第五期跟崗培訓活動。
  • 江幹區最熱門民辦小學,杭州採荷實驗學校小學部你了解嗎?
    介紹過了拱墅區、上城區、西湖區的熱門民辦小學,這次葉子介紹下江幹區的杭州採荷實驗學校小學部學校簡介杭州採荷實驗學校小學部是江幹區最優質的民辦小學,目前地址在艮北新城七堡楊柳郡住宅三區內與彭致小學(採實集團公辦小學)共用一校區,艮北區塊園興路和紅建路交叉口新校區在建,後續採荷實驗小學會搬遷。小學部與採荷實驗學校「母體」管理緊密,課程一體,師資共享,採荷實驗學校初中部每年重高升學率達90%左右。銜接採實特色課程,實施集團「面向未來教育的『221』學生成長工程」。
  • 杭州江幹區三年內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所
    今年要開工建設的6所幼兒園分別是:位於九堡的九華路幼兒園、彭埠的章家壩幼兒園和普福社區幼兒園、丁橋勤豐幼兒園、四季青水湘社區幼兒園、筧橋萬科草莊地塊幼兒園。  此外,教育局將利用閒置教育資源,改建標準化幼兒園,改擴建幼兒園主要分布在筧橋、九堡等新興區塊和採荷街道、凱旋街道。  今年秋天,丁橋大型居住區的欣欣幼兒園、新城幼兒園和九堡的中興幼兒園投入使用。
  • 江幹區最好的小學來了
    1988年,是江幹區實驗學校。隨著杭州城市的東擴,為了適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在杭州市江幹區政府、區教育局決定下,學校先後與城郊結合部的筧橋鎮小學、清泰門小學實行三校合併,並於2002年9月開辦國有民辦採荷第三小學。
  • 培育「智創」少年 採荷二小這樣做
    面對科技發展風起雲湧的當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杭州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用行動來實踐。【喜報】在剛結束的第二十一屆浙江省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創客競賽中,採荷二小的兩個作品《智能升降消毒把手》、《智能收發作業機》分別獲得了省一等獎和省二等獎。其中《智能升降消毒把手》是杭州市唯一一個獲得省一等獎的小學作品。
  • 儀隴縣馬鞍二小召開新教師崗前培訓會
    為了幫助新教師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和履行崗位職責,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使得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學生活,馬鞍二小於9月3日上午開展了新教師入職培訓。會議由教務處主任吳剛主持並召開,參加會議的不僅包括剛入職的新教師,還有校長馬向陽,副校長陳彧,教務處劉正勇以及南海幼兒園代理園長王菀玉。培訓開始之前,校長馬向陽代表全體教職工對各位新教師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
  • 江幹區公布學區劃分!注意了,這幾所小學新生爆棚!
    尤其是,採荷一小採荷校區和採荷二小的常住戶籍適齡兒童人數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200餘人,已大幅超出學校招生計劃。因此,今年該區塊一表生調配的人數將大幅度超過去年。  今年,江幹區常住戶籍幼兒入園數預估5900人,較2016年同期也明顯增差,且還有不斷增長趨勢。採荷、四季青、凱旋、筧橋等區塊的招生形勢非常嚴峻。
  • 培訓新教師、跑工地當「監工」、每天上五六個小時網課……杭州校長們暑假裡有多拼?
    除了閱讀和自己所教學科、興趣愛好相關的書籍外,很多校長都在讀關於學習力方面的書籍。 大關小學劉志華校長剛讀完《如何學習》,杭十五中校長趙衛群讀的是《學習力》《學習的格局》等,曹紡平校長也剛細讀了《重新設計一所好學校》《學習與遷移》等書。
  • 2018年江幹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服務區劃分正式公布!
    五福社區(新塘路以東)、三堡社區(鳳起東路以南)、錢江苑社區、三叉社區(新塘路以東)、錢塘社區、城星社區(解放東路以北)無杭州採實教育集團錢江新城實驗學校3杭州採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丁信小學建塘苑社區、同協苑社區、東林橋社區、五會港社區同前無畢業生4杭州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採荷二小夕照社區、商教苑社區、荷花塘社區、青荷苑社區、新凱苑社區、綠茗社區、紅菱社區(青蓴邨
  • 古藺縣全面實施2020年「國培計劃」中西部和幼師項目培訓
    11月20日至11月22日,古藺縣2020年「國培計劃」中西部和幼師項目培訓活動全面啟動,新教師入職培訓、青年教師助力培訓開班典禮在古藺東區實驗學校、古藺縣第四小學等學校舉行,來自浙江常山縣教育專家團隊和古藺縣相關學科參培學員參加開班典禮,古藺縣教育和體育局相關領導到會指導。
  • 隴南市新教師入職培訓項目在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順利開班
    日前,隴南市新教師入職培訓項目在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順利開班,參加本次培訓的是隴南市武都區、文縣、宕昌縣、禮縣、西和縣從教經歷不足三年的新入職教師,共計120人。培訓由10天集中培訓、8天集中跟崗研修、6天返崗研修組成,共計培訓24天。
  • 武陵源區60名新任教師「集中充電」開展跟崗實習培訓
    武陵源區60名新任教師「集中充電」開展跟崗實習培訓紅網時刻張家界9月17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 唐彩虹)9月15日起,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共60名新進教師分別在國光實驗中學、崇實北校、市第一幼兒園、武陵源區第一中學將分學段學科分批次進行為期四天的跟崗實習培訓
  • 武陵源區:60名新任教師「集中充電」開展跟崗實習培訓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屈澤清 唐彩虹)9月15日起,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共60名新進教師分學段學科分批次進行為期四天的跟崗實習培訓本次培訓旨在提高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以及促進新教師的快速成長。  此次培訓由由永定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培訓對象為武陵源區2019年、2010年新招聘錄用教師、特崗教師、免費師範生及公費定向培養教師。  本著跟崗學員「看有所啟、學有所思、行有所悟」的原則,指導教師對象根據跟崗內容從示範、方法指導、實踐體驗三個方面一對一進行指導,學員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與興趣。
  • 老破小6W,一年級沒有英語課的採荷一小強在哪?
    上周四晚,小靈通邀請了採荷一小一年級家長小凱媽媽,分享了採荷一小的學習生活。備受老杭州人青睞的採荷系有啥過人之處?沒來得及參與答疑的,小靈通簡單整理了文字稿。【下拉查看】每周一場學校答疑,瑞思英語已經組織了13場在讀家長微信群答疑講座,累計3000+家長進群。
  • 杭州江幹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18教育服務區劃分
    五福社區(新塘路以東)、三堡社區(鳳起東路以南)、錢江苑社區、三叉社區(新塘路以東)、錢塘社區、城星社區(解放東路以北) 無 杭州採實教育集團錢江新城實驗學校 3
  • 北京落實鄉村中學副高職稱比例 鄉村教師可跟崗培訓
    在教學實踐活動方面,《意見》指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通過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管理服務平臺自主選修,通過體驗式隨堂聽課、參加研修活動和做研究課等方式參加教學實踐活動,每位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參加2-4次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為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服務,全面提升鄉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