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在淅淅瀝瀝的秋雨中
中國海洋大學迎來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級研究生
他們懷揣滿心的憧憬與期待
將在這裡開啟全新的人生航程
按照教育部、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結合青島市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實際,為確保學生順利安全報到,學校提前做了周密部署。
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原則,學校安排2020級研究生分3批,按照7個學生生活區分流核驗入校。8月26日,魚山校區、嶗山校區、浮山校區2020級3992名研究生新生報到;8月29日,工商管理(MBA)、會計(MPAcc)、旅遊管理(MTA)、公共管理(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報到;9月7日,三亞海洋研究院研究生新生報到。
體溫測量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新生入學工作,學校科學設計「新生入校核驗系統」「迎新系統」等「一站式」報到程序,與新生「點對點」建立聯繫,落實「四早」防控措施,全面摸排提前掌握新生14天健康狀況、旅居史等信息,建立健康臺帳,把好校門關,確保新生入學工作安全平穩有序。
在26日迎新現場,新生在核驗點工作人員的詳細引導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入校流程有序核驗、報到,分三個校區6個入校核驗點進行入校體溫檢測、查看山東健康通行碼、核驗新生入校碼以及二次測溫等入校核驗步驟,辦理宿舍入住手續,隨後到學院辦理現場確認及學籍註冊工作。
核驗山東健康通行碼和新生入校碼
秋雨見涼,關懷暖心
在各迎新點,由不同學院師兄組成的志願者熱情主動、風雨無阻,為新生答疑解惑、搬運行李,解除新生入校困難;保衛人員耐心引導、精準調度,確保校園安全和入校秩序;後勤服務人員積極做好校園保潔、餐飲供應、住宿安排、交通運行、醫療救助等保障工作,努力為新生營造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
工作人員幫助新生搬運行李
為了方便新生首次入校,學校在嶗山校區和魚山校區內安排了擺渡車輛,循環運轉,幫助新生攜帶行李自核驗點直達宿舍區,每一處細節背後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家用心用情的服務,把一股股暖流注入到每一名新生及親友的心頭。
乘坐校園小公交
初遇海大,溫暖如家
為了給新生入學報到提供更好的體驗,各學院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迎新舉措。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充分發揮以實驗室為單位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優越性,組織100餘名實驗室安全員「點對點」對接每位新生,以實驗室安全員為紐帶建立起朋輩互助模式,讓新生未入校先感到團隊的溫暖。化學化工學院建立新生QQ群、微信群及時發布返校通知,選聘臨時負責人,「無縫覆蓋」解答新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疑惑。
現場身份驗證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新生入校時間逐一發放給對應實驗室團隊,由導師帶領在校生一一對接,做好行李搬運和校園引導服務工作,讓新生在踏入校門那一刻便感受到來自海大老師和師兄師姐的濃濃暖意。醫藥學院設置黨團先鋒服務崗,充分發揮黨員師生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新生入學全程提供引導與幫助。
材料收集
經濟學院在學院一樓大廳擺放學院標誌性美陳,利用電子屏幕和海報強化防疫宣傳,定點擺放消毒溼巾及免洗洗手液,為新生提供溫馨安全的報到環境。外國語學院設置了體現學院特色的祝福牆、手持板,祝福牆上以詞雲形式呈現學院獨具特色的「五語」(英語、日語、朝鮮語、法語、德語)元素,並裝飾為新生特別徵集的個人生活照,努力提升廣大新生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根據新生宿舍分布,在不同宿舍樓設立「學生黨員先鋒崗」服務小隊,專門負責新生引導及行李運送工作,協助新生辦理宿舍入住手續。
購買生活用品
海大,我們來啦!
正式成為海大人的研究生新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期待。
尹麗麗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20級研究生,與很多前來報到的同學不同的是,尹麗麗本科期間入選了學院「本碩博」貫通式培養研究生,在大四的時候,尹麗麗便提前進入實驗室開展研究。
本科畢業後她沒有回家,而是利用假期繼續留校科研。對於熟悉又陌生的研究生生活,尹麗麗說:「我對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研究生期間自己會認真學習,專心科研,在今後的學術道路上堅持不懈。」
新生家長合影留念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烏蘇市的張仕婧,本科就讀於石河子大學,現在是海洋生命學院生物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
「特別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我入學報到的審批材料比較多,在老師們耐心的指導下,自己入校核驗非常順利,給學校細緻的安排點讚!此外,非常感謝學校的核酸檢測政策,減輕了自己的費用負擔。」當被問及研究生期間有什麼規劃時,張仕婧說:「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爭取能夠在海大實現自己的價值。」
為乘風破浪而來
歡迎你,2020級研究生!
文字 / 劉蒞
圖片 / 劉蒞 房以恆
編輯 / 劉蒞