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這個話題爭論一直不斷,而不少網友和專家也紛紛發表過自己的想法。
有人認為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是學生必須要學的,現在學生這麼學英語,還有很多人英語成績不好,要是不學,以後就更差了。
而也有人認為英語佔用了學生太多時間,以後能用上機率並不是很大,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進入社會後就再也沒有機會用到英語,基本上都還給老師了,這其中並不缺乏一些高考考出優秀成績的學生。
因此關於這個話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有想學的學生可以自己去學,而關於人們的爭論,教育部對此也做出回應,學生迎來好消息。
教育部明確表示不會將英語踢出高考,但未來會考慮降低一些分數
雖然教育部沒有確定這個方案,但只要有降低分數的希望,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好消息,不少學生拍手叫絕。
英語如果真的能夠降低分數,對於學生來說可是減輕了不少的壓力,就算又會增加其他主科,但也要比英語更加實用。
為何學生不想讓英語太高分呢?
1)英語成「攔路虎」
放眼望去在高考中有多少學生因為英語成績不高而考不上心儀大學,就算是其他科成績都很優秀,但就是被英語拖了後腿,硬生生讓能上985的學生隨便找了一個本科。
這對學生來說損失是非常大的,也是比較遺憾的,就因為一個英語就導致自己人生發生改變,這代價未免有些太大了。
2)教育資源有限
由於地區不同,學校不同,英語的教育資源是非常有限的,越發達的地區英語老師更多水平更高,自然學生的成績也就更好了。
而不發達甚至是貧窮的地區,英語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來很多農村孩子都考不上名校的原因,就是被英語給害慘了。
將英語踢出高考,或者是降低一些分數,這樣即使教育資源依然有差別,但也不會讓學生之間的差距那麼大,至少不會因為英語成績不高就落榜。
3)英語用處太少
在學生時代英語很重要,但當走出社會後就會發現英語真的是一點都用不到,當然了有些人的職業是會用到,但更多的人卻是一年都說不了一句英語。
並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人的通病,那就是英語考試成績很好,但口語卻非常差,根本無法與人交流,這樣的英語學了又有什麼用處呢。
教育局給出的回應是考慮,但沒有拍板釘釘,因此現在的學生還是不應該放棄英語,畢竟現在英語還是主科,分數佔比很大。
學生該如何提升英語成績呢?
1)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電影
想要學好英語,那就要經常和英語接觸,在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人都說中文,身邊又沒有外國朋友,那就只能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電影,只有這樣才能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英語成績,並且口語也越來越棒。
2)累積單詞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在生活中並沒有中華文字用的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想要學習好英語,那就要多多累積單詞,在平常無事的時候,就多背誦英語單詞,只有記住的越多,知識的累積才能越多,到後來自然而然英語就很好了。
3)多參加英語活動
在學習的時候,學生也不要一直死讀書,要記住勞逸結合,很多時候學校都會組織一些活動,英語也一樣,學生最好可以積極參加。
不要怕失敗,人生不就是在失敗中慢慢走向成功麼,學習英語也一樣,只要能夠多多參加英語活動,勇敢的說出來,不僅可以提高英語成績對口語也有幫助。
4)報名英語補習班
如果說其他方式都沒有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的話,那麼你可能是需要一個報一個英語補習班了,英語補習班含金量其實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學生能夠適應補習班老師的教學,對於英語成績應該也能有一個很好的幫助。
寄語
在還沒有出現改革之前,學生不要過於放鬆了,家長也是,不要從現在開始就不重視英語成績了,只要政策一天沒有下來,英語就還是一天主科,學生就不能掉以輕心,成績下降容易,但想要提升卻並非有那麼簡單。
今日話題:如果當初英語分數降低了,對你的成績會有影響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